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第34卷第6期
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
Nov.2020
Vol.34No.6谁的肖像?
—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北京100010)
[摘要]中国美术馆藏三件早期油画肖像作品《仕女肖像(蓝衣)》《仕女肖像(橙衣)》《清装老妇人像》,其中《仕女肖像(蓝衣)》的母本是香港艺术馆藏《贵妇像》,它和《仕女肖像(橙衣)》都是按照清末美人标准绘制的美人画的范本。《清装老妇人像》所画是瑾妃的母亲、唐石霞的祖母赵寿莲,这件
作品是根据唐石霞和溥杰结婚时她与两人的合影绘制的油画肖像画。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油画肖像画;外销画;早期油画史
[文章编号]1003-3653(2020)06-0015-13D01:10.13574/jki.artsexp.2020.06.002
[收稿时间]2020-06-22
[作者简介]王雪峰(1972—),男,江苏扬州人,艺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出站博士后,中国美术馆藏晶征集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近现代中国美术史。
[引用格式]王雪峰.谁的肖像?—
—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J].艺术探索,2020,34(6).
一、几件特殊的藏品
中国美术馆藏有三件标为清末民初的肖像
画,第一件为佚名《仕女肖像(蓝衣)》(图
1),画面为蓝衣坐姿女子的肖像,布面油彩,
尺寸为59.3cm x45.2cm;第二件为佚名《仕女
肖像(橙衣)》(图2),画面为橙衣持花站立
女子,尺寸为59.7cm x45.8cm;第三件为《清
装老妇人像》(图3),画面为穿镶万寿纹深蓝
旗服、头戴清宫女帽的老妇人像,尺寸为
57.5cm X45.5cm。两件仕女肖像收藏编号为33、
34,老妇人像无编号。从编号来看,这三张作
品在建馆初期即被收藏,在美术馆库房中已经
默默沉睡了几十年,画中人是谁及画中人的故
事一直是未解之谜。2013年中国美术馆建馆50
周年大展,采用历史叙事的方式展陈。我负责
策划第一单元“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美术”,第一次将这件穿蓝衣服的年轻女子图1《仕女肖像(蓝衣》布面油彩,59.3cmx45.2cm,中国美术馆藏
艺术探索2020年第34卷第6期总第165期
图2《仕女肖像(橙衣)》,布面油彩,59.7cmx45.8cm,中国美术馆藏图3〈清装老妇人像》,布面油彩,57.5cmx45.5cm,中国美术馆藏
未解之谜的中国神秘事件肖像拿出来展览,这才有机会让她“重见天日”,这三件早期肖像作品的背后故事及美术史价值也才再次进入研究视域。
二、一张老照片的溯源
这三件清末肖像画引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清末油画肖像画的生产系统。图4是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于1871拍摄的画馆画工在画肖像的照片,这份珍贵的资料记录了清末中国油画肖像画制作的实景。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发现,墙上悬挂的一幅手拿扇子的旗装女子肖像和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是一种风格。这种将放花瓶的桌子作为背景与妇人组合的构图方式是清末流行的肖像画样式,我们可以从同时期大量留存的照片之中看到这种构图。而这种肖像的构图法源自欧洲肖像画的传统。这张照片首见于由柯文辉执笔、刘海粟署名发表于《中国美术报》1987年第5期第3版的《蓝阁的鳞爪》中。刘海粟认为照片中人是清末广州著名的外销画画家“蓝阁”(英文Lamgua或Lamqua译音,也译成“林呱”,中文名关乔昌)。这显然是一个错误,因为关乔昌1854年已经于澳门去世①。虽然画中人不是关乔昌,但这张珍贵的照片不仅呈现了清末油画肖像画的制作实况,还揭示了油画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与社会实用需求相结合的时代印记。它显示了那时照相术已经发明,但因为技术的限制,采用油画画肖像画或者放大照片的方法还存在着社会需求。
香港艺术馆还藏有一幅用水粉绘制的《关联昌画店》(图5)的外销画,让我们更进一步直观地了解到清末广州进行外销画创作的画店情况。
①见傅乐治《中国的贸易画》,《“故宫”文物月刊》1984年第1卷第11期。
谁的肖像?一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王雪峰
清代中后期外销画最主要的产地是广州。自1757年到1840年,广州是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随着西方向东方贸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通过广州进入中国。在照相术发明之前,记录欧洲人在广州的所见所闻,绘画是最直观的方法。因为市场的需求,大批中国人参与到外销画的行业中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画工这个行业是一直存在着的。在市场需求面前,他们开始学习西方绘画技巧,创作迎合西方人审美趣味的作品。因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广州城西珠江边“十三行”的地方出现了数十间画铺作坊。画工们的作品有油画、通草纸水彩画、反绘玻璃画等,当然,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肖像画。画工主要向来华的西方画家学习绘画技巧,学成之后再教给画铺学徒,形成外销画制作的市场循环。这个历史阶段外销画的商业行为恰是中国油画的发端。长期以来,美术史写作叙事的主流视角,忽略了这段早期
中国油画在岭南民间发展的历史。
直到近几十年美术史家才开始关
注,国内外学者从不断发现的作
品和资料中还原了这段历史。在
