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这足见它的重要性。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了文章,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老师的困惑。显然,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才能读出感情来
不少老师认为“感情”从认识中来,只要“读懂”了内容,也就能读出感情来。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呈现(确定)读的内容——理解意义——读出感情来。如呈现《女娲补天》(选自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段: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女娲难过极了……
初读这段文字以后,教师问:你看到、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女娲心里感受到什么呢?当学生回答“感到可怕”“女娲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以后,教师便要学生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在阅读理解中获得文字所负载的某种信息或意义以后,进行诸如重音、停顿等读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许多老师朗读指导的路子。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效果也不理想,即使认识“到位”了,却仍在课文外面绕圈子,进不去自然也就读不出感情来。这是常见的现象。
什么是“感情”?它是一种对外界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或由此引起的心情变化。阅读中能促使学生心理反应和心情变化的“外界刺激”是什么呢?作用于感官引起心理反应的直接因素不是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或意义。众所周知,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征,作者是通过描绘意境、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确立和认同这一理念具有关键的意义。现代语文阅读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信息或意义不确定的文本,它内涵深邃,有许多认知的“未定点”。阅读时获取一定的文本信息或意义是需要的,但因其模糊性、不确定性,需要学生慢慢去解读。再说,理性层面的认识很难让小学生立即转化为朗读的情感。上面这段课文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天塌之灾”的可怕情景中,想象“创造了人类”的女娲目睹了“许多人被火围困”、“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的心情,朗读时难道还不动感情吗?这说明阅读的理性化倾向,或者认识与情感的分离阻隔,是朗读难以出感情的症结所在。
二、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
cf怎么进不去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刘思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刘思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
三、感受形象、体验情感阅读三步法
第一,充分自读自悟,渐入佳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正确”“流利”“有感情”,既是
朗读的不同层次,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渐进性。“有感情地朗读”基于“正确”“流利”,不可越位,否则欲速则不达。我们应改变眼下动辄让学生快速读课文,读了就说出意思的做法。“感悟感悟”,不能“赶着学生悟”。宋代学者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读“流利”了,教师可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生活图景。触景生情,由感生情。叶圣陶先生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还可以走到学生身边去听听,个别交流、指点,了解学情为集体朗读指导做好准备。
第二,交流朗读体会,相互启发,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交流朗读体会。学生个体自读时难以准确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有时不到读的感觉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学习伙伴在读中相互比较、相互启发,一个学生读得到位会立刻感染大家,让大家豁然开朗。教师应及时点评,以点带面进行指导。如读到“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时,学生也可能会说:本该读得高兴,可是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靠砍树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的,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精读课文的朗读指导,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是把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和指导朗读结合起来。
第三,入情感知形象,移情体验。移情是朗读指导的重要方法。朗读指导需要通过课文言语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情境中的文字原本是有声音的、有彩的,学生读着读着会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联系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更为有效。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有了生活体验也就能读出感情来了。
把新课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岭坝小学校  熊洪全
摘 要: 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独能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认识与情感的统-,才能读出感情。学生要深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自读自悟,交流体会、相互启发。
关键词:课标,朗读,实处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1221(2018)04-0069-01
2018年4月上半月刊·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