【导语】刘桢(180―217),(东汉⽂学家,建安七⼦之⼀),字公⼲,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东汉名⼠、诗⼈。他的祖⽗刘梁,官⾄尚书令,其⼈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学见贵。下⾯是分享的古诗词:刘桢《赠从弟》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上松,瑟瑟⾕中风。
风声⼀何盛,松枝⼀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
⾼⼭上松树挺拔耸⽴,⼭⾕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是多么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亭亭:⾼耸的样⼦。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
⼀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从弟:堂弟。
【赏析】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诗之善者,妙绝时⼈”。《赠从弟》共三⾸,为其代表作,本诗是第⼆⾸。
这⾸诗看似咏物,实为⾔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由此及彼,寓意⾼远,⽓壮脱俗。
起⾸⼆句,即以松的⾼洁之态动⼈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警觉。⽤“亭亭”标⽰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摹拟刺⾻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动。⼜以“⾕中”映衬“⼭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的青松的傲⾻。
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惊,观者颜开。两个“⼀何”强调诗⼈感受的强烈,⼀“盛”⼀“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句,第四句呼应⾸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拓宽为⼀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松树和环境的对⽐也更分明,⽽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的⼀问⼀答作结。诗⼈由外⽽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风亮节。
全诗以松树为中⼼,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词朴素⽆华,风⾻雄健,⽓势有⼒。不重在⼯笔细描,⽽以层层深⼊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诗名为“赠从弟”,但⽆⼀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且能同诗⼈⼼⼼相印。这是因为诗⼈运⽤了象征⼿法,⽤松树象征⾃⼰的志趣、情操和希望。⾃然之物原本⾃⽣⾃灭,与⼈⽆关。但⼀旦诗⼈⽤多情的⽬光注⼊⼭⽔树⽊、风霜雷电,与⾃然界中某些同⼈类相通的特征⼀撞击,便会爆发出动⼈的⽕花。这种象征⼿法的运⽤,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洁来暗⽰情怀,以此⾃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品尝。
扩展阅读:⼈物成就之⽂学
刘桢的作品⽓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格调颇⾼。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清代刘熙载说"公斡⽓胜,仲宣情胜"(《艺概·诗概》),这是从对⽐中揭⽰了⼆⼈各⾃的长处。
世⼈把他同曹植合称"曹刘",也是从⽓格⽅⾯着眼的。集中体现其风格的是《赠从弟》三⾸,抒写诗⼈的胸怀志节,具有悲凉慷慨、⾼风跨俗的⽓概。其中第⼆⾸:"亭亭⼭上松,瑟瑟⾕中风。风声⼀何盛,松枝⼀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尤为⼈所称道。
⽽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藻不够丰富,所以锺嵘在《诗品》说他“⽓过其⽂,雕润恨少”。他与王粲各有⼀
关于松树的诗句篇《⼤暑赋》,在⽂采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同样⾯对*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他更多地是表现个⼈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正如他⾃⼰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奇丽的风格。
不过刘桢的⽂学造诣不凡,五⾔诗尤为诸⼦之尊,今存的诗歌只有15⾸。《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中评价他的诗为:“思健功圆,以特有的清新刚劲,为⼈们所激赏。不仅称美于当世,并且光景常新,能楷模⾝后。”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川为背景,借景抒情,少数为酬答之作。《赠徐⼲》诗被钟嵘评作“五⾔之警策也”。《赠从弟》三⾸为其众诗之著,第⼆⾸⼜为三⾸之最,诗为:“亭亭⼭上松,瑟瑟⾕中风,风声⼀何盛,松枝⼀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钟嵘的《诗品序》说:“曹公⽗⼦,笃好斯⽂;平原兄弟郁为⽂栋,刘桢、王粲为其⽻翼。”可见,刘桢⽂学创作的贡献之⼤。
他最的赋作有《鲁都赋》《黎⼭阳赋》《遂志赋》《⽠赋》《⼤暑赋》《清虑赋》等。他的赋⽂风格独特,“积极于宣时,校阅于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雕龙·注释》。他⼀改粉饰太平的世俗,以清新的笔调,娴熟的技巧,朴实准确的语⾔,纵古合今的⼤⽓,描写家乡的风⼟⼈情和优美的⾃然风光。讥讽时事,咏物抒情,实现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的转变。篇幅由长篇宏制转向短⼩精粹,为以后的⽂学发展开创了先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