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歇后语的类型和来源
《醒世姻缘传》的人物使用歇后语者多达37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醒世姻缘传》的歇后语分为两大类,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它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也有的来源于想象、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标签:《醒世姻缘传》 歇后语 来源
清初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作家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全书共100回,描写了冤冤相报的两种恶姻缘的故事。小说具有浓重的荒诞神秘彩,也具有丰富而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的描摹。小说运用山东方言俗语描写人物言行,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幽默风趣的情调。特别是歇后语的大量运用,使得这种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对于书中歇后语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学者对其语义做过探讨,至于书中歇后语的类型、来源等问题还未有人做过研究,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
歇后语属于熟语的一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一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秋胡戏妻”,故意隐去“妻”,只说“秋胡戏”。
一种是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的歇后语研究只涉及后面一种,前一种不包括在内。
本文引例以明西周生撰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为准。同一个人同一条歇后语不管使用几次都按一次计,相同的歇后语出现在不同人的口里,则分别计算。全小说共计69条歇后语。下面是各种人物(包括作者)用到歇后语的次数。
(注:本表数据资料来源于孙绪武的另一篇论文《歇后语的语法特点》)
上表人物(包括原书作者)的排列是按照原文中同一个人使用的歇后语的次数多寡来排序的。从上表可以看出,作者的旁白出现的歇后语最多。《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为西周生,显然为笔名,其真实姓名,自清代以来学者们多有推断,有“蒲松龄说”“一章丘说”“丁耀亢说”等,但都缺乏强有力的资料作为证明。不过,从小说使用的山东方言,包括作者使用的歇后语,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来看,作者当是明末清初生活在山东章丘一带的文人。小说的主
要人物如素、寄等,多次使用歇后语,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生动、形象、丰满。文中大量使用的歇后语,也使得小说具有一种风趣幽默的语言效果,使得小说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醒世姻缘传》的歇后语分两类:一类为谐音双关,另一类为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共计10例。如:
(1)晁书娘子道:“奶奶可是没的说,咱有地,宁可舍给别人,不给那伙子斫头的!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儿。那一日不亏徐大爷自己来到,如今咱娘儿们正鳖的不知在那里哩!”(第二十二回)
(2)老计想起计氏嘱咐,说天气热,叫速速打发他进房去,待进了房说话不迟,晓得儿子是“大轴子裹小轴子,画里有画”的了,就依了儿子,束住口不骂了,也束住手不撩东挝西的了。(第九回)
例(1)中的“晴”谐“情”,例(2)中“画”谐“话”,这些用例谐音巧妙,语言诙谐幽默,增强了
文章的表现力。
语义双关共计59例。如:
(3)谁知这些说话又有人传与魏家,未免就八仙过海,各使神通。(第四十一回)
(4)计氏彻耳通红的骂道:“没廉耻的淫妇!你顶着我的天,踏着我的地,占着我的汉子,倒赏我东西过节!这不是鼻涕往上流的事么?”(第三回)
例(3)中“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这里指程大和她的母亲各有各的本领办法。例(4)中计氏骂珍哥是第三者插足,反倒过节儿的时候赏给自己东西,所以骂她做事与常规相反。
《醒世姻缘传》的歇后语从来源看,有如下几种:
(一)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类多达45条,占65%,它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5)曹铭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白一姓们把银了收得去了,依旧又不替我们弭缝,不过说起初原是私派,见后来事犯,才把银了散与我们,这不成了糟鼻子不吃酒,何济于事?”(第十七回)
(6)晁夫人道:“……您这一伙子没有一个往大处看的人,鬼扯腿儿分不匀,把我这场好事倒叫您争差违碍不好。您各人自家燕儿垒窝的一般,慢慢的收拾罢。这只天老爷叫收,可您都用不尽的哩。”(第二十二回)
