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片三幕式结构分析小丑2019
《小丑》可以视为一部揭秘小丑身世的前传,不涉及什么超级英雄,就是一部以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的犯罪片,一个定位在80年代的故事,但其中折射出来的都是贫富差距、偏见、社会戾气、犯罪率高涨等等与现在社会息息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在经典三幕电影结构的背景下研究主角,有些人称之为“西方叙事”或“西方戏剧结构”。这个故事结构有一个主角,他的行为贯穿故事开始,发展和结束。主角是电影写作方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却总是被大家忽视。很多人其实并不确定自己的故事主角是谁以及他们如何为推动故事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这一环节的问题。
《小丑》的主角亚瑟在哈哈俱乐部工作,他善良,希望给人们带去欢乐,但却总是遭遇到冷遇,虐待甚至毒打。同时,社会混乱,仇富情绪高涨。他内心的恶魔就在这时被唤醒。近些年来,立体的反派角也会受到观众的追捧。因此,反派角也会逐渐被当作主角来重点塑造。
讲故事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主角都会为观众提供一个关于电影事件的窗口,一个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视角,以及一个与这个事件相关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会在主角的经历中通过他们的情绪发现主人公的情感。所以,当主角紧张时,你会感到紧张。当他们高兴的时候,你很高兴。研究表明,观众模仿屏幕上人物的面部表情。这个现象被称为“镜像规则”。
《小丑》亚瑟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喜剧人,他也为这个目标努力着。但由于他受到的歧视、冷漠等等很快让他最初的目标动摇,产生报复社会的黑暗、扭曲的心理,这个动机并非传统好莱坞商业片式复仇那么简单,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和力量的推动。这就是目标。
其次是缺陷,人物角的缺陷根据角的目标定义。这是每个主角内部的东西,正面角如果不克服他们的缺陷,就可能会阻止他们达到目标。相反,人物角的缺陷不一定是消极的。亚瑟是一个普通的底层小市民,从小有一种怪病,就是会无法控制自己发出奇怪的大笑声,这种怪病使得亚瑟成了大家眼中的怪胎,经常被人羞辱和欺负。亚瑟并不是恶人,他是一个有缺陷的病人,故事中对他是如何一点点被罪恶吞噬变成罪犯,每个细节的转变都有着
令人信服的描绘。他的变化不仅是因为他受到欺凌和偏见的目光,电影里这个人物的动机并非好莱坞商业片式复仇那么简单,有内在诱因和外部力量的推动。
最后,我们来说弧线。弧线是指人物的成长,与现实生活一样是渐进的。通过克服整部电影中的一系列障碍,主角超越了他们的限制,他们开始慢慢消除那些阻碍他们回归的缺陷。亚瑟原本是一个会被自己不小心走火的声吓得不轻的胆小鬼,人到中年也还是个“妈宝男”。他一再表达自己对政治没兴趣,也压根不知道什么集体活动,却意外成了他们的精神代言人。而在哥谭市的一触即发的气息的环境里,亚瑟知道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同时,又因为被栽赃惨遭解雇。这样的连环事件把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因此这样的人物转变十分真实可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