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民间故事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那你知道北海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 给大家分享的北海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北海的民间故事篇【1】东汉时代, 孟尝曾任合浦郡太守(合浦郡: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这一带地处沿海,不产农作物而盛产珍珠。老百姓需要的粮食,只能从隔邻交趾郡 (汉时所置,即今越南北部之东京州)运来,两地经常有商贩往返以合浦珠宝交换交趾粮食。
在孟尝还没有出任合浦郡太守之前,那个前任的太守是一个贪得无厌之辈。他命令采珠的老百姓,凡采到珠宝,全部要送到太守衙门为他所有,只把很少次等的珠宝留给采珠的人维持生活。由于前任太守的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自从太守命令下达之后,合浦郡附近海里的蚌一天天地减少,海里的蚌都迁移到了交趾郡那边。
由于海里的蚌迁移了地方,合浦郡一带变为一无长物,行旅商贩也不再前来进行交易,没有粮食吃,百姓饿死的不知多少。 孟尝到任后,首先革除先前那贪官的不合理法规,处处为民求利。不到一年,那些迁移而去的蚌又重新回到合浦,百姓们便过上安乐的生活。
北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后来人们把“珠还合浦”作为成语,流传下来也作“合浦珠还”、“合浦还珠”、“还珠合浦”。用来比喻东西失而复得、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回的意思。常在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或指珍贵的物品失而复得;或比喻人或物的失而复得时使用。
北海的民间故事篇【2】1974年,在南武帝庙正前方的港内,一艘已修好的渔船被搁浅;人们在船底挖沙沟(待潮涨时船能驶出海)时,发现此沙滩下埋藏着大量的珍珠贝壳。当时有人收购,南澫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去挖掘,估计共有十多万斤,说明南澫历史上曾盛产珍珠。据史料记载,冠头岭外有一珠池(产珠的某一处海域)。南村的老人说,明代官方采珠在白龙,民间采珠在南澫。在南海滩发现的大量珠贝,是这一说法的有力佐证。
南澫开埠以后,广东沿海各地来的渔船日益增多,港湾南端的岸边逐渐建有三条商业小街,当时的街叫埠(南澫人叫“步”,意为靠近水的地方;能停船的码头),分为上埠、中埠、下埠,每埠只有百多米长,其中中埠最为繁华,有米铺、杂货铺、各种熟食摊、赌馆和烟馆。各埠都有一些较有影响的大铺号和老板。如上埠有黄裕丰、李才修、蔡廷翰、梁义兴;中埠有詹成利、韩兴利、詹泗兴;下埠有卜宗礼、龙裕兴等。这些商号或老板,大多为渔船“放船头”,生意非常兴旺。当南澫埠兴旺时,北海村才有人居住(约1796年),故南澫人说,先有南澫街,后有北海村。
三百多年前,南澫村的渔船经常驶到今北海港避风或捕鱼,北海港位于南澫的北面,当时还没有名称,渔民把今北海港一带的海域叫“北面海”,久而久之,“北面海”被简称为“北海”。以后,“北海”便成为今北海港和北海市区的名字。所以南澫人说,“北海”的名字是南澫人叫出来的。
尽管南澫历经近400年的沧桑,其地位几乎没有变动过,现在还是一个村级编制的小村庄,可在北海的历史上,南澫村的形成不但先于北海,而且其先民又是古里寨设立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最早的先民,为北海日后的形成、开发和发展,起着开山鼻祖的作用。南澫人可以很自豪地说:“先有南澫,后有北海”;“先有南澫街,后有北海村”;“北海的名字是南澫人叫出来的”。南澫人的自豪既有流传的口碑,史料记载还有历史遗存佐证。
北海的民间故事篇【3】在北海市有一个合浦县。“珠还合浦”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北海市营盘一带.从西汉时起,此故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
为了让大家能详尽的了解此故事的来龙去脉,特从网上摘录此故事贴出来供大家阅读...
