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镇派建筑』的历史与未来
汪同茂1  田鸿喜2  崔 鹏2 翁彥俊1  白光华1
(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景德镇陶瓷大学)
“镇派建筑”特指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江南雄镇景德镇的建筑风格。
“镇派建筑”具有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一般特征,但与二者以民居、宗祠、牌楼为主的建筑流派不同,它是以景德镇御窑厂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范围,围绕窑业生产、商贸生活功能展开的,以窑砖为建筑材料特征,形成以窑房、作坊、前店后宅等生产生活和谐统一的一种建筑流派。
景德镇是一座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老城市,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历史。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极易受到破坏,经过时间的洗礼,大多已不复存在,能够保留下来的则更显得珍贵。20世纪80年代专家对景德镇的民居建筑进行考察,在这次的考察中发现了明代中、晚期各种类型的世俗建筑共百余幢,包括民居建筑、祠堂、牌坊等,其中明代民居就有五十余幢,是继徽州与江苏东山明宅之后的重大发现,极具研究价值。
景德镇于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2020年荣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很大程度上,与景德镇市的历史城区还保存有不少具有景德镇特的老街巷、历史建筑,以及仍在其中传承的陶瓷非物质文化有关。然而,比较严峻的事实是,它们大部分都因为是砖木结构,管理和维护成本高,在经历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自然或人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灭失。为保护历史街区,复兴千年古镇,
打造城市名片,凸显城市文化特,重塑镇派街区景象,见证景德镇的文脉传承,保护与规划好具有宝贵价值的“镇派建筑”城市风貌已成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研究课题,因此,对“镇派建筑”的抢救与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景德镇老城区俯瞰
一、“镇派建筑”的形成原因
景德镇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降水量1768.9mm,日照1968.5h,无霜期248d。境内西北高山耸立,东南丘陵起伏,西南谷地开阔,森林覆盖率达76.5%,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景德镇及周边地区盛产瓷石、高岭土、釉果、釉灰耐火土等制瓷原料40余种。瓷石、高岭土采矿点达169处之多。景德镇全境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烧窑燃料丰富。
景德镇地区充足的水资源,为瓷石、高岭土、釉果等制瓷原料的舂碓加工,提供了低成本的动力,也为制瓷原料的输入及瓷器产品输出提供了舟楫之便。景德镇市内主要河流为源于安徽祁门县自北向南穿境而过的昌江河,昌江河全长210公里。昌江水系,主要包括东、西、南、北河,北河是其最大支流。除北河外,其余诸支流都接近城市,形成了四水环城之势,共有50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
1.1因瓷而兴
北宋初期昌南镇兼揉南北工艺,创烧出青白瓷,风格独特,产量巨大,行销海内外。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 — 1007年),京师需要瓷器,皇帝令御史监制宫廷用瓷,并在瓷器底部印上“景德年制”的字样。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由
于瓷器精美,影响很大,时人皆赞“景
德瓷”,并逐渐成为全国制瓷行业
的中心。最早论述瓷业生产的文献
之一的蒋祈《陶记》,较详细地记
述了南宋早中期景德镇瓷业,此时
的景德镇“村村窑火”、“户户陶埏”。
宋元之际有不少外地陶工来到
景德镇,制瓷技术不断提高,元代
浮梁瓷局即设于此,瓷业加速发展,
镇区比南宋时得到扩展。在明代,
景德镇瓷业在沿河集中,瓷业的发
展促进了镇区的扩展,镇区沿河呈
长条形分布。前街、后街沿河平行,
各小街巷垂直于河岸,形成以便利
往来河岸码头的方格状街弄系统,
奠定了近现代景德镇城市的基本形
态。
明清时期御窑厂成为城市中心
地带。以御窑厂为中心逐步形成的
景德镇城市的格局,既有益于避水
患,又易于管理与控制散布全镇的
民窑。“官搭民烧”政策实行后,
官窑对民窑依赖性增强。为使民窑
更好地适应御器厂的政策和利益,
并从中求得自身发展,客观上要求
把分散于郊区乡的民窑向御窑厂所
在的镇区靠拢集中。街巷从御窑厂
的东门起,向北伸展,经“龙缸弄”、
“邓家岭”、“三角井”、“徐家街”
和“五龙山”西头各民窑联成一片,
成为明末以来最繁华街市。
1.2因瓷而盛
明后期至清中期,欧洲资本主
义市场和日本、东南亚市场对景德
镇瓷器的需求迅速发展,景德镇瓷
