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2021.2|
冒着热气的火锅,摆满桌子的各类食材,
众人围坐在一起举箸畅谈……这个画面不仅在生活中让人熟悉,
在影视作品中也并不少见。在影视作品中,
饮食符号通过艺术创作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早已不单纯作为道具而存在,而且成为蕴含着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意象。
一、电影中的饮食符号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还是一种被赋予自身存在之外的含义的象征符号。在电影中,
饮食符号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或是作
为用餐场景的道具,成为叙事的载体;
或是作为象征性符号,成为导演情感表达的依托、
文化内蕴的表征;或是在一些影片中作为主体而存在,
开辟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饮食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围绕饮食而
发展,饮食符号还起着点明主题、
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李安导演的“饮食三部曲”都是借助饮食符号构成直观
的隐喻文本来表达文化情感内涵,
使电影具有观赏性的同时又增添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层意味。
二、电影中的火锅意象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且在不同的地域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国民性的美
食。在当代华语影视作品中,火锅经常作为一种意象出现,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众人围坐在桌前畅谈、汤水沸腾时的“咕噜”声、锅内翻滚的热浪、
冒出的蒙蒙蒸汽……通过视听语言对火锅的呈现,
观众不仅实现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也从火锅这一意象中感悟到由创作者
建构的意义空间。
梁文道曾说:“火锅取消了前菜和主菜的分别,
从头到尾只有一种烹调的技法,吃的过程和烹调的过程合二
为一,所有食材共时出现共时享用,
每一种东西都染上了别的东西的味道,是彻彻底底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的烹调和食用方法使火锅相较于其他饮食符
号有着更为独特的意味,备受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创
作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把火锅作为意象呈现在影视作品
中,在不同的剧情环境下发挥其作为饮食符号的功能。
首先,火锅作为参与叙事的场景道具元素,推动情
节的发展和转变。《我不是药神》中卖药五人组一起吃火
锅的一段场景是全片剧情的一个转折点。这顿火锅实
际上是“散伙饭”,当程勇宣布决定不再卖药后,
其余四人从惊愕到失望,后各自离开。一顿火锅成为故事转折
点,实现了从欢声笑语到各奔东西的转变,
推动剧情走向后半段沉重的现实主义情节。
其次,火锅作为一种具有隐喻性质的象征符号,
传达创作者的“象外之意”。姜文导演的
《让子弹飞》一开场就是马邦德、马邦德的老婆、
汤师爷三人在用马拉动的火车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画面。这里出现的火锅和桌
子一样大,甚至烟筒都伸出了火车顶,
冒出的烟还以为是蒸汽火车冒出的气烟。这里带有明显荒诞意味的巨
大“火锅”象征着一个利益的大锅,
这一夸张的意象也预示了之后戏剧化情节的发生。
最后,火锅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意象,
兼具叙事上的线索作用和情感上的表意功能。
电影《火锅英雄》中的火锅成为影片的灵魂所在。一方面,
火锅作为整个故事主要背景中的重要元素贯穿影片始终。主人公刘波的
“老同学洞子火锅店”成为设置情节冲突的最主要的叙
事空间。作为重庆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符号,
火锅在影片中与重庆方言、防空洞、轻轨等文化符号共同建构起了
相对完整的城市形象,让人充分体会到重庆的特征和魅
力。另一方面,火锅又作为象征性符号,
以重庆火锅的麻辣特性来映射片中人物处事方式的简单直接,
鸳鸯锅的意象有着中国太极八卦的兼容并蓄的象征意味,
隐喻登场的各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火锅这一意象诠释了
兄弟情义和英雄气节,成为奠定整个片子黑幽默基调
的重要元素。
三、火锅意象在电影中的内涵
按照索绪尔的说法,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电影通过视听语言构建了符号的能指,通过不同的结构组成和表现方式,赋予其表面意义下的潜在含义,观众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感知经验等能动地分析出该视觉符号的所指,从而认同电影中所表达的深层意义。人类的饮食活动是一种蕴含着多元信息的文化现象,能够反映特定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并表现出其特有的内涵。饮食符号也常被赋予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比如中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就蕴含着丰富的所指含义,因其发音谐音“交子”象征“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又因形同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在电影《三更2之饺子》中,用婴胎做的饺子
影射“孕肚”,具有象征生殖的意味。艺术创作者将特定的食物、饮食器具和饮食行为作为载体,采取类比、联想等直观形象的表现手法,将隐藏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火锅意象研究
阴任原杏
摘要:在影视作品中,饮食符号通过艺术创作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