文如下:
珍珠不过梅岭,二太监割肉藏珠
从前,合浦县白龙海湾海水蓝、海鸥白,鱼虾成,海蚌成片,珠贝累累,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海湾。
在白龙海湾岸上,有一个住有几百户人家的渔村叫白龙村,他们世世代代靠打渔、采珠过活。村上有个打渔青年叫海生,是个身强、英俊、勤劳、勇敢的打渔能手。
一天,海生摇着橹、划着桨,出海打渔。不到半天,就打满了两箩鱼。正准备返航时,突然,一条比海蛇大得多,蛇不象蛇,鱼又不象鱼的海怪,窜到他的船上,张开血盆大口朝他咬来,海生拿起鱼叉,瞄准海怪的咽喉直刺过去,海怪挨了这一叉,鲜血横流,钻进深海逃窜了。摇摆起宽大的尾巴,扫了两扫,竟把海生扫进了海里。海生还未看清海怪逃窜的方向,不料一下子,海怪钻来到他的身后,海生的脚板被海怪咬破了一块肉,鲜血直冒,但他没有一丝胆怯与示弱的表现,他脚踩海水,手持鱼叉,猛向海怪刺去,海生那把长叉此刻已不好使唤;海怪张开大口,吡牙咧嘴,情况十分危急,正在海生即将被海怪撕咬的千钧一发之际,忽然,一道似利剑的白光向海怪射来,射中到海怪的两只眼睛上,海怪被强光镇住,立刻低头向海底逃跑了。
海浪将海生的渔船推离海生好几丈远。海生望望自己的渔船,感到好奇怪,船头上似乎站立着一个人影,是谁呢?他游向船边,爬上船,果然见一位姑娘有点羞涩地走过来,姑娘热情爽直而又有几分腼腆地向他自我介绍:“你上来啦。我是苦水里生,海水里长的渔家女子,刚才我见海怪作恶就跑过来助你一臂之力的。”
海生惊异地问:“刚才那一道强烈的白光,莫非就是你使用什么法宝的么?”
“那就是小女子的夜明珠射出的白光。”
海生十分高兴:“请问姑娘尊姓大名?”
“我叫珍珠。”
“感谢珍珠姑娘救命之恩!”
“不谢,不谢。”珍珠姑娘说“,“我也会织网打渔,还会划船。你能让我给你做一个帮手吗?”
海生求之不得,忙说:“那太好了!”
于是,珍珠姑娘摇橹荡桨,海生撒网捕鱼,不大一会,又打满了两萝鱼。海生满心欢喜地对珍珠姑娘说:“时候不早了,请你跟我一同回去,到我家吃饭去吧。”姑娘也高兴地点头答应。
他俩走进白龙渔村,海生的老妈妈虽已又目失明,但老人每到打渔人收船返航时就倚立在门口,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海生老远就跟妈打招呼:“妈,我回来啦。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客人,是我们渔家女子,她名叫珍珠姑娘。”
海生妈说:“好,快进屋坐。我看不见。”
珍珠姑娘向海生问明情况,知海生妈因患眼病已瞎了三年。她便将自己往日学得的医术本领和自己随身所带的珍珠粉、海马、铁树枝等海中药给老妈妈医治眼病。在珍珠姑娘的精心医治、细心照料下,很快就治愈了老妈妈的眼病。
村上百姓们听说珍珠姑娘能治病,有病的也都来她看病。珍珠姑娘有求必应,凡来她看病的,她都迅速地帮助把病治好。珍珠姑娘受到全村百姓的称赞。
海生与珍珠的感情日益加深,并建立了爱情。不久,他俩结成了夫妻。
乡亲们跟着海生夫妻俩闯大海,凭着夜明珠的威力,遇礁险能化险为夷,遇海怪能驱赶海怪,夜间捕鱼,夜明珠的宝光、辉耀海面,为夜渔人照明。因而,乡亲们每次远航冯海,总是一路平安,满载而归。大家过上了温饱生活。珍珠与海生夫妻俩更加受到乡亲们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