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术语的译名统一与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
摘要文化的传播必须通过翻译来实现,陶瓷术语的英译统一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文化传播之目的,对于中国特有的陶瓷文化词语的翻译,译者要坚持异化翻译策略。
关键词:陶瓷术语 英译 文化传播 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的各种定义中,以张今的尤为惹人瞩目: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其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重大意义所在。其实,中西方翻译家
、译论家中提倡尽力保存原文文化特的大有人在,中国如杨宪益、许渊冲等;西方如schultebiguenet等。鲁迅说:
“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什么叫“异国情调”和“洋气”呢?显然,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点”。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归化”,但文化特却不适宜改变、“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因此,文化传播应该是翻译的根本任务。
景德镇四大名瓷
陶瓷术语的译名统一问题
在陶瓷英语文献的翻译中,特别是汉译英的过程中,有不少的术语有多个不同的译名,这尤其体现中国传统陶瓷术语的英译方面。以中国景德镇“四大名瓷”为例,景德镇陶瓷业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和技艺,其闻名于世的传统“四大名瓷”有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颜釉瓷。但是在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方面,也就是在陶瓷文化用
语的英译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带有浓厚中国陶瓷文化的术语翻译尤为突出。笔者实地考察了“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这里是向中外游客展示景德镇陶瓷技艺和文化的窗口,但是在对外国游客的宣传方面还是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以景德镇“四大名瓷”的英译为例,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的对应英译分别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青花瓷);embedded glass(青花玲珑瓷);fencai ci(粉彩瓷);color vitreous enamel(颜釉瓷)。”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在这么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景德镇四大名瓷的翻译竟然如此不统一,既有意译,又有音译,甚至连大小写也不统一。可以看出,陶瓷术语的英译统一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陶瓷术语的翻译要以异化为主
发展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大趋势,文化与经济结合、文化市场化是世界的大潮流。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和美国的大众文化走的就是文化产业化之路,并已经带来了无穷的经济价值。在2010年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各个国家都在争相以此为契机展示各自的独特文化,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样才会让自己国家的文化走向世界,才会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国的陶瓷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精湛
的陶瓷技艺和精深博大的陶瓷文化,就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何翻译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的陶瓷文化,是摆在翻译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殖民时期的翻译倾向于归化,也就是源语文化要以译语文化为参照进行翻译,译者要想方设法地向外国文化靠拢,以免给西方读者带来文化理解上的障碍。但在后殖民时代的翻译中,各国更加重视自己独特文化的传播工作,翻译中也出现了“文化转向”。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明显带有中国特文化的陶瓷用语的翻译,译者要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和介绍中国文化的翻译方法来进行翻译,也就是异化翻译的方法,以使译文能最大限度地承载原文近乎全部的文化信息。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异化翻译将是翻译领域的主导,因它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递、交流、学习和借鉴(包宝泉,2008)。中国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要想进入国外的文化世界,就必须通过异化翻译来实现。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家玄奘提出的“五不翻”的翻译原则中就有“此无故”而不翻的翻译原则。也就是说,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有很多像青花瓷、青花玲珑瓷之类的带有中国浓厚文化信息的文化词语,而在其他国家则没有合适的词汇与之相对应,因此,在处理这类词汇时,译者要坚持“不翻”的原则,也就是尽量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多、更好地传达中国的陶瓷文化信息。
2 合理利用音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