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5    诗歌阅读
考点一    课内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B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C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答案】A
【解析】A.错误。句意: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改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B.正确。句意:弟弟听说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C.正确。句意: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D.正确。句意: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故选A。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阿无大儿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答案】(1)父亲    祖父    (2)跑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或行走)   
【解析】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古今异义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①句意: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祖父。②句意: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走:古义,为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或行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答案】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那只是雄兔那只是雌兔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傍,靠近、临近;走,跑;安,怎;辨,辨别。
4.侧面烘托也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叙事中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试分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段的作用。
【答案】借征途中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环境的辽远苍凉,表达了木兰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无畏的形象。
【解析】考查对侧面描写及作用的理解。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这几句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
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描写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形象,细腻地透露出她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
5.下列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答案】C
【解析】C.赏析有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
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这句主要是运用了互文、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百”和“十”都是虚指。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
B诗歌前两句描绘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的画面。
C“相照”与“独坐”相呼应,表达无人陪伴唯有明月相照的孤寂愁苦。
D全诗写景写人平淡自然,但诗中有画,清幽环境、人物活动如在眼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翻译是: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独坐”“弹琴”“长啸”是人物的活动,表现出人物高雅的情趣,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所以作者并不认为“独坐”是孤苦的,后文中“相照”不是表现孤苦,而是虽然无人理解,但是有明月这个知心人懂得与陪伴,表达的是闲适、淡泊的心境。故C错误,选C。
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主题。(1)翻译: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2)主题。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表现出不同流俗的追求,以动衬静的
手法,写出环境的静,用环境的静谧衬托出内心的宁静。后两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作者虽然没有功名富贵、没有关注他的人、懂得他的人,但是明月的懂得与陪伴已经令他满足,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重读“暗”字。“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落成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一般来说,诗歌中重读的字是形容词或动词,本诗前两句重读的词
有“暗、散、满”等。“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不分东南西北,为“满洛城”的“满”字设下了埋伏;“满”字从“散”字引出,二者密合无间。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以入睡,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据此分析此二字应该重读,更能表达出诗人的思乡情感。
9.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示例二:重读“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答案】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是“折杨柳”曲的简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
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思乡之情,而这一情感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于作者赴任途中,入京使是指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B作者东望故园,亲人远隔,全诗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
怎样磨刀C本诗没有说旅途艰辛,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传语”中。
D这首诗抓住生活片断,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B.“全诗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理解不准确。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故选B。
11.“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
【答案】“龙钟”的意思是沾湿的样子。这句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神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表现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案】“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手法判断。“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是于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斗”的意思是争斗的意思,“斗”是形容人的词语,这里用来形容花,故可判断运用了拟人修辞。(2)分析。“斗”把花朵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表现了晚春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