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5Forum
舞蹈是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众直接创
作,这些不同民族所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舞,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或哪种类型的舞蹈,都会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着各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来自雪山、密林、江河湖畔和辽阔草野,它们充满激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间歌舞,在众中进行传承,而且至今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传统舞蹈的表演技艺精益求精,服饰道具更加精致美观,表演形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近些年,在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地方政府重视挖掘地域文化符号,并重视老百性的文化娱乐生活,很多文化工作者投入民间,从传统的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祭祀和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中加以反复筛
选、提炼,继承创新中经过艺术加工,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反映民族的、时代生活的民间舞蹈作品,在追求传统的民族气质的同时,对传统舞蹈进行了一些艺术的再创造,更加突出时代感,使它更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只有在继承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提高,才有可能形成既保持民族民间艺术特,又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歌、舞、乐等节目,因为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特征。笔者认为,将传统舞蹈经过艺术工作者的整理、提炼,取才于民间素材,并受老百性喜爱的舞蹈是云南民族文化“根”和“源”的母体文化。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舞出了风姿流韵
1997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省
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实施民族文化工程,推进云南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一批代表性歌曲、一批代表性器乐和代表性民族舞蹈目标实现的进程,云南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举办了第一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参加节目要求,必须是继承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整理,能够表现本民族的特点,体现本民族的精神风貌,充满时代气息并有创新的歌、舞、乐舞台艺术作品。之后即两年一届,经历了23年,共十一届,产生了各民族歌、舞、乐作品690个。这些展演作品源于生活,贴近众、贴进实际的原则,有很强的民族文化个性,切实为巩固和拓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硕果累累,深受各族人民欢迎和文
化艺术界、民族界推崇。较好的体现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意志、性格、习俗、审美心理,是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民族艺术珍品,对经济全救化大趋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一至十一届展演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已得到各民族众的认同,有的已经广泛流传或成为保留节目,有的得到国际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认同,有的在全国参加“星奖”比赛中获奖。这些作品有的已作为本地本民族节日庆典、旅游迎宾、会客访友等的当家产品,甚至推广为较为接地气的“广场舞”,如纳西族的《热美蹉》、藏族的《锅庄舞》、彝族的《弦子舞》、《阿细跳月》等;有的作为精加工被专业院团、专业人事吸纳后展示在各种舞台上,比如彝族的《跳菜》、佤族的《加铃赛》《木鼓舞》、傣族《跳南嘎》、纳西族《玉龙风》等;有的已经在全国、全省获得好的奖项,比如近年来我省连续4届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节、《彩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当代审美
观念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云南传统舞蹈为例■胡荣梅(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任嘉伦29
2020·
5
云南现》《舞彩云》《云岭天籁》均获金奖。2007年由云南省歌舞团组台的晚会《舞彩云》,是云南省为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而打造的又一台民族歌舞,晚会涵盖了19个少数民族的歌舞节目。这台晚会的节目,都取材于民族民间歌舞乐展的获奖节目。这些舞蹈经过艺术加工更具有时代的审美意识又返回了民间,受到众的喜爱,有以下特点:
(一)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独特的民间地域特征,得到民众的认同
参加云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的节目,都是取材于民间,是当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傈僳族“阿尽木刮”是具音乐舞蹈的两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洛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传统歌舞。“阿尺木刮”(山羊的歌舞)是维西傈僳族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反映。“阿尺木刮”以集体性歌舞为主,不受场地限制,绝大多数是边唱边舞,没有乐器伴
