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发展的历史
一、萌芽阶段
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剂的釉下蓝彩瓷,为中国人所发明,它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釉下施彩技法,首先是1983年在江苏南京雨花台吴末晋初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瓷釉下彩带盖盘口壶,绘画羽人、鸟兽仙草云气①.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釉下彩绘瓷器,说明在三国时瓷匠们已掌握了釉下彩工艺技术.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为后来的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绘瓷的出现开了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景德镇四大名瓷隋代白瓷的烧制成功,唐早期唐三彩的出现,都为唐中期以后的唐青花烧制f提供了条件.所以唐代青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1949年建国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宋代青花也相继在浙江地区发现.之后元、明、清各代青花窑址在我国南方各省也都被发现.
、创烧阶段的唐宋青花瓷器
1 唐青花瓷器,未见文献记载,过去不为人所知,1975年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在扬州唐城遗址发掘中发现一块唐青花瓷枕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胎釉和青花的测试分析,认为属低锰、低铜、低铁的钴料,与国产高锰钴料明显不同,但却和河南巩县窑烧制的唐三彩蓝料接近.这种唐青花瓷片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初在上述地区又陆续出土数十片,除扬州外,据河南轻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讲,多年来他们在巩县窑址中也曾采集到很多蓝釉和少量青花碎片.20世纪80年代在洛阳地区还出土过一件唐青花盖罐.香港冯平山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唐青花三足NB035,据已故着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考察认为,胎釉特征与河南巩县窑接近.很可能产于巩县窑.美国波土顿泛美艺术博物馆收藏一件绘有三叶纹和点纹的唐代青花碗,1978年我的英国朋友吴英先生告诉我,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件画有鱼纹和点状纹的唐代青花罐.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研究和科研单位的全面理化测试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唐青花烧成温度普通偏低,多在1170至1210℃,而巩县的白瓷烧成温度一般都在1150℃左右,两者基本相同,胎釉的化学成分也大体相同.唐青花的料化学成分为低锰、低铁、低铜钴料与国产高锰钴料完全不同,而却和巩县窑唐三彩上的蓝料基本一致,因此,对唐青花产地,陶瓷界普遍认为产于河南巩县窑是没有问题的.唐青花的纹饰,常见有棕榈纹、菱形加散点纹、圆点纹、梅花点纹和不规则的斑点纹等.这些纹饰在我国传统的陶瓷器物上并不多见,而常见于伊斯兰的陶器上②.这种风格的
唐青花除扬州和河南地区外,在我国其它地区的考古工作中极为罕见.笔者认为这种唐青花主要不是供官府和国内众生活所用,而与对外贸易有关,扬州当时是我国四大港口之一,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大量的波斯商人来往于扬州,他们把波斯钴料带进,再把唐青花从这里运走,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唐青花主要是为对外贸易所需烧制的.从其产品质量讲,都比较粗糙,反映了早期青花的特点.
2 宋青花瓷器,过去在文物考古界鲜有人谈及,20世纪20年代吴敬仁等撰写的中国陶瓷史称“美丽绝伦的青花,其法于宋代,具体年代不可考,但大观、政和时,确有此类作品之制造”.对其产地和烧制工艺均未谈及,谁也未见到过实物,故不被人们所重视.1957年2月在浙江龙泉县城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金沙塔基下第五层夯土中出土13块青花的残片,拼凑起来是一件残碗.内外饰菊花和圆圈纹,青花呈黑蓝,饰纹简单,烧成温度偏低.1970年秋在浙江绍兴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翠环塔基下1米深处的夯土中,又出土一块青花碗的残片,器外饰斜线纹,青花显偏淡.③除塔基出土的宋青花外,李正中、朱裕平二先生着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称: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广东潮州窑出土4件白釉瓷像,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瓷香炉.瓷像胎质洁白,卵青白釉,釉厚处为淡青葡萄.佛像冠、须、眉、眼、发都用青花描绘而成.佛像上铭文分别为“潮州水东中窑甲弟子刘扶同妻陈氏十五娘熙宁元年戊申五月廿四日题”.治平四年丁未岁九月卅日题“
匠人周明”.熙宁元年为公元1068年,治平四年为公元1067年属北宋中后期.潮州窑北宋时是否烧制过青花瓷器,1949年建国以来从未听到过这方面的报导,1982年文物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也未谈及,笔者1975年曾参观过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库房也未发现有宋代青花瓷器.铜也能烧出蓝,是否鉴别有误.因此,宋时潮州窑是否烧造过青花瓷是值得商榷的.上述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理化测试表明,所用钴料属浙江当地钴土矿,含钴较低,只有0.1%至0.29%左右,而含锰量很高,是含钴量的10倍,因此,青花呈灰蓝,一般应属民间烧制的生活用品④而不被官府所重视.1973年笔者因工作关系在日本东京达仁堂古玩店见到一件南宋青花瓶,高33cm,长颈、鼓腹、砂底,显有火石红斑,两侧塑有鱼形耳,正面腹部直书“隆兴”二字,背面画一小树,下饰花草纹,釉泛青,表明是一件含钴低而含铁高的青花器.⑤据了解目前国外仅此一件,由于不在国内,很少有见到,故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宋青花在年代上虽在唐代之后,但从其用料、烧制工艺、纹饰内容与唐青花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两者并没有继承关系.唐青花是以对外贸易所需而烧,属商品瓷,宋青花属民间生活用瓷,如果不是出土塔基,很难确认它就是宋青花.它的出土,证实了我国从北宋早期至南宋末年的200多年间确实有青花瓷的烧制,而且对过去文献上记载的宋青花也是一个印证.
