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学号:********      姓名:吴威
其实,对于辛亥革命起因的问题史学界早就开始研究讨论了,无论是中国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甚至是海外学者都有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有部分的偶然性,但其爆发是大量历史因素累积起来的共同结果。其中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这里我想着重总结有关思想及政治因素的论述,至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接下里我会仔细阐述。
一、引起辛亥革命的思想因素
一场革命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各种思潮推动了并诱导了革命的发生。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的大量社会思潮,包括反清排满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国粹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思想因素为其中的三个内容。
1、反满排满思想。对此研究较好的有刘大年的《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他更多的从阶级利益方面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认为“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直接目标,具有浓
厚的反满民族斗争彩······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明和高燕军的《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赞同并延续了刘大年的观点,将反满与阶级斗争进行联系。钟珍维的《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钟卓安的《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和张振铎的《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则都从当时危亡的民族局势来分析,反满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使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的目的。
    2、民主共和思想。郑克强在其《略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一文中认为“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先进性和实践性”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力的。美国学者沙培德在《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情况的新视角。刘义辰的《论清末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起》直接认为民主共和思想是“反对封建、反对复辟的思想武器”,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做了思想准备。
3、国粹主义思想。这方面的研究有杨天石的《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房德邻的《论国粹主义》认为“它鼓吹‘排满革命’,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对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其实是狭隘落后的一种思想,是反满思想的极端化表现,很快就退出了历史。此外,郑师渠则有专著《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他从根本上肯定了晚清国粹派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翼,对我们认识国粹思想大有裨益。
二、引起辛亥革命的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我认为不多,其中主要涉及到清末新政改革和宪政运动。但这两个重要的政治行为却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深入思考。
(一)、新政改革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于清末新政实施的总的论述。对于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杨冬磊认为,“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采取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李志茗在《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中认为,“改革立新制而不易旧人,又不能正确处理由权力重新配置所引发的各种利益之争,最后以失败告终,并导致清王朝的覆亡。”。林志友的《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爆发》从对科举、新军、重商、咨议局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了“清末新政无疑是革命性的······其结果必然使清政府‘走错房间’和‘种瓜得豆’。辛亥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顺理成章地爆发了, 而清王朝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也顺理成章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结论。朱英的《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以及杨德森的《清末新政与清政府的垮台》则从新政与清政府的灭亡之间
进行了分析阐述。
清末新政改革中的教育改革与新军的建立是我将要着重看待的改革内容。
1、教育改革的主要包括废科举和兴学堂两项内容。江德松和汪宏在《清末废科举的原因及启示》中论述道,“科举之废使得人心与政局都迅速陷入混沌状态。作为过往科举社会的主角,知识分子在科举被废后的政治舞台上出演了一幕幕令人辛酸的悲剧,从此不得不面对种种起伏跌宕的命运。于是在清末新政以后出现大批既无法进入新式学堂,又不能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无根人’,成为对政局稳定极具破坏力的‘游民阶层’,这无疑也加速了晚清政权的灭亡。就制度而言,罢黜科举非但没能达到‘补救时艰’,反而出现了一种可怕的官员选任制度真空。民国以来,由于政府用人缺少标准,于是讨官、跑官,任人唯亲,派系倾轧,结党营私等弊端随之而来。”华东师范大学的皮德涛在《废科举前后关于旧有举贡生员出路初探》中谈到,“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大量以科举为业的举贡生员面临着寻求出路的问题。随着封建王朝主导局面的被打破,举贡生员开始摆脱功名的限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甚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表明中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新旧交替、充满矛盾与斗争的转型时期。在废除科举制后,一部分举贡生员为了自己的出路,便起