奏,自始至终踏歌起舞,由领唱、帮腔和伴唱合成,参舞者分男女两队,牵手或搂腰,以大圆圈、半圆弧、直纵队、曲线形和穿插式等队形起舞。“阿尺木刮”曲调内容十分丰富,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乐曲悠扬婉转,唱时多以颤抖音出现,尤其是开头的一声,悠悠长鸣,音调曲折多变,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听了使人如置身高山牧场,宛如跟山羊进行亲切的交谈。动作主要为脚步的跳摆和蹉跺,动作难度较大。阿尺木刮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具有难能可贵的原真性和艺术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让观众既欣赏到山地牧羊人傈僳族同胞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景,又从中领略到舞蹈在遥远年代模仿动物动作跳跃从而留下古朴历史记忆的弥足珍贵,和台上歌舞表演者一同感受节目带来的喜悦。在2006年第五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获金奖,同时在
2006年5月8日,“傈僳
族歌舞阿尺木刮”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3年来,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共有25个民族代表性舞蹈,其中彝族、傣族、佤族、哈尼族、藏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布朗族、壮族、傈僳族、基诺族、白族、德昂族、怒族、汉族等16
个民族的35
个歌舞节目先后进入了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体名单如下:
传统舞蹈:锅庄舞(
迪庆锅庄舞)、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傣族孔雀舞、傈僳族阿尺木刮、彝族葫芦笙舞、彝族烟盒舞、基诺大鼓舞、傣族象脚鼓舞、彝族打歌、彝族跳菜、彝族老虎笙、彝族左脚舞、乐作舞、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纳西族热美蹉、布朗族蜂桶鼓舞、普米族搓蹉、拉祜族芦笙舞。
传统音乐:哈尼族棕扇舞、热巴舞、耳子歌、铓鼓舞、水鼓舞、怒族达比亚舞、傈僳族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彝族海菜腔、姚安坝子腔、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弥渡民歌、纳西族白沙细乐、剑川白曲。
(二)传统舞蹈具有从民间向艺术升华的特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传统舞蹈从民间向艺术舞蹈升华,是一个由众性舞蹈向舞台艺术再创作的过程。编导在继承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创新经过艺术加工,走上了舞台的节目,这种艺术流变是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步骤之一。编导把民间舞蹈的精华加以浓缩,在舞台上保持原来的风格和形式,进一步加强表演的技巧和艺术性。使它更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的节目,不论是
第一届彝族舞蹈《火红的马樱花》,瓦族舞蹈《木鼓魂》,傣族舞蹈《跳南嘎》,还是第三届涌现出来的苗族舞蹈《帽儿尖尖帽儿圆》等节目形式独特,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优秀作品。还是藏族舞蹈《锅庄》编导把节奏适当加快,强化藏族舞蹈奔放和热情,突出表现雪域高原人豪迈粗犷的“亮点”,把整个舞台烘托得热烈,致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艺术冲击,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观众数次给予热烈的掌声;第五届德昂族舞蹈《红腰箍》编导利用道具(腰箍)把德昂族的舞蹈在舞台上展现得完美;第六届白族舞蹈《三灵之舞》,第七届彝族舞蹈《哑
Forum
30
2020·
5
神舞》《海菜腔烟盒舞》等都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及编导的艺术构思。特别是《哑神舞》从一个民俗、传说故事转化为一个舞蹈,呈现在舞台上,并能使观众认知、产生共鸣;第八届傣族舞蹈《马鹿舞》把整台晚会推向了高潮,编导运用巧妙的手法,用舞蹈语汇,把传承的过程在舞台上表现,既有体现了传统又有创新,而且舞台表现力特别强。第九届彝族舞蹈《琴弦乐》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和舞台表演,将彝族众琴弦合乐“跳左脚”的情景搬上了舞台,在保留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其更加古朴自然、优美流畅。《三道弯》真实再现了民族的本真性和纯朴性,舞蹈《静·净》都展现出民族舞蹈的魅力。第十一届彝族舞蹈《巍山打歌》《跳笙》是彝族风情的多样体现,两个舞蹈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有较强的感染力。
2017年,在前九届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单一标准,将参演节目分为传统性与创新性两类,是本届展演的全新探索和最大亮点。要求,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现少数民族文艺创作成果,倡导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意挖掘、整理各民族特有的歌、舞、乐表现形式,注重作品的民族民间特性和艺术品位,提炼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语汇,舞蹈语汇和韵律,使展演节目成为本民族认同、他民族喜爱、雅俗共赏、易于推广普及的艺术作品。
传统性节目强调民间性、原真性。要求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形态,在不伤害原有形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编排,强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创新性节目以民族民间传统音乐
