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综合2013年第1期(中)
一、文献回顾
担保行业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其行业风险高,影响面广,这些使得对其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就我国担保行业实际运用来看,其服务对象多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资产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担保行业发展受阻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头困境”。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学者基本上是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研究信用担保风险的。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和韦斯(A·Weiss)直接从信贷配给的分析中提出了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理论。他们认为:担保以及其他非价格的配给制度不可能消除信贷的配给,提高担保要求会降低借款人的风险,但是随着风险的下降,变相增加了银行的回报。但是由于不同贷款者有着各自不用的信贷情况,因此需要考虑担保要求会对不同的贷款申请者产生不同影响。特别是那些富有的借款者当中将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风险爱好者,或者说是不太具有风险厌恶的特征,他们愿意提供大量的担保。在这种情况下,高额担保所带来的负面的逆向选择将支配正面的激励效果,结果贷款者会发现,把他们的担保要求提高到超过某些临界点以后,风险上升了,回报反而少了。
杨胜刚、胡海波(2006)认为在非对称信息下信用担保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模型作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担保机构担保比例的增加与信用担保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如下关系: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价值大于贷款本息时,担保机构担保比例增加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中小企业不提供反担保或反担保金额不足时,担保机构为贷款提供较高比例的担保会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形成信用担保风险的主观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素质相对于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较差,这形成了在担保过程中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风险来源。考虑到中小企业资产抵押能力差,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不规范,信息透明度差,商业银行会通过担保把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机构,利用担保机构的专业化的服务来分散和化解风险。而由于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我国信用评估的专业机构难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贷风险作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受到利益驱使,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在具体担保项目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从而形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
(二)信用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配合的利益博弈
商业银
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小额贷款缺乏积极性,其在选择信贷投放对象时一般选择大行业、大客户和基础产业。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的状态。此外,绝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在与协作银行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不对等现象,协作
银行处于自身利益和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利用合作中的优势地位往往要求担保机构对贷款提供全额担保,而不愿意承担合理的风险分担损失。这便形成了信用担保结构的“被转移”风险。
(三)不完善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
构在信用担保风险防范上具有多种职能,这种专业担保人能够对分散、
转移担保风险进行有效的反担保和再担保。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很多种,同时也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主要体现在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等。由于无法提取充足的风险准备金以及针对各级政府并未建立有效的基金补偿制度,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并不完善。那么,相对于风险转移机制来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反担保、再担保机制也不完善。这便形成了信用担保结构的“技术性”风险。
基于对担保风险来源的分析,可以制定出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策略,如前文所述,可以从
不够完善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入手,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转移机制、确定合理的担保参数来形成对于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然而这些应对策略并非是“治本之策”。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担保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必须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入手。从实际担保过程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理论出发,来寻求解决策略。
三、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担保联盟构建(一)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
交易活动中,人们对于相关信息的知晓程度是有限的,并且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那些对信息知晓程度较高的一方相较于那些信息匮乏者,具有有利优势。因此,在常见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卖方往往处于有利地位,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关于交易商品的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不利地
位或者说是掌握较少信息的买方为了交易公平或者有利可图就会尽力弥补自己的劣势地位,向信息多的一方获取信息。可见,利润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在交易的商品,信息的流通与传递同样能够使信息主宰者,即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有利可图。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基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两者
