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作者:吴哲峰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3期
        中国古代文人有登高作赋的习惯,登上高楼或高台,人的视野开阔,心境也自然开阔。所谓“思接千载”“精鹜八极”。想法多了,情感也就丰富了。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文心雕龙·诠赋》)于是将所见所感摄入笔端,援笔成诗、成词。登高诗词众多,所写内容多样,然而所抒发的感情却基本上脱不开哀怨愁苦、沉郁伤感之类。正如辛弃疾所说的:“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管是由衷而发,还是勉强而为,愁情确是登高诗词中最突出的情感,然细细品味其“兴感之由”又各不相同。这里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所选诗词为例,体会登高诗词中的丰富情思。
        一、 羁旅行役,思亲怀远
        古代文人或是因为求学做官,或是因为贬谪远放,或是因为游历山川,或是因为探亲访友,常远离故土,加之路途遥遥、交通不便,一去就是许多年。诗人们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而倍感羁旅行役之苦、思乡思亲之痛。因此,游子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故土之所在,便成
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最好方法。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的下阕就描绘了一个游子登上高楼寄托相思的情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思乡而黯然销魂,因羁旅而愁思缠绕,此时的游子怎能入睡?独倚在明月映照下的高楼,眺望故土,然思乡之愁更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欲以酒解忧,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结尾两句,使这相思之苦又更进了一层。
        身处异地的游子会思乡思亲,而家中的亲人也会思念在外的游子,也常登上高楼追寻游子的足迹,望断天涯,聊寄相思,如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思妇怀念远人,在睡梦中梦见了丈夫远戍的边关,然而美梦不常,梦醒之际只能登楼凭栏,吹彻玉笙。笙寒,人心亦寒。这使词笼上了一层孤寂凄清之情。结尾“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情思幽深,含蓄不尽,饱含了思妇的无限期待、无穷惆怅和无尽怨恨之情。
        在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登高远眺中,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
正恁凝愁!”想到佳人或许也在高楼上盼望着我归来吧?她有多少回把别人的归舟当作是我的归舟呢?她可知道,我此刻也正凭依着栏干忧愁不解呢?词人实写游子思乡,虚写亲人思念游子,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笔意曲折委婉,情意却深挚绵长。
        二、 人生苦短,感慨身世
        登上高台,人的视野自然开阔,所见景象也就浩渺无限。处于壮阔的自然山川之中,人愈觉自身的渺小;与无穷的宇宙相比,人倍感生命的短暂。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个体渺小、生命短暂之感,激发了文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往往是慨叹人生苦短,身世不幸。所以很多登高诗词都抒发了诗人身世不幸、壮志未酬的悲痛。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正抒发了这种情感。作此诗时,他任池州刺史,正处于一生中困蹶不振的时期。杜牧有着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却不被重用,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仕途不得志,使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诗的中间两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出作者欲以菊插满头的放浪之俗和酩酊大醉的忘忧之举,来掩盖和消解长期积压心头的郁结,流露出作者的自勉与自励之情。
        然而,诗中“须插”“但将”“不用”等词,却又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挣扎。这看似旷达的文字却隐含着作者政治失意的愤激之情。诗的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同样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
        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悲在另外一个人的诗歌中也能充分体现。这个人就是诗的第二句“与客携壶上翠微”中的“客”,即张祜。张祜比杜牧年长,早有诗名,但受元稹排挤,未能见用。一个仕途坎坷,一个怀才不遇,两个政治失意、同病相怜之人在这重阳登高之日,借酒消愁,抒发着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情。
        当然,还有的登高诗词,在抒发个人不幸遭际的同时,还融入家国之恨、忧国之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这样的作品。词作不仅抒发了自己寥无知音、壮志未酬的感慨,还流露出了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国事难为的激愤之情。这在抒情上更加深沉悲壮。
        三、 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素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他们心系天下,把个人命运与国
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渴望建功立业以实现个人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他们这种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
        “万方多难此登临”,身处乱世,登高远望,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家仇国恨自然涌上心头。感慨世事艰难,忧国忧民也成了登高诗词中常见的情思。
        例如教材所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开头两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直书其事。“清江水”,即指赣江。“行人”,即当年金兵入侵江西而逃难路经造口的人们。在词人眼中,这激流澎湃的清江水仿佛是逃难行人的伤心之泪,作者“借山怨水”,流露出了国运艰难、忧国忧民的感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登上郁孤台,向北遥望故都,然而青山阻隔,不能望见。这里词人以青山阻隔喻指当时主和派的阻挠抗金,写出了自己满怀的忠愤之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虽可遮挡故都,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东去的流水。词人以此表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爱国志士坚定的抗金复国之志。“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向南,而不北往。一说鹧鸪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作者这里借此种禽鸟表达出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
        此词一波三折,抒发了作者对于抗金北伐不遂、收复失地不成的巨大悲痛。万云骏评此词说:“此词能从特殊显示一般,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人民的共同愤慨和时代大悲剧。”①
        四、 历史沧桑,怀古伤今
        “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这也是登高诗词中的重要题材。文人士大夫对登临处比较讲究,所登之地不是当地名胜,就是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登上这样的地方,诗人仿佛穿越了历史,和古人隔时空而相见。因此诗人们往往会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在今昔对比中引发无限感慨,也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人生,借古讽今,引以为鉴。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天冶县东,处于长江中游,三国时曾是吴国重要的军事要塞。诗的前两联是怀古叙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途经此处,面对这奇伟竦峭、横亘数百年的古代军事要塞,他登临远眺,五百年来的沧桑历史袭面而来,他不禁想起当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起兵、东下伐吴的古事。
梦见被人追求        当然作者所凭吊的不只是吴国的兴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亘古不变的自然山川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兴亡盛衰。人事变动和自然永恒的对照中传递出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皆由人事的思考。正如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说的那样:“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诗歌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由怀古而感今。如今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往日的军事堡垒也已废弃不用。这看似庆幸太平盛世的言语背后,却有着作者深层的隐忧:国家不易,六朝覆亡的教训应引以为鉴。这样看来,这两句诗与其说是在赞美,不如说是在提醒与告诫。
        在教材中,类似的诗还有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与朋友登上岘山,凭吊羊公碑。羊祜的名垂千古与自己的无所作为,两相对比,不由悲从中来,吊古而伤今。这首诗“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也是登高怀古诗中的佳作。
        登高为普通百姓提供了祭祀祈福、家人团聚的机会,登高也为文人骚客提供了审视人生,生发情思的机会。登高作赋虽不能彻底排解忧思,却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下璀璨的诗词篇章。
       
        【注】 ①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