素材为基础进行整理、改编或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出现了题材丰富的节目:如布朗族舞蹈《山花》体现了布朗族姑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能歌善舞的景象;白族舞蹈《力格高》展现了大理地区山地白族特有的文化特,动作刚劲有力,反映出当地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傣族舞蹈《涞阶恩赛·女创拳》完美糅合了民间武术与舞蹈,展现了傣族自然轻盈、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紧那罗》造型
独特,节奏轻快。有戏曲元素的戏曲舞蹈《云袖舞韵》,把“滇剧”优美的唱腔、锣鼓与舞蹈语汇相结合,展现了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及滇剧花旦水袖功及小花旦细腻之美;《吹腔乐》则将传统戏剧“白族吹吹腔”中经典的丑角扮相和标志性的顺手顺脚动作作为舞蹈语汇加以改编和呈现。
几届的舞蹈节目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民族性格及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上有的节目有的作为国家级及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如:《磨皮花鼓舞》,取材于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表现了彝族祖先为保卫家乡骁勇善战、勇猛抗敌的大无畏民族气概。还有一些名录的(节目),当地文化部门在各地建立了传承基地,开展了进校园活动,培养出了一支支当地的文艺队,多次参加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特别是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展中“马鹿舞”,使传统“马鹿舞”在表演单一的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把非遗传承搬上了舞台,把舞蹈推向了高潮,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从地域文化和民间舞蹈素材中。反复筛选、提炼,塑造了意想中的民间舞蹈的形象,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充分运用现代舞台艺术,编排出反映民族的、时代生活的民间舞蹈作品。在追求传统的民族气质的同时,对传统舞蹈进行一些艺术的再创作,更加突出现代感,这是我省传统民间舞蹈在独具匠心的创作流变中呈现出的传统民间舞蹈的特征。冲破了长期存在的传统模式,而越来越贴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人生。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传统舞蹈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元素和灵感。同时,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也已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在其原有艺术形式上进行再创造,既是对某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更是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
■传统民间舞蹈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亲情是什么
中得到重视,但传统民间舞蹈般上舞台需要整理、编排,通过艺术加工再呈现
在几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如彝族《跳掌》、
普米族《碗筷舞》、布朗族舞蹈《挥帕绮》《春
Foru m
31
2020·
5
播》,傈僳族《犁地歌》等,由于表演还停留于传统的单一套路和形式中,很难激发观众的喜爱,所有的表演套路,道具都是原汁原味的,表演都快结束了,从头至尾一个动律,队形没有变化,无起伏缺亮点,明显感觉拖沓,与同台表演的节目相比,显得单薄无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既然搬上了舞台就要有艺术性、观赏性。那怕是传统类的节目素材很好,实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也要进行梳理。
还有不少原本很精彩的、传承甚广的云南省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却面临濒危和冷落。民族传统戏剧“傣剧、壮剧、白剧、彝剧”等,有一定的程式套路,表演唱、念、做、打,但不容易学,加之有地域性用民族语言在演唱,观众不容易理解,必须打字幕,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很难激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在2015年的文化遗产日广场演出中,昆明市文化馆还专门为小学生编排了滇剧节目,小演员很认真努力,所有的表演套路音乐服装道具都是传统的演唱,这些节目曾经都是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换成了小演员表演,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但还是不尽人意。近
年来,观赏的体也越来越少,观众基本上是老年人,但因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持和文化工作者和职责,这些节目目前还能在每年的遗产日或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亮相。但民间表演项目若要搬上舞台,还是要进行编排、加工,这对于经常通过丰富的媒体手段接受众多艺术信息的现代人来说,单一的舞蹈表演形式、单调的舞蹈语汇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及舞台艺术的规律,肯定会有不满足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展示之一,歌舞乐展演的方式一直沿袭至今,也是另一种保护手段。
