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政治主观题(材料分析题)因考查面广、形式灵活、能力要求高而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该题型不仅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选拔的要求,充分展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这种题型认识不透彻,又缺乏有效的解题方法,导致失分过多,影响成绩。基于此,本文从这种题型所考查的能力层次方面进行阐释,希望对学生准确解答主观题、提高成绩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政治主观题 能力层次
政治主观题之所以是高考的必考题目,主要是由政治学科特点决定的。政治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对时政热点的考察。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是将基本的课本知识教给学生,更注重的是学生从热点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趋向,作为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高考,必然会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力度。政治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阅读问题的能力
政治学习离不开时政热点素材,而要获知比较完整可靠的信息,首先要从阅读开始。政治主观题主要有文字型、图片型、表格型等几种考查形式,其中文字型材料题是最常见的考查形式,可以说在高考命题中已基本定型。阅读文字材料就是要了解材料传播的政治信息,比如该段文字反映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哪个方面的信息,通过阅读就可以获知与材料有关的知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这道题的考查知识和命题动向,从而方便解题。因此,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要做到:
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句话或几句话,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意思,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就要求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引导学生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
着对学生提出:“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会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这样,关于“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就通过阅读解决了。
3.构建图表帮助学生记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记忆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分析、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可以初步解读材料涵盖的材料信息,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使其更符合题目的要求,那就需要分析和归纳,分析归纳就是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有的材料所含信息比较多,而问题可能是针对材料中的某一层信息进行设题,这就要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还是从具体方面陈述试题的,针对题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答案。有的材料所含信息比较隐蔽,问题设计又有难度,如不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将很难给出答案。解答此类材料要尽可能地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
联系所学内容归纳出答案。除具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要突破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觉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及时了解时政热点动向,拓宽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如此方能有备无患,准确地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以学科基础知识为基础,学科能力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现实的具体的学科能力总是与一定的学科知识结构相联系,所有学科问题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的展开必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掌握政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极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以掌握学科知识为基础才能得以进行。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疏通每一个知识点,系统整理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从而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所谓概括,是指在思维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特性结合起来。一切学科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概括为基础,学生的学科能力正是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而形成的。可见提高学生的概
什么时候可以查高考成绩括能力,是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迁移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他们从大量感性材料中提炼中心内容并归纳综合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抓住本质的思维能力。
再次,注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就其品质来说,包括思维的清晰性、缜密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等,它们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个性差异。我们说要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等思维能力,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突破口,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研究反复实践,大量质疑和释疑。
最后,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新颖地、具有价值地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
三、组织语言的能力
政治主观题最终的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卷面上,这主要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有的学生在解答题目时一味地照抄课本或将笔记上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在卷子上,自以为能得高分。其实不然,我们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为解答题目提供知识背景,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要以材料为主,题目问什么,回答什么,而不是将自己熟知的内容硬套在问题上。解答题目时要以展示的材料为据,以基础知识为背景,通过分析和整合材料,组织语言,精炼答案,切忌盲目照搬课本或照抄材料,展开论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中政治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侧重,然而,高中生语言表达的现状仍不容乐观,表现在口头表达缺乏自身见解,书面表达不符合规范等方面。笔者认为,高中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改变高中生语言贫乏、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呢?为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将之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点学科语文课相比较,阅读了高中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文献,并对部分一线教师作了访谈。通过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对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一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存在各种差异和问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治课教师有所作为。二是学生对政治相关术语词汇积累的缺乏,影响了学生的
语言表达。如何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加强指导,特别是经典的引领,是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的。三是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与运用结合的效果不好,难以形成思想政治学科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一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理性的参与下加速形象化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是教师着重要思考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作了理论探究和实践尝试,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具体教学中运用的对策:首先,政治课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使学生接受教师语言的熏陶;其次,宜采用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再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教会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方法,并通过课堂提问、案例教学、写小论文等多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如上所述,政治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和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及组织语言的能力。这几种能力层次是政治课的基本功,也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政治学习不仅关注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新高考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卢珊珊.政治高考最重要的两类主观题答题技巧[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
[2]姚小林.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类型和解题策略分析[J].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1(Z2).
[3]吉锦文.不同思维方式在答题中的具体运用[J].文教资料,2011(2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