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及范文4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汽车保险的种类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网络营销的概念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材料对劳动持正向评价,并且指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是材料的重点在“可是”部分,这部分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脱离材料基础即为偏题或跑题;若不结合材料只泛泛地谈“劳动”则会被视为落入话题作文的窠臼。
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自己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是题目对立意的限制,考生不得脱离这个大方向。考生行文时不但要体现对传统劳动思想、劳动文化的肯定,还要体现对不尊重劳动现象的批评。
3.价值取向限制。对于劳动的意义,材料中连用两则名言给予肯定,并指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后的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的否定,考生的价值取向不得与此相悖。
4.写作对象限制。题目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演讲,即写作时要有平等交流意识。演讲对象为“复兴中学”的在校学生,演讲内容可升华出“劳动”对民族、国家复兴的意义。
5.体式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格式要规范,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风格也要与之相适应。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火炬之光2灰烬法师加点“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立意总纲,在这个大方向下,考生可以结合材料中的“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以及与材料类似的现象衍生出很多具体的立意。
2.文章的侧重点是相对开放的。可以分析产生“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以及与材料类似现象的原因,可以质疑、批判“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以及与此类似的行为,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层面探讨应如何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也可从综合来谈。
3.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材料中列举了三种“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但又强调“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也就是说,考生可以结合现实,结合自身生活阅历生发不同的联想和思考,以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这就使材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解题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时期背景下,需要强调“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意义。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教育不只是促进人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是试题命制的背景。
本题是“社会现象材料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的理解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和劳动文化的传承,又立足现实生活,突出情景设计,贴近考生生活。题目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劳动思想引导考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
李沁个人资料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热爱劳动,弘扬民族传统。
2.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3.理解劳动,尊重劳动。
4.学习书本知识,也学习劳动精神。
5.劳动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6.新时代需要劳动,需要更智慧的劳动。
……
离别诗偏题立意:
1.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断章取义,忽略材料重点,脱离材料中的学生主体)
2.歌唱劳动者。(忽略任务,走向话题作文的立意)
……
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贾妮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我关注了中学生的劳动之争,我的主张是“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请允许我从我的家事谈起吧。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泛黄的《黄帝内经》。上初中后,我粗略学了一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但因繁体字难辨难认,我读起来未免磕磕绊绊。只约略记得其中有“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之类的语句。
记得有一天,家父与他的高足共同探讨《黄帝内经》中的一个句子“形劳而不倦”。那位叔叔认为:“既然形劳,当然就会倦。形劳而不倦,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家父解释道:“形劳而不倦,可以理解为形劳神不倦。也就是说,身体虽然劳累,但精神不觉疲倦。比如,一个老农民下地劳动了整整一天,他可能会感到很辛苦,但他的内心是舒畅的,这不就是形劳神不倦吗?”
后来,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字源,他在黑板上写出了那个繁体的“勞”字。他说:“勞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整个字的含义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我听着,心,一下子回到了“形劳而不倦”上。我想,劳,真是个苦中藏甘的汉字呢!
因为心里揣着这些与“劳”相关的美妙故事,我对劳动充满了天然的好感。我会在我家平房
前开辟出两分田来种花种菜;我会在暑假里随表一道顶着烈日拔草捉虫;我会迎着闺蜜异样的眼光跟舅母苦学踩缝纫机;我会对学校清运垃圾的老人坦然喊一声“爷爷好”……
我享受劳动,我高看劳动。
在思品课上,老师说:“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我听了,忍不住暗自叹服点头。是的,当体力劳动被同龄人避之唯恐不及时,我庆幸来自《内经》与仓颉的珍贵提醒恰逢其时地进驻了我稚嫩的生命,这让我幸运地承继了来自远古的一脉香火,无论季节风怎样吹拂,我都能做到不摇摆、不浮燥、不庸懦、不愚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