之间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显然,在这里中小型企业属于信息知晓程度高的一方,而银行则恰恰相反,尤其是当借贷者规模小,资本少或者是企业刚刚起步,因资信度较低导致银行往往带有“有眼镜”,致使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信贷配给原则,比如中小企业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要求严格;在贷款时,“惜贷”、“择贷”、甚至一票否决干脆“不贷”;一方面,由于贷款条件的限制及贷款成本的增加,导致一些有需要求发展的并且诚意还款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破坏信贷市场稳定发展的那些信誉低下的企业,并不在意银行的高额贷款利息,反而获得了贷款来源。这就是市场经济中普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研究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李良
112
·综合2013年第1期(中)R 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遍存在的“柠檬效应”。
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决策略—企业担保联盟
那
么,如何来弥补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解决这一困局的根本性策略是构建企业担保联盟机构,来形成对于中小企业担保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掌握较多的信息,由于在利率提高到恢复信贷市场出清之前,可能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的产生,也就出现了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惜贷”、“择贷”、甚至一票否决干脆“不贷”。因此,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构建企业担保联盟。中小企业在受保后,出现道德风险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为了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向担保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利用担保贷款进行风险较高的项目,而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就是解决这一受保后控制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物以类聚,人以分”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国外研究也纷纷证明了同种类型的企业能够自觉汇聚成为一个体,存在着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企业之间熟悉、信任、互相存在着业务往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劣质企业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避。同时,联盟担保机构对企业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由此可见,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存在着信息收集的优势以及较强的控制力。
(1)企业联盟担保机构的建立以及信息收集优势。企业联盟的建立主要就体现在四方关系者之间的关系架构上,包括企业、银行、
联盟组织、民间资本投资人。首先,建立企业联盟的出资人,或者说企业联盟的载体就是联盟内的各个企业成员,他们之间共有一个联盟账号,并将账号设立在开户行;联盟反过来作用于联盟内各个企业,这种作用包括风投、中小企业信贷、贷款担保,甚至包括年末评估;然后,通过民间资本投资人向企业联盟注资,联盟内的各个企业则作为中转企业,号召民间资本投资人对联盟进行债权性或者权益性类型的投资,并由各个企业对投资人进行还本付息,利润分红。
建立联盟,设立银行账号。企业联盟可以按照企业所处地域或者企业间业务关系来出资建立,并将这一联盟账户设立在银行。账户内按照企业联盟的职能包含有三个分账户。这个企业联盟账户的作用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它可以起到一个与保证金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独立向个别企业进行小额贷款,起到类似中小信贷机构的作用。
企业联盟是一个并不设立固定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虚拟组织。通过召开年度、季度法人代表大会,及临时性会议,进行年末对于各个联盟企业的评估,或者处理临时性突发事务。对于增加新成员,保留原有成员,制裁联盟内企业和终止企业间业务往来,是按照超过股份半数决定的。
强大联盟的实力或者是增强个别企业在联盟业务决策中的权力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吁联盟内外的个人向联
盟账户进行注资,要求以联盟内企业的名义。这种投资可以分为债权投资和权益投资两种,以书面同意方式方能生效。债权投资与权益投资两者之间存在区别,在债权投资形式下,投资人直接向中转企业要求还本付息,然后由号召投资人投资的中转企业向联盟进行申请,补偿这一笔资金。而在权益投资形式下,投资人可以针对分红的方式作出选
择,一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投资项目的分红,二是根据联盟总利润进行股份分红,分红步骤与前者相同。在企业联盟年度会议结束后,联盟企业将得到自己的股份分红,投资人同样也从中转企业中获取分红。
企业联盟中的其他事务的决策均是由企业联盟中的股份决定,包括账户中资金的调整,个别企业退出联盟等等,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形式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企业担保联盟信息收集的优势就在于联盟内的企业是因为地域及业务往来的原因汇聚成为一个联盟,并且联盟对于各个企业的运作存在约束机制,所以企业之间互相熟悉、知晓,以及通过各方面正规的、非正规手段获取的并没有反应在财务报表上的真实信息,包括经营者道德问题,真实的财务数据等,因此,企业联盟在获取各个企业借贷信息上存在成本优势。
(2)信用联盟担保机构对贷款后企业的控制。企业联盟的职能之一就是起到类似中小信贷机构的功能,向单个企业发放中小额贷款,无需抵押,较银行贷款利息略高。很多企业都存在对资金短暂性或者
季节性的要求,向银行贷款就存在着时效性上面的缺陷,而企业担保联盟这种缓冲性功能就能够及时迅速地解决企业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信用联盟担保机构对于贷款后企业的约束机制就在于,一旦发生某个企业恶意违约情况时,企业信用联盟将通知企业联盟的开户行和违约企业的开户行,对于违约企业的强制性赔偿通知,这时联盟协议生效,违约企业开户行必须将损失补偿到联盟银行开户行的账户中。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这时则应该召开联盟临时会议,决定是否
可以延期。一旦出现恶意违约情形,那么联盟应尽早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根据表决结果,形成对于该违约企业成员的制裁方案,可以取消成员资格,甚至终止其与其他联盟企业成员,甚至整个区域内企业间的业务沟通往来。一旦企业失去在该地区供应链的依托,企业将无法立足,如此高的信用成本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难以承受。
因此,联盟内企业不会铤而走险,企业会采取相对积极有效的方法规避道德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后的种种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问题。而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解决方案,本文集中通过构建企业担保联盟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其实,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是不会存在这一问题的。因此,所有的解决策略都应该围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来进行展开。而政府作为最有可能掌握“最全面”信息的主体,则应该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注
意政府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来解决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何祖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木志荣:《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仁》,《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3]张玉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及其化解途径》,《山东经济》2011年第7期。
(编辑向玉章)
11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