早已不单纯作为道具而存在,而且成为蕴含着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种中国典型的饮食符号,
火锅在当代华语电影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意象;火锅;电影;饮食符
号73
|RADIO &TV JOURNAL 2021.2
在体或个体内心深处的欲望、
情感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充分表露出来。在电影中,
火锅作为场景道具而存在毫无违和感,但作为寄寓集体精神的象征符号,它本身又隐含着多重意蕴,被放置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下传递创作
者的主观意图。
(一)团聚
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
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中国文化喜欢
热闹、重视人际关系。中国电影中经常出现聚会、
宴席的热闹场景,蕴含着中华民族讲究团圆、
团聚的文化心理。而火锅更是大多数人聚亲会友的最爱,大家围一桌而
食,共聚、共享、共谈、共乐的意味更浓。
人们通常用一起吃火锅的形式来凝聚感情和维系关系,
借助火锅传达自己的情感。梁文道也说火锅是最极致的团圆,
因此火锅这一意象更能体现出团聚的内涵。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弟弟方达在外经商多年后带着女朋友回到唐山老家,和母亲三人到饭店里吃火锅。母亲对在地震中丈夫和女儿去世的事情始终无法释怀,而与儿子间的隔阂也难以消融。在这样一个团聚
的时刻,火锅也像是母子之间的润滑剂,
调和着他们的关系,两人之间复杂的情感此刻都借着火锅融化开来,代表着双方情感达到了彼此认同。在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方小晓第一次和林见清回家过年,
年夜饭的饭桌中间就放着火锅,
空中有着火锅冒出的大团热气,一大桌子人热热闹闹,聊着家长里短的事。而到影片后段,林见清已经很少回家过年,饭桌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林见清的父亲老林自己孤独一人坐在桌前喝着小酒,火锅也没有了热气。这种对比给观众在观影心理上构成极大的情绪反差,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情欲孔子曾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告子主张“食、,性也”,饮食和情欲是人生最重要的两
件事。中外文艺作品有大量体现食相连的作品。
在电影中,经常用饮食符号来隐喻情感和欲望,
从食物造型的影射,到食物与身体、性别的呼应,
再到用餐过程中接触食物所引发的身心变化,都是饮食情欲化的象征。这种以食喻情的方式成为饮食符号的重要功能之一。电影中的饮食情欲化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表达和发泄的
双重途径,也是银幕上美味情缘、
饕餮虐恋的心理机制。火锅做法独特,又必须共食,更是将这份情欲意味表现到了极致。在电影《喜欢你》
中,导演创作了许多饮食与爱情的双关,还通过旁白对火锅这一食物直接做出
了评价———“在情食物排行榜里,
火锅排第一,因为它和情人间的某种亲密行为实在太像,
两个人要不断交换口水,还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
唇干舌燥。”画面中顾胜男的闺蜜和路晋的助理就在吃着火锅调情,
火锅的红汤沸腾翻滚起伏,呼应着餐桌旁年轻男女内心的蠢蠢欲动。正所谓“饮食男女”,电影用吃火锅这一饮食活动来间接表达着男女间的性欲望。在徐克导演的古装电影
《青蛇》中也有火锅的出现。冬日寒风刺骨,许仙端了铜锅炭火,煮起了火锅,白素贞和小青闻着四溢的火锅香
气就瘫倒昏睡过去,这里隐晦表达着她们已然意乱情迷。
(三)利益
吃火锅一般是一种体性的活动,
因而能从吃火锅的过程中折射出体间的相互关系。火锅的共食特性
使吃饭的人需要在同一个锅中分餐取食,
在这个过程中火锅就隐喻着对利益的争夺,
并随着吃多或吃少而得到展现。
在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黑帮大佬们围坐在一起吃
火锅的情节。电影《无间道2》中,倪坤死后,
手底下的国华、甘地、文拯、黑鬼几个人坐在一起吃火锅,合谋打算反叛倪家。这一顿火锅,就把四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展露
无遗,镜头画面中,四人在火锅餐桌上所占的比例相当,
就代表他们已达成一致,准备共同瓜分所有利益。
同时,对四人吃相的刻画暗示着每个人的不同性格,
还为之后他们各自的命运做了铺垫。如甘地的吃相非常狂放,表面他是四人中最贪心的也是最无脑的一个。而国华在餐桌上始终表现得较为含蓄,也说明他考虑较多,最缺乏底气。这顿火锅也成为他们最后的晚餐,火锅局上表现出的他们各自的特点也与之后他们被杀构成了叙事上的联系。
四、结语
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的饮食符号,
火锅在影视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影视创作者有意识地将饮食符号嵌
入作品中,在创新表达的同时,
也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通过对火锅这一意象的分析,
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像文本的文化内涵,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院
1.梁文道.味道之味觉现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9.
2.全芳兵,刘成新.电影《火锅英雄》中的隐喻符号解读[J].现代视听,2016(05):65-68.
刘若英演过的电影
3.瞿明安.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5(04):45-52+13.
4.张明娟.饮食文化中的罪感与乐感:中西食物象征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12(05):252-256.
5.张鑫.食性也:电影中的饮食情欲化[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
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