笔者曾有机会参加过云南省一至十一届的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有一些传统节目受到众的喜欢,那种喜欢就像是欣赏久远稀奇之物,令人激动,心旷神怡;还有是表演的场地不一,在田间地头,在他们所生活的地域民间表演,就需要这传统的,原真的,不需要编排创作的节目,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产生投身于其中的冲动。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会让人们心灵情感产生共鸣,引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如笔者多次去到了澜沧县拉祜族老达保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那里的村民放下手里的农活,全村老少齐上阵来为游客表演,很接地气,不管是歌还是舞都受到观众的喜爱,在最后“实在舍不得”的歌舞声中不舍离去。每一次看都会令人振奋,它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从第六届开始,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都到地州(
just one last dance中文歌词市)上举办,第七届开始不仅有舞台上的集中展演,还安排了优秀节目下乡巡演环节,这使得民族民
间歌舞乐艺术进一步实现了“艺术来源于众的生活,又回到众中去”,同时有效促进了各族歌舞乐艺术的交流和弘扬。
■发展创新传统民间舞蹈,让便多经过
艺术加工的传统民间舞蹈返回到民间,在当代生辉
保护保存传统民间舞蹈两种方法并驾齐驱,是传统民间舞蹈在当代传承发展的较好模式。纵观上述民间舞蹈,精彩之处,但凡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整理的再创作的作品,这种艺术再创作,笔者认为是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步骤之一。艺术工作者把民间舞蹈的精华加以浓缩,在舞台上保持原来的风格和形式,进一步加强表演的技巧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更复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这些传统舞蹈的保存原有的形式和风格,加入编导创作,或运用道具的优势,加强表演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并结合富有时代精神的动态形象,使之符合现代人审美口味和需求。如瓦族“木鼓舞”文化工作都跟老艺人学习,继承了传统舞蹈的特征、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梳理和多年的实践,当地老百性认可,又返回到民间。
一至十一届的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不断推陈出新的优秀的节目。其中获铜奖以上的节目497个,第一届29个节目,第二届28个节目,第三届38个节目,第四届44个节目,第五届59个节目,第六届40个节目,第七届54个节目,第八届65个节目,第九届59个节目,第十届41个节目,第十一届40个节
目。
通过参加展演的节目,有的已成为当代地域的
Forum
32
2020·
关于中秋节的文案
5文化品牌,这些节目的名称都有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尤其是在全省歌舞乐展演获过奖的节目,让当地政府领导重视,参演的众亦是非常自豪。同时,调动基层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全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蓬勃发展,培养锻炼了一批文艺术工作者和众文艺骨干,带动了一大批众文艺爱好者加入他们对本乡土文化艺术热爱之情。
周笔畅整容前后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也是非遗宣传、保护、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展演,让便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同时展演也一种传承。民族民间歌舞乐民演方案中规定演员须以民间艺人、传承人和当地村民、原住民为主,在排练展演过程中也是一次传承交流学习的机会。
舞蹈是瞬间技艺,要尽快将传统舞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其保存是刻不容缓。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开始全面铺开,首先对70岁经上的传承人的口述史、传承教学、项目实践,还要呈现一个综述片,用数字化的手段记录每一个传承人的技艺。所以传统的音乐、舞蹈是否在这个时代被淡化、替代、抛弃,置之不理
,这
显然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非遗法提出的“保存”就是极好的办法。传统的手工技艺的技术、智慧、精神品格都可以从成果形态中留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感知便可领略它的内涵。而音乐舞蹈是瞬间即逝的,传承便消失得无影
无踪。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流水一样川流不息,向前发展,而传统舞蹈在传承过程中,已经加入当代人的情感,有即兴发挥而注入新的成分,因此依靠现代的科技手段,运用录像手段,将现有存活的原真性舞蹈真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创新发展传统舞蹈产生的依据和考证,使得传统民间舞蹈这一实践得以延续,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文化工作者编排各种舞蹈版本,适合各类人各种场所表演,如,
广场舞蹈,在老百性的生活中形成民间舞蹈人人爱的可喜氛围。
黄立成 刘容嘉我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十一届歌舞乐展演名符其实,获得赞誉无数,硕果累累。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已经成为我省各族人民展示本民族优秀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窗口平台,成为增强民族文化归属感、自豪感、自信心,加深各民族之间团结和情谊的一个重要品牌。
参考资料:
[1]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节目单.1997.11.
[2]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方案.2017.[3]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07.6.
Forum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