、成熟阶段的元青花瓷器
蒙元统一了中国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局面,使国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元代青花在宋代青花瓷器基础上,在地域上又有了很大扩展,先后在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云南玉溪、建水和禄丰;四川会理等地都发现有烧制青花的窑址,这些窑址的产品,除景德镇外,多属就地取材民间烧制,胎质较粗,制作工艺简单,青花颜料多属当地出产的钴土矿,含钴量较低,青花泽有的灰蓝,有的蓝中泛黑,有的蓝中泛黄,烧成温度普遍偏低,常出现有生烧现象,在当地虽属一种新产品,但精品极少,流传下来的完整器物不多,在各地文博单位很少见到.当前人们所见到的元青花,主要都是景德镇的产品.景德镇地区,唐宋以来就是生产陶瓷的重要基地.宋时在这里已经烧制出精美的薄胎青白瓷,为后来的元青花发展打下了基础.这里的陶瓷业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当地产的优质瓷土和丰富的燃料资源,又地处山环抱的山区,战争频繁的年代,这里也相对安全,昌江水又正好在这里通过,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所以元政府看中了这块宝地.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这里就建立了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之后又在景德镇珠山建立了御窑场,这已为近年在其窑址发掘出土的大量器物所证实.⑥管理机构和御窑场的建立,对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和推动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而且在政策上还可世袭,在这种政策的感召下,各地制瓷工匠不断从各地向景德镇聚拢⑦,这对景德镇的陶瓷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十分有利.所以到了元代,原来宋时各地发展起来的大窑场逐渐走向衰退,而景德镇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故元青花在宋青花基
础上利用本省吉州窑釉下彩工艺和进口的钴颜料,很快研制成功,并在元代中后期烧制出精美成熟的青花瓷器.这种元青花在故宫博物院瓷器大库中并无发现,据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马希桂先生近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考察时亦未发现战争年代国民党带至台湾的官窑瓷器中有元代青花瓷.这些元青花到底弄到哪里去了呢,经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研究,一致认为元政府通过对外贸易,将元青花输往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较多.⑧据岛夷志略记载和考古材料表明,元青花通过对外贸易有一些也销往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度、伊朗和日本等地区,同时也和当时蒙古民族崇白习尚盛行有关.辍耕录称“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等,所以当时宫廷不收藏青花是可以理解的.据笔者所知,目前在欧美和一些亚非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收藏有中国元青花瓷器,大约200件左右.土耳其和伊朗是收藏中国元青花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土耳其萨莱博物馆就藏有80件,伊朗考古博物馆藏有37件,都是以进口钴颜料绘画的大型精美青花瓷器,如各种梅瓶、大盘和钵之类.1973年笔者在日本考察时,发现日各博物馆和个人也收藏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元青花数十件.1949年建国后各地考古部门,在配合国家基本建设施工中也陆续有些出土,如河北保定、定兴;江西上饶、九江、景德镇、潘阳、高安、波阳、丰城和萍乡;江苏句容、南京;浙江杭州;湖南常德;四川雅安和剑川;内蒙林西县、包头、黑城和赤峰;新疆霍城;安徽青阳和北京地区均有出土,共100余件.其中以江西出土最多,达40余件,几乎占全国出土的近一半⑨,这些青花当前都收藏在全国各地博物馆里.现选择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元青花介绍如下:
一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盖罐,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高42.3cm,口径15.2cm,底径18.5cm,白胎,釉光润,体形饱满,制作精工,盖面塑一狮钮,钮下围以莲瓣纹和回纹,器肩四面饰如意云头纹,云头纹之间为四季花卉,花朵着红,叶染蓝,红蓝相映生晖,釉面中闪青,青花红蓝两烧成要求不一致,共烧于一体难度很大,因此,它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此种器物共出土两件,此器藏于故宫,另一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据笔者所知同样器物还有两件,分别收藏于英国和南韩.
二青花凤纹扁壶,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轿口元大都遗址出土,高18.7cm,口径4cm.器呈扁圆形,小口,矮圈足,昂起的凤头作壶嘴,柄上卷作凤尾,以蓝绘出全身,把壶的头尾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造型是由晋唐以来的天鸡壶发展而来,景德镇五代及宋就有天鸡壶的制作,而元代的陶工却巧妙的继承了这一传统技法,突出了青花对凤的形象彩绘装饰,显得更加生动美观.同时它还吸收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马蹬壶的扁体造型,这显然与使用者的爱好有关,此器属国家一级珍品,国内仅此一件,由于造型美观,在旧货市场上常能看到仿制品.见文物1972年8期
三青花人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1950年江苏江宁将军山明墓出土,高44.1cm,小口卷唇,丰肩下敛,平底,上下饰纹五层,第一层画仰莲杂宝纹,第二层绘缠枝花,第三层为主题纹.萧何催马加鞭在月下紧追不舍,当韩信至江边正在踌躇时,附近江边正有一渔翁驾一小舟过来,显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见马希桂先生中国青花瓷一书.
四青花折沿大盘,1956年湖南常德元墓出土,口径45cm,圆口,圈足,胎质洁白,釉光润,器外饰缠枝花,器内画海水波涛纹、缠枝牡丹和双鱼荷莲纹,两条游鱼在荷莲中摇头摆尾,不停的穿游,显得十分生动逼真.此盘属湖南省博物馆重要藏品,图一,见题图这种青花大盘,国内收藏极少,国外收藏有上百件.其用途,正如明马欢所着瀛洲胜览所讲“国人……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宴会时皆以大盘盛姜黄而富于香味之饭肴,置于敷之地上席中,……以手撮而食之”.这种大盘主要是为中东有关伊斯兰教国家所需而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