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
起源 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辉煌时期 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民国 5-19年(1916-1930),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此时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扩大。不仅扎根雁北、占领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原平阳府、潞安府所辖的北部各县,也发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横跨我国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北、绥远、察哈尔 5个省区的大型剧种,从而被人们称为山西梆子。名伶荟萃,竞争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实力强大、互相竞争的大好局面。剧目繁多,文武齐备。由于人才辈出,上演的剧目多是名人手戏。常见的有《六月雪》、《凤仪亭》、《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百子图》、《法门寺》、《双官诰》、《万佛衣》、《中梁图》、《梅降褒》、《双罗衫》、《十三妹》、《塔子沟》、《玉棋子》、《烈火旗》、《一捧雪》、《金钱豹》等,共 200余本、回、出。可谓文武皆能、行行不挡。演技精湛,百花齐放。此时,各个班社尽展新招,各门艺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领风骚。
从20年代起,山西梆子由于部分老艺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维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现出了太谷锦艺园等上三班好戏。民国24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丁果仙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
天红为首的唐风剧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兄弟剧种艺人交流了经验,丰富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转化的局面。随之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因女子演戏更能招来观众、更能挣钱的影响,各地掀起了一般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山西梆子由于演员"阴盛阳衰",所以使许多优秀的盔靠戏、硬功戏、武打戏以及花脸、丑角戏等。逐步停演或失传,也使这个北方剧种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转悠扬的曲调和绵绵缠缠的作派所代替,从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种阳刚之气和铿锵特。新中国的成立,给山西梆子开创了第三个辉煌时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以上剧团,相继建立健全起来。最优秀演员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于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为晋剧,各地县所属剧团名称,也统一改为某某晋剧团。
走向低潮 阎、冯倒蒋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误入歧途,腐败风气传入戏班,造成台风不振,艺人思想堕落、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以至少数坤角艺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迫使各地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国外,部分入改行种地。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
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抗战前后的10多年间,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难,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晋剧成为首先被冲击的目标之一,使晋剧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剧团改为思想宣传队。后又统一改唱样板戏,上场艺人还要通过政审后方能登台。晋剧元气大伤,造成了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时期。
传统剧目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
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 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
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演员刘汉强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如《芦花》中闵德仁的两闪滚白,往往是演员挥泪而歌,观众弹泪而听。 过去晋剧文武场编制为九人,称九手场面,即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时伴奏中需用铰子,由弹四弦者代操;需要唢呐伴奏时,则由弹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场乐器,呼胡是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椰壳,比板胡壳大,
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档以硬木质制作,长70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档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艺人说: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头,四弦是筋。又说:呼胡立杆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调子。打击乐器中的马锣,既重且大,直径55厘米,厚约1厘米,声音不散不躁,现多用六字马锣,与弦乐sl音相全,故有用马锣定音的传统习惯。
晋剧弦乐牌曲很多。表现愉快情绪的有[绣荷包]等。表现苦恼的有[太阳神针]等,紧张用[紧杀鸡],舒缓用[大寄生]。这些曲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辍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闹宫》与《春秋配》中的《拣柴》的音乐,就是用若干曲牌组成的联奏曲。唢呐曲牌也很多,如坐帐用的[开门鼓]、[慢拜场]等,能渲染元帅升帐时隆重庄严的气氛。《战宛城》中用的[对舞],有千军万马奔腾攻战的气势。 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如[硬三锤]、[五锤子]、[三翻鹞]、[小战]、[战煞]、[海沙]、[披头]、[帽子头]、[回头]等。使用时,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来选择。如[闷场](俗称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顿足、立坐不安的动作与呼喊节奏。《斩黄袍》中高怀德上场,《回荆州》中赵云上场,《长坂坡》中张飞斥责赵云之后,都是用这种鼓点来衬托人物烦躁
和焦急情绪。中路梆子有时在四股眼、夹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锤子]与弦乐接,必要时带[撩子]配合剧中人耍马鞭、或接门的动作。《坐楼杀惜》中宋江杀死阎婆惜,从她身上搜索梁山书信时,用[小战]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战战兢兢,极度紧张的状态。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时大致与蒲州梆子的脚行当相同,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胡子生行当中还有老生。红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长者,挂白三缮或苍三绺,表演以唱做为主,苍老、凝重、朴实是其主要特。红生戴黑三绺,勾红脸,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翎子生以头插锥尾为主要标志,多扮演武将和文武双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
为这类脚绝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称扇子生),主要演风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风流潇洒、儒雅俊秀。穷生,穿素道袍或富贵衣扮演落魄书生一类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穷困潦倒及贫而有志的神情形态,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戏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学员扮演。武生:分短打、长靠两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罗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为主,武生扎大靠,着厚底靴,表演上以开打、功架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闺门旦)、小数点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正旦,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点。小旦多扮演正派纯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为主。以活泼伶俐、天真烂漫、举动敏捷见长。花旦则以做功和念白为主,多扮演放浪泼辣或妖艳俏丽的青年女子,以泼辣刁狠为主要特点。正旦、小旦为梆子戏中的主要行当,故有“一窝旦(正旦和小旦)吃饱饭”,“一旦挑八角”之说。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彩旦,也称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妇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马旦兼任。刀马旦、多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身扎大靠,头戴七星
额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这类脚大都由功底扎实的小旦演员扮演,故亦称为刀马小旦。 花脸行:也称净、黑头。分大花脸、二花脸。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大花脸有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净脸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质及行为所定。如包拯黑脸,以示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诈、残忍,勾白胸;关羽勾戏脸,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质和英武刚强的性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