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景德镇玲珑瓷】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它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
景德镇四大名瓷
  玲珑,明彻的意思。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 。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又称“玲珑眼”,“芝麻漏”。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
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解放后的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设瓷。近几年来,更发展为彩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非常精美的工艺美术瓷。
【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具有着力强、发鲜艳、烧成率高、呈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清代龚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
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后历朝流行不衰。
  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烧煅而成,颜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既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
  粉彩的描绘,着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粉彩瓷和浅绛瓷区别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彩看上去很粉嫩的。  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