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 矿物:存在岩石圈内,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固体。
2. 硬度:鉴定矿物物理性质的标准: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3. 岩浆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岩浆内部压力很大,在侵入或喷出的过程中冷凝形成的。
4. 变质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等变质作用,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5. 沉积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风化破碎后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指在岩石中构造运动留下的痕迹。
7. 走向:地质界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用方位角表示,两个方向角相差180°。
8. 倾向:地质界面的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指向是唯一的。
9. 倾角:地质界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0. 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收到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11. 背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新。
12. 向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老。
13. 节理: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无明显相对位移
14. 断层: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有明显相对位移。
15. 正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有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 逆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17. 平推(移)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相对位移沿断面走向。
18. 整合接触:沉积岩岩层上下接触的地层,沉积地质年代是连续的。
19. 界限含水量:土的性状发生改变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20. 塑限含水量:土具有可塑性时所含最小的含水量。
21. 液限含水量:土进入可流动状态时的最小含水量。
22. 塑性指数:Ip=Wl-Wp 其中:Wl变质岩:液限:Wp:塑限。
23. 液性指数:B=W-Wp/Wl-Wp)其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
24. 坡积土:在山脚下,由于斜坡岩石风化滑落下的土。
25. 残积土:出现在山坡或平地,岩石风化没经过搬运的土。
26. 洪积土:岩石强烈风化,由洪水搬运且沉积在山前地带的土。
27. 冲击土:河流搬运,且沉积在河谷坡降平缓地段。
28. 含水层:被水饱含且具有一定的导水能力的储水介质层,具有外来补给。
29. 隔水层:不导水的介质层。
30. 潜水:地下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1. 承压水:地下饱和带中,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32. 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3. 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水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发生破裂,或矿物成分发生改变。
34. 滑坡: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滑动。
35. 泥石流:在山区一些流域内,主要是在暴雨降落时所形成的,并由固体物质(石块,沙粒,黏粒)所饱和的暂时性山地洪流。
36. 岩溶:也称喀斯特,可溶岩在流水作用下发生面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