来反抗。其次,一些举贡生员迫于生计,参加了军队。而参军的背后则表明,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只有在动荡的年代里,军队才有保证个人安全,甚至是迁升的机会。此外,有些举贡生员流向了秘密社会,一些举贡生员甚至参加了革命党,成为推翻清政府的生力军。”代华则直接从废科举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上进行阐述,他认为,废科举“引发了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和价值观的变革,造成了士绅阶层对清政府的离心力,松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新学的兴起带来的不仅是科学与技术,更是民主与革命。清政府失去了整合社会基础的功能,造成整个社会长时间广泛地趋于动荡不宁。学堂学生的革命化倾向和新军的崛起,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周锡瑞在其著作《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写下第四章新政与众,我们可以通过“清末新政的本质和内容、资助新政措施、民众反对新政、城市贫民、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风潮的余波”六个事件来透视当时新政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2、新军的建立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重要的关系。苏全有在《论清末新军的国家失控》一文中说道,“资产阶级革命派致力于清末新军的策反,他们的宣传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开性特征······清政府对新军失控一是中央政府的无能;二是清政府心态过急;三是对清末新军的控制较为宽松;四是相对弱化了旗兵建设。”在另一篇文章《论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中,苏全有认为,“清末新军的思想失控,其原因除了革命派的宣传之外,主要有四点因素在起作用:一
是农民为主的下层体及会党本质,二是海外军事留学生体的阅历,三是新军知识化,四是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倾向。”陈文桂认为“清末新军是清末社会矛盾极度激化的产物”,并从新军兵源和革命团体对新军士兵的革命化活动两方面来阐述清末新军的革命化转变。熊志勇在《浅议辛亥革命之新军》一文中认为,“导致新军与清廷决裂的症结在于近代化军队与传统社会之间的文化堕距。近代化新军的组建,使中国军事变革发生质的飞跃,尤为重要的是近代军事文明及其义理政教对政治化新军的异动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而革命党人向新军的渗透和体制内兵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则使清廷苦心孤诣编练的新军成为自己的掘墓人。”陈旭麓和劳绍华则按时间顺序从“新军原起、新军的扩编、革命党人与新军和武昌起义时的新军”四个方面来论述了新军对辛亥革命爆发的作用。此外,徐昌义认为新军成为清王朝掘墓人的原因在于“新军官兵的成分构成特别及其知识水平较高的结果”。赵国材在《清末新军的革命化及原因》与《清末新军的革命倾向与辛亥革命》两篇文章中再次论述了其中的原因。
(二)、宪政改革
对于清末宪政改革运动,我们可以首先来看宪政运动其本身。侯宜杰在其《清末立宪运动研究史述评》论文中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史学界对这次改革运动的各方观点。南京师范大学的
季金华认为,“清末立宪尝试是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虽是是清末统治集团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和保守性。清政府在实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直接冲击了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不自觉地向政治宪政化迈进。”另有草放在《试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及其意义》中反对“立宪者,也”的旧式观点。认为“预备立宪出现在当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场。清末预备立宪,并不是个人意志的偶然产物,而是当时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确定“预备立宪为最后推翻清王朝准备了条件。”而张天保则属于旧式观点,他在《清末的“预备立宪”》中认为“预备立宪是清朝政府扮演的一场丑剧,这场丑剧是清朝统治者在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抵制革命,挽救其摇摇欲坠的就治而玩弄的政治编局。”张天保等人作为过去对宪政运动观点的代表,他们的论著我们亦可以研读一番。
接着我们来看史学界对宪政运动的主角立宪派的评价。王来棣在《立宪派的“和平独立”与辛亥革命》一文中谈到了立宪派的作用,他认为“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各省独立时期,而‘和平独立’是这个时期立宪派普遍采取的活动方式。”他就各省立宪派在“和平独立”中的具体表现,论述立宪派对辛亥革命的作用。同样,刘桂五的《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
清朝灭亡的原因
与立宪运动》也为我们介绍了立宪派别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
最后要提及的是谘议局的设立。耿云志在《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中认为,谘议局是经过选举产生的新机构,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行权。谘议局给资产阶级立宪派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言论场所,得以干预政治,是立宪派同清朝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最主要的阵地。资产阶级立宪派尽员利用它来牵制和限制督抚的权力,这导致了同督抚的矛盾和斗争,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立宪派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对于谘议局起到的作用,他认为,资产阶级立宪派利用谘议局的合法讲坛,无情地揭露了清朝统治的黑暗,这对于打击专制势力,唤起人们的不满和愤怒是有重要作用的;谘议局同督抚展开的斗争,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专制统治的力量,造成清朝统治机器更加转动不灵,便于革命党人进行致命的最后一击;谘议局以其揭露和打击专制制度,纠劫贪官污吏,吸引了许多对清政府及其地方官不满的人,起了促进清朝统治趋于互解的作用;谘议局参与领导的国会请愿运动,曾发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谘议局本身的活动是摹仿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进行的,具有相当完备的民主程序,这对资产阶级和广大众进行了有益的民主的教育与训练。同样的,韦庆远、高放和刘文源在《论谘议局》一文中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谘议局的性质及其对革命起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上是我所掌握的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参考资料,这些书籍和名家论文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还为我今后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不少的写作方法,更开阔了我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和研究历史的视野。我相信,在我以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