器对外输出急剧扩大。国内龙泉窑
等大多数传统产瓷区纷纷衰落,国
内商品经济发展,国内瓷器市场对
景德镇瓷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出
现了民营制瓷手工工场和一定实力
的瓷窑主和瓷商。“工匠人夫不下
数十余万”,景德镇制瓷手工工场“每
窑不下数十工”。乾隆时“民窑二、
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
明清景德镇瓷业在十五至十八
世纪进入近四百年的黄金时代,明
清景德镇由集镇发展为城市。沿昌
江和御窑厂形成长计十三里的前街、
后街。前街、后街沿河平行,各小
街巷直于河岸,形成以便利往来河
岸码头的方格状街弄系统,奠定了
近代景德镇城市的基本形态。
总之,明清时期,由于景德镇
制瓷业本身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威
力的发挥,优质原料和丰富燃料的
龙缸弄
供应,制瓷工艺的不断改进,对全国各大名窑技艺的吸收,尤其是景德镇独有的御窑厂瓷业生产体制和海外巨大的瓷器贸易市场需求,使景德镇瓷器得以脱颖而出,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风靡世界的珍宝,并使景德镇获得了“瓷都”的称号。
二、“镇派建筑”的特征
建筑流派是中国传统建筑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中大体被分为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和川派六大建筑派系,这些派系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也是反映出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是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因素,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魅力,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生活层面的精神文化。
作为中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其建筑风格受到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
影响,在建筑空间形态发展过
程中不断融入赣派建筑与徽
派建筑的典型特点。虽然“镇
派建筑”结合了两者建筑的
典型特点,但自身的发展一
直遵循着景德镇地域文化规
律,其涵盖的价值是不可代
替也是不可移植的,历经百
年风雨遗留下的“镇派建筑”
风貌,并非是一蹴而就。
2.1生产建筑的组团形式
2.1.1 歪材正用窑格楼——窑房建筑
“镇窑”是现代人特指景德镇特有的烧坯成瓷的窑炉及附属建筑。因其形状似蛋形或者瓮,而又名“蛋形窑”
或者“瓮窑”;按照所烧制的燃料,可分为“柴窑和“槎窑”。“镇窑”通常是坐东朝西,由窑炉、窑房组成,它集装坯、满窑、烧窑、开窑等工种为一体。
“镇窑”的发展并非是一层不变,随着生产形态不断发展,“镇窑”造艺逐渐趋向优异。清代确立“官搭民烧”管理制度后,镇窑窑房的木架构使用自然弯曲的槠树,柱础也是收集来的,有各种形状和材质,目的是既要廉价,又要结实:空间布局精密,使用效率极高。窑房弯曲的梁柱都是采用看似只能当柴烧的弯曲杂木,但被窑房的建造者巧妙利用得恰到好处,在世界建筑美学上独一无二。它“歪材正用”,建造难度大,置身其中,犹如在一片枯树林中。镇窑窑房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制瓷业生产理念、管理方式、生产形态等非物质文化。
镇窑窑房为两层木构架建筑,要完成存坯、装匣、烧炼、开窑、初选等工序;窑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窑炉的规模,一般每栋窑房面积约500-900平方米之间。
2.1.2 四合矩院坯房屋——作坊建筑
① 作坊空间布局镇窑
镇窑窑棚
景德镇制瓷作坊,初始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极盛于民国,是景德镇工匠为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不断改进的制瓷空间。作坊常为砖木结构,通常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由正间、内院、坡阶、晒架塘、廒间、泥房等几部分组成。门一般根据地形开在东侧或西侧,如有多座作坊并列相连,为了方便通行,还会东西两侧都开门。
A 正间
正间是作坊的主体部分,把正间选定为坐北朝南,是根据传统手工制瓷要求和本地区气候特点而定
的。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湿润,四季分明。根据这一气候特点,正间采取坐北朝南或南稍偏东,并且北墙不开门窗。由此既可以受惠夏季的主导风向东南风,又可以在冬季避免西北风的袭击,从而可获得冬暖夏凉的舒适条件。这无论是对瓷器生产还是对制瓷匠师,都是最佳的建筑朝向。
正间也是成型操作之处,包括从揉泥开始经过做坯、印坯、利坯、施釉和剐坯以至刻花或釉下彩绘等全过程。工匠的操作活动,集中在正间的进深的口部或中部,且装设有辘护陶车和其他各工种码头(工作台)。工种之间的坯体流转,是用2—2.7米长的木制料板承托传递。屋构架的柱网较密,故须在进深口部
