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护肝法知识漫谈
一、肝的生理机能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和“加工厂”( 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肝脏有六大功能:(1)合成与储存功能(代谢功能);(2)胆汁的生成与排泄功能;(3)解毒功能;(4)防御功能(免疫功能);(5)凝血玉造血功能;(6)其他:如血容量的调节、水与电解质的调节等等。
中医学中的“肝”与西医的肝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病理生理学的概念。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居于右胁部,是人体重要而且最大的脏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又称厥阴。肝属木,具有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特性。其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要表里。此外,还有主藏魂、司生殖的作用。这种识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肝脏生理及一系列代谢功能和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某些功能。
1.肝主藏血: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日:“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知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需要量减少。大量的血液便贮存于肝;当人活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将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出现易倦乏力,不耐劳累,双目干涩,视物昏花,以及呕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状。
(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若”木不疏土“还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
怎么养肝护肝之症状。因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而出现症积,痞块。此外,气机郁结,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障碍,产生水湿停留或痰浊内阻,出现膨胀或痰核等。二是升发太过,气的下降不及,则肝气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若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甚则可出现卒然昏不知人的”气厥“症候。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
(2)对情志的影响: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4)健运脾胃,促进消化: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消化,除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
等肝气抑郁症状外,还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如嗳气呕恶、腹胀腹泻等症状,即“肝胃不和”、“肝脾不和”也。
(5)通利三焦: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之功效。如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淤血阴滞、经脉不利,以致血液不行,导致水肿、腹水等症状。
3.肝主筋华爪:筋膜,指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影响到筋、爪。如肝血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运动正常;如肝血不足,则血不养筋,筋弱无力,爪甲软而薄,枯而灰。
4.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篇》日:“肝通气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点。”如肝血不足,则有视物模糊、夜盲等;如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
5.肝与与胆相表里:肝的疏泄功能可直接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循常道而行;反之,则可造成上逆或外溢,形成病变,如出现口苦、黄疸等。
二、什么人更需要养肝护肝?
1.脸蜡黄、眼白发黄,有黄疸症状者需养肝
肝不太好的人,常表现为脸、眼白或皮肤变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黄疸在人体中,最明显且最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是眼睛的巩膜,也就是眼珠的白部分。本来黄疸是因为胆红素沉积在粘膜或皮肤的现象,而肝细胞就是处理这个每天产生的红血球的废弃物的场所。出现黄疸现象即警示肝的健康出了问题,需及时养肝调理。
2.容易疲倦、四肢乏力、懒惰少动者需养肝
肝功能异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中间代谢障碍,致能量产生不足,人体易疲劳,体力下降,精神欠佳;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脂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当容易疲倦、不思饮食的时候,也警示着肝的健康出了问题,需及时养肝调理。
3.易怒、脾气暴躁、情绪容易激动者需养肝
肝喜疏恶郁,如果经常生气发怒,多因肝气瘀滞不畅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导致疾患发作。虽然一时可能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不过确实会给我们的肝健康埋下不少“定时”。所以,经常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者需及时养肝。
4.厌油腻、小便经常发黄者需养肝
肝脏分泌和产生胆汁的功能减弱,不能正常地消化脂肪,因此会出现厌油腻。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过多的胆红素通过肾脏排泄,病人就会出现小便发黄。所以,有这些症状的人也需注意养肝护肝。
5.少运动、应酬多、经常熬夜者需养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加上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饮酒人数的增加以及药物影响等因素,脂肪肝患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工作或娱乐经常熬夜,过度劳累,休息不好会加重肝的负担。
三、为什么春季养肝最好?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如著名医典《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依据祖国医学,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在中
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所以杏林箴言说:“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则会生出许多病来。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而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就会较其他季节多。
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随着气候节气等环境状况改变,人体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四、养肝护肝要掌握哪些原则?
主要从精神、饮食、起居三方面来掌握:
1.精神: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是必不可少的。老百姓平时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所以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这就要求大家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2.饮食:包括饮食平衡、多饮水、少饮酒、忌乱服药四个方面。
(1)饮食平衡:原则为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即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定时进餐;②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③少食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食品;④多食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瘦肉、豆制品等;⑤尽量选购农药污染轻或不用农药的蔬菜;尽量少吃或不吃含添加剂的食品,如罐头等;远离熏烤与变质食物等。
(2)多饮水: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
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少饮酒: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4)忌乱服药:药物引起的肝损害越来越多,据国外报道,在50岁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43%系由药物所致。如阿司匹林、磺胺、青霉素、扑热息痛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的药物。即使那些看似安全的药物(如营养药、补药等),也可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故不要随便用药,尤其是口服药,几乎100%通过肝脏处理。即使是营养药或补药,也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
3.起居:包括按时作息(保证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1)按时作息: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3倍。
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养成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熬夜、加班、打麻将等。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2)适当运动:春季养肝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运动。万木吐翠的春天,正是采纳自然阳气养肝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绝好的方法。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提高免疫力,达到护肝保健目的。运动还可削减超标体重,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从护肝角度看,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以锻炼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钟大约110~120步)、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
、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绳、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天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三要以不疲劳为宜,或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即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