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投诉热点分析
2012-03-15 10:02 中国质量万里行
市场兴旺中夹杂不和谐音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投诉热点分析
□ 本报记者 何 可
中国童装行业的繁荣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近些年来国内童装销售量节节攀升,但是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而言,我国童装行业的发展仍然很不成熟,存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事故频出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婴幼儿服装的质量问题和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一:
辅料事故不断
去年3月,河南洛阳的张女士给自己1岁半的儿子,购买了一件拉链式外套。购买后不到一周,张女士发现小孩在自己拉扯衣服时,居然将拉链头拉脱落了。由于担心小孩会将拉链头吞入肚子,张女士连忙将拉链头和外套收起来,并到商家要求退货。
专家点评:服装除了面料这一主料以外,还包括衬垫料、填料、缝纫线等辅料。虽然服装辅料只属于产品的细节,但细节往往决定了一件服装的质量。由于服装辅料与面料间缝纫牢度不足以及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纽扣、亮片、烫钻等小附件达不到拉力或咬诊等试验的要求,易脱落形成小零件,存在被小孩吞咽引起窒息等事故的隐患。
案例二:
有害物质超标
世界儿童服装品牌今年1月,山东枣庄的宋先生给自己3岁半的外孙女购买了一套印有“美羊羊”图案的秋衣裤。购买后,王先生发现衣物存在异味,经过几次水洗之后,虽然气味有所减弱,但是原本鲜艳的“美羊羊”图案的颜却越来越淡。
专家点评:服装中的异味和掉情况与服装“添加剂”有关,这些服装“添加剂”属于肉眼看不到
的“隐形质量问题”。例如,纺织品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扩散,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案例三:
退货换货困难
去年年底,河北省衡水市的王先生在服装专卖店花400多元为自家小孩购买了一件品牌夹克衫,购买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衣服出现开线现象。王先生到销售柜台,要求售后并咨询,没想到对方的工作人员却表示这“不属于质量问题”,只可以帮忙修补一下。
专家点评:虽然《产品质量法》明确了产品生产者、经销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售出的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但是,包括服装在内的数百种商品并未被纳入“三包”目录,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服装“三包”只字未提。
2011年1月至3月国家质检总局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等8个省、市的100家企业生产的105种产品。其中,婴幼儿服装(A类)产品26种,
合格23种,合格率88.5%;儿童服装(B类和C类)产品79种,合格68种,合格率86.1%。抽检的不合格项目分布在纤维含量、甲醛、pH值以及耐干摩擦牢度等检验项目上。其中1种梭织连衣裙和1种童装长裤的甲醛含量超过标准限定值,5种童装的pH值项目不合格,10种产品的面料(或里料)纤维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
2012年2月,广州市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销售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进行了比较试验。在所抽检的50批次样品中,儿童服装37批次,婴幼儿服装13批次。经检验,儿童服装的符合率为51.35%,婴幼儿服装符合率为69.23%。此次比较试验发现有3批次样品pH值超标,且全部偏碱性;1批次样品甲醛含量超标,且超标值是标准数值的4倍。
一看标志。除了大家熟知的商标、厂址、型号等外,还应尤其注意是否标有“不可干洗”。由于干洗剂中可能含有刺激婴幼儿皮肤的物质,婴幼儿服装必须注明“不可干洗”。
二识颜。应选纯白、浅蓝、浅粉等素雅颜,不仅更安全,还可更好地观察婴幼儿分泌物,发现其健康问题。
三闻气味。婴幼儿服装中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且不得存在异味,包括香味。
四查配饰。服装上的拉链及金属附件、纽扣、装饰扣等应该没有毛口、快口。
五重尺寸。婴幼儿套头衫领圈展开(周长)尺寸要大于52厘米;领口、帽边不能有绳带,成品上的绳带外露长度也不能超过14厘米,以免缠绕在宝宝的颈部等处,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