中去除一梁,用自然拱形驼梁代替支承上部,籍以获得相应的操作空间。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坊的内部基本以坡阶(过道)为中轴,分南北两区。南部包括廒间、泥房和
内院为泥料制备区;北部为正间成
型区,内用拉坯作、印坯作、利坯作、
青花作、施釉作、刮底作等各作区位。
在正间屋檐内,有一条贯通作
坊东西的通道。通道东西两端各开
一门,是相当于正间全长的走廊,
宽约1.3米,是作坊内来往的主要
过道,俗称为坡阶。它既有民间建
筑的风趣,又是工场建筑的主轴。
这种檐内走廊,即使是下雨天,也
不需用雨具,可以照常工作。由于
坡阶高出正间地坪,则相应地减少
了地面与檐架二者上下之间的距离,
为在檐架上取放坯体带来方便。特
别是工匠从檐架取坯至晒架或从晒
架返置檐架,无需动步,晒收均十
分方便,从而获得了距离最短,速
度最快和劳动强度较轻的最佳效果,
后人总结为“省工省力靠坡阶”。
B 内院
内院又叫晒场,是作坊内自然
干燥的场地。为使内院少受建筑物
遮挡以求尽可能长的日照时间,正
间与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廒
间屋略低矮。实践证明,内院南北
日照间距,一般相当于正间进深。
这样恰好一年四季,无论是在哪一
季节,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
内院日照时间。内院对于全作坊来
说,又是利于采光通风的重要场所。
在坡阶南面设有晒架塘,它既
是制瓷作坊必要的设施,也是景德
镇制瓷作坊的一种固有特。晒架
塘是晒架与水塘的合称。水塘与坡
阶平行,筑于地下,宽1.2米、内
深2米,长度则根据作坊的长度定,
有若干米至10米不等常年蓄水。晒
架置于塘沿上,供晒坯之用。晒架
水塘两者一上一下,同设一地,这
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地坪和布置上的
巧妙,更主要是它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中,显示了独特的传统手工制瓷
行业的意义。景德镇是一个温暖多
雨的地区,年雨量约1600——1800
景德镇四大名瓷
毫米,塘内以天然雨水为源,供淘
民国制瓷作坊
洗原料用:在晒架下面及其周围,排列掏泥桶、搁泥(滤水)桶,为陶工就塘取水提供了方便。由坯泥滤出的水又返回塘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水的回收利用。平时洗涤工具等余积泥料,在水塘内沉淀,定期取出,再略经处理,便可另作用途,圆器的灰可器等品种即使用这类泥料。塘内水分蒸发,随气温变化,特别是在夏季烈日的情况下,对坯体干燥速度,有一定的自然调节作用,且对改善作业区的小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晒架塘是传统手工制瓷作坊必要的设施,也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作坊的一种独有特。制瓷工匠经过多年生产经验累积,创造了这种独特的生产制瓷构筑,是窑工智慧的集中体现,后人总结为“水自天来晒架塘”。
C 廒间、泥房
廒,即仓廒,意为仓库。廒间,即制瓷作坊中存放原料的仓库。面积根据作坊面积的大小而定,约占全部作坊面积14%左右。建在作坊的东南部,靠近东门,运进原料和取出原料都很方便,人们不需要绕越过其他地段,可减少其搬运距离。作坊内所有坯釉原料,因种类繁多,且是由矿山加工成不(音墩)子供给的。不子形如砖状,其所以如此,是从加工和配料需要出发,目的在于容易干燥、方便运输、计量简便、有利堆放。不子在进仓时,是采取层叠式的码堆方法(俗称为码货),即定数分层,纵横交错。码
成方柱状,这种码堆方法,具有可把不子分门别类堆放,不易混淆,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堆放量,以及保持不子的完整性等优点。
泥房是泥料陈腐和踩练、翻打的场地。面积根据作坊面积的大小而定,约占全作坊面积5%左右,建在正间西端,向南延伸至墙的位置,连接正间揉泥、做坯工位,这不仅可以最短距离,将泥料传送给揉泥和做坯,而且还可以避免日晒,不会因在炎热的夏天使泥料水分蒸发过快。泥房内的地面,一般略低于地坪30-40厘米。如果过低,易于造成泛水或泥料进出不便。为了保持泥房地面平整、光滑、干净而不吸水,上铺一层青石板,以接受地下自然潮气和阴凉气温,便于保持泥料的湿润程度,这对于泥料陈腐和翻打、踩练作业都是有利的。泥房的东北两边,砌以腰墙,以作围护,既可以保持泥房卫生,又可在腰墙上,凉晒搁泥青砖(用于吸水)。泥房紧连晒场和做坯工位,因此,就近取放,甚为方便,从而也就减轻了劳动强度。
② 作坊建筑形式特点
景德镇手工圆器作坊,由正间(成型制作)廒间(原料仓库)和泥房(泥料陈腐和踩练)三座单体建筑以庭院式组成。正间坐北朝南,廒间坐南朝北,两者平行,南北相配,泥房则一般坐落正间和廒间之西端朝东位置,用于将淘制好的坯泥置于泥房陈腐和踩练。中部为矩形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四周砌围护墙,构成一个封闭性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作坊建筑结构,是运用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手法,即在建筑物的最下边,以毛(块)石或砖为基础;中间为木结构的尾身;上面施以两破(人字形)屋顶。而木结构则是采用穿斗式的木构架,再以连系杆并连两组木构架形成空间(称为间)。这种建筑技法,在我国汉代就已经成熟。它具有构造简单,用材较少,
建造方便的优点。制瓷作坊内晒架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