例(5),酒渣鼻,俗称红鼻子,医学上称为玫瑰痤疮,是发生在颜面中部的因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很多人误以为是饮酒过度引起的,其实饮酒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并不是全部。所以酒糟鼻子即使不喝酒,也会妄担喝酒的罪名。百姓对此很熟悉,所以有此歇后语。例(6),燕子属于候鸟,初春返回北方。几乎家家都会有燕子居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或住旧窝,或筑新巢。“几只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个新巢筑成大约需要花十几天时间,进展很慢。此歇后语正是这种生活的反映。
这些歇后语真实、自然、贴切,正是百姓生活的反映。这也说明百姓才是这种熟语的创造者。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
关于唐僧的歇后语
(二)来源于基于现实的想象虚构。这类歇后语有11条。如:
(7)晁书娘子道:“奶奶可是没的说,咱有地,宁可舍给别人,不给那伙子斫头的!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儿。那一日不亏徐大爷自己来到,如今咱娘儿们正鳖的不知在那里哩!”(第二十二回)
(8)计氏彻耳通红地骂道:“没廉耻的淫妇!你顶着我的天,踏着我的地,占着我的汉子,倒赏我东西过节!这不是鼻涕往上流的事么?”(第三回)
例(7),下雨之事常有,晴天之事常有,但是八十年不下雨全是晴天之事是不可能的。这是人们的想象虚构,带有夸张的成分。例(8)中鼻涕是真实的事物,总是往下流的,这是常识。如果说是往上流,则是虚构了。
(三)来源于神话传说。有5例。如:
(9)谁知这些说话又有人传与魏家,未免就八仙过海,各使神通。(第四十一回)
(10)珍哥道:“你这些欺心的奴才!晏公老儿下西洋,己身难保,还敢替别人告饶!”(第十一回)
例(9)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过海时各用各的法器。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例(10),晏公,字戍仔,临江人。救朱元璋有功,被封为“平浪侯”并建庙祭祀,死后被百姓视之为神。明朝的西洋指现在的东南亚以西环印度洋以及印度洋的广大区域。小神到了大海大洋中,连自己都难保,更不要说保佑别人了。比喻自顾不暇,自身难保。
(四)来源于军旅生活。有3例。如:
(11)没的私窠子浪声!各家门,各家户,你倒也“曹州兵备”!你那里过好日,知道有新正月大节下;我在这地狱里,没有甚么新年节到的!趁着他没死,我哭几声,人知道是我诉冤;等他死了才哭,人不知道只说是哭他哩!(第三回)
(12)我可也再不寻甚么老婆,你只当是死了汉子的寡妇,我只当是没有你的一般!咱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第四十四回)
例(11),“兵备”,兵备道的简称,官名。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置于各省重要地区。清代沿置。古代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处鲁、豫、冀三省交界之地,管辖范围大。这里指人乱管闲事。例(12)中的“将军”和军旅生活有关。
(五)来源于佛教。有3例。如:
(13)老七虽是有些扎手,这七十六七岁的老头子,也“老和尚丢了拐,能说不能行”了。(第五十三回)
(14)素刚出得门,自己在轿中说道:“每日把我关闭在衙,叫我通是个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第七十八回)
例(13)、例(14)的歇后语都涉及到和尚。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后流行开来,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三个歇后语的产生,与佛教的传入直接相关,明清时代只不过沿袭而已。
(六)来源于历史故事。有1例。如:
(15)寄道:“俺也不是鱼鳖虾蟹,也不是甚么猪儿、狗儿、狸猫、兔子的,咱两个也算得起丁对丁,铁对铁的。张飞、胡敬德剃了胡子一一都不是善茬儿。”(第九十五回)
张飞,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作战勇敢,俗称猛张飞。胡敬德即尉迟
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以作战勇武著称,后被尊为门神。“都不是善茬儿”,即都不是好惹的主儿。文中指素和寄都是刁蛮之人,不好惹。
(七)来源于语言文字的拆字。有1例。如:
(16)惠希仁道:“奶奶别要家去,请这里坐坐,有话合奶奶商议哩。狄爷姓林,木木的,合他说不的话。”(第八十一回)
此类歇后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拆字游戏。如“文字去了头,二人台木头,西下有一女,火烧因家楼”。谜底是“又来要烟”。“双木为林,木木的”,这里是指狄希陈不会做事,遇事做不了主。
参考文献:
[1]温端政.引注语(歇后语)探讨[J].晋阳学刊,1980,(1).
[2]明西周生撰,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附录)[M].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1.
[3]鲁迅.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4]董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M].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1985.
(孙绪武广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51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