诸多研究成果中,史贝霖(根据
英文名Spoilum音译)被认为是最
早的油画师,目前发现其最早的绘
画记录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画在玻璃上的一幅肖像画。香
港艺术馆也藏有一幅史贝霖画在
玻璃上、时间标为18世纪末的《在
中国的西方商人肖像》(图6)。此
外,他还有一幅由波士顿私人收
藏的肖像画,亦标明"Spoiluml786
年12月1日画于广东,,[1]5301803年,史贝霖画了美国商人瑞尔夫•哈斯堪(Ralph Haskins,美国马
萨诸塞州人)的肖像画,哈斯堪在同年日记中记载:“觅得空闲之时,我去史贝霖,请他替我画肖像,坐了两个小时就画好了。他每幅肖像画收费10美元,生意十分兴隆。我惊奇地发现,他是多么擅长此门肖像画艺术!”郎仓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史贝霖绘画技巧很熟练,绘画的能力也能被西方人图4约翰•汤姆森摄影〈香港艺术家〉,1871年,惠康收藏,藏号:CCBY4.0
图5〈关联昌画店》,纸本水粉,17.5cmx26.5cm,19世纪中期,
香港艺术馆藏
艺术探索2020年第34卷第6期总第165期
图6史贝霖《在中国的西方商人肖像》,玻璃油彩,25.9cm X20.6cm,图7关乔昌《自画像》,布面油彩,30.5cmx24.5cm,1853年,香港艺术馆藏18世纪末,香港艺术馆藏
认可,并且价格也不高,因而他的生意很好。在藏家和各类机构收藏中,史贝霖存世作品约有20余鳳国44从其存世油画肖像画作品可以知道,其画风模仿西方古典主义的肖像画法,画面彩以固有为主,以细腻的笔法表现脸部的结构转折与人物的神态。毫无疑问,史贝霖是早期外销画市场中杰出的画师,但是这个名字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在中国广东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这个名字的记载。有很多研究者根据《海南县志》卷二一《列传》记载:“关作霖……附海舶,遍游欧美各国。喜其油画传神,从而学习,学成而归,设肆羊城,为人写真,栩栩欲活,见者无不诧叹。时在嘉庆中叶,此技初入中国,西人亦惊为奇,得未曾有之”,认为史贝霉即关作霖。阳i因为史贝霖在绘画上的影响力,其被《海南县志》收录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关作霖另有其人,而且能进入县志的记载,则不可能不留下画作或文字记载。史贝霖(关作霖)的油画是商业需求下的产物,因而其风格主要满足主顾的要求。
在史贝霖之后,外销画市场上最出名的画师就是关乔昌,也就是被刘海粟误读的“蓝阁”,英文名Lamgua或Lamqua,通常译为"林呱Lamqua实际是关乔昌的画店名称,也是他的招牌,在外销画上落上这个店名,欧美的客户就将它代簪了画工的名字。现藏于香港艺术馆的关乔昌《自画像》(图7),签字显示作于1853年,关乔昌出生于1801年,可知他时年52岁。随着中外学者根据关乔昌留存画作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的增多,关乔昌在中国早期油画史上的形象逐渐饱满。第一,关乔昌间接接受了当时英
国学院油画艺术的训练,他的绘画技巧学自英国学院派画家乔治•钱纳利(Ceorge Chinnery)o乔治•钱纳利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华的画家,他1792年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虽然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办者雷诺兹此时已经去世,但对乔治•钱纳利的艺术影响依然很大。他的同学
谁的肖像?—
—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王雪峰
中还有19世纪著名的水彩画家透纳。1802年5月,这位英国画家因逃离婚姻和债务的困境出走东方。1825年他到达澳门,在这里进行肖像画和风景画的创作,直至去世。⑷15-】6关乔昌在乔治•钱纳利初来澳门时便成为他的助手盼,他还曾经临摹过安格尔的《大宫女》冈一75。不能不说关乔昌的艺术天赋出众,他的绘画可以达到几乎与乔治•钱纳利作品乱真的程度,这也成为了后来二人竞争的“伏笔”。第二,关乔昌是中国第一个油画作品在欧美参加展览的画家。他的《老人头像》曾入选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林则徐像》《耆英像》等作品曾在美国展出。这些经历很显然使关乔昌不同于当时其他画店画工,而是在他老师乔治•钱纳利的帮助和影响之下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也使他开始有了艺术家的意识。他的绘画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将个人的艺术感觉表达其中,成为油画的创作。从他所作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出,画面从整体把握、光影处理、神情表现及面部微妙的过渡等方面,都显示了高超的油画技巧,绝非当时一般画工所能为。第三,关乔昌处在外销画市场发展的氛围中,他是一个画家,
更是一个画商。机灵应变的能力,使他左右逢源。从其存世《茶商毛升肖像》《伍浩官肖像》《耆英像》《林则徐像》《美籍船长》《森梅尔高佛肖像》等作品,可以看出他与当时商界和政界的联系,其绘画能力得到了商界和政界的认可。同时,他通过做广告、到国外展览、压低价格、流水线作业等做法得到了更多的订单。这些做法显然是具有绅士风度的艺术家乔治•钱纳利所不为的。这种竞争关系直接导致他们关系的破裂,乔治•钱纳利不承认关乔昌是他的学生。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发现了一批关乔昌所绘的肿瘤患者样本的油画,为更进一步研究关乔昌的油画提供了新的可能。1836年至1855年,应美国传教士、外科医生彼得•帕克(Peter Parker)(图8)的委托,关乔昌为接受之前的肿瘤患者绘制了一系列肖像画(图9)。这些作品分散在美国的一
图8关乔昌所绘美国传教士、外科医生彼得•帕克肖像,耶鲁大学藏图9关乔昌所绘手上长肿瘤的病例,耶鲁大学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