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分析雾霾天气
第一篇:从哲学角度分析雾霾天气
从哲学角度分析雾霾天气
内容摘要:本文从联系和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解释雾霾的产生,接着指出了解决雾霾天气的对策,分别从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这三个角度。
关键词 : 量变与质变 物质 意识 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最近的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几乎笼罩了中国,覆盖了中国近一半地区,已经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雾霾天气,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状况。不仅能见度低,严重影响着路面交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雾霾的产生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雾霾天气产生与气象条件、人类污染物排放量是密切联系。触发雾霾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天气因素,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应该是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导致污染的加剧。量变引起了质变,由于量变的积累,引发了质变——雾霾的产生。而污染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们急切地以生态自然为代价建设发展经济,造成自然环境地严重破坏。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却不尊重自然,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
二、雾霾的解决对策
(一)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当雾霾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也无法逃避这个难题,它不会随着我们的意识而改变。但是意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正视雾霾,有坚决解决雾霾的观念,才会为之努力。在意识能动作用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形成解决雾霾问题的目的、计划、
方法等观念的东西,并以这些观念为指导,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目标。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角度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所以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雾霾天气就是我国大步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矛盾。但是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在转换。例如英国,严重雾霾出现在英国之前,工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英国的主要矛盾,但1952年之后,已对英国继续更好地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雾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当局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当前中国社会,雾霾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主要矛盾,所以我国政府也必要采取整治措施。但是矛盾又是具有特殊性的,我国与英国的情况不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英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措施。
(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角度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952年伦敦大雾引发的直接死亡人数达到4000至6000人,是一场全国性灾难。当时,工业占英国经济的比重为历史最高,之后才开始向服务业转移。从人均收入和工业结构来看,当时的英国相当于今天的中国。所以,以我国当前的雾霾状况来说,社会意识也因有相应的变化。政府需要下决心制定政策,公众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雾霾天气的危害警示,中国的生产方式也应该转变。因此,利用先 进的科学技术转变我国生产方式,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华 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
第二篇: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
【导读】1月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屡次“发威”、频袭中国。据统计,今年以来,中东部地区
已经发生4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28日以来的本轮雾霾天气则在肆虐范围上更加广阔。截至29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卫星中心遥感监测表明,灰霾污染带贯穿我国中东部,灰霾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1/7。为此,人们纷纷支招如何自强不“吸”,如少出门、少开窗、选对口罩、个人卫生、清淡饮食等。但是,人们是否真的自强不吸就可以应对雾霾天气了呢?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是全面认识雾霾天气,积极应对,方能由自强不
雾霾天气下,人们试图自强不“吸”
1月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屡次“发威”、频袭中国。据统计,今年以来,中东部地区已经发生4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28日以来的本轮雾霾天气则在肆虐范围上更加广阔。截至29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卫星中心遥感监测表明,灰霾污染带贯穿我国中东部,灰霾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1/7。
为此,人们纷纷支招如何自强不“吸”,如少出门、少开窗、选对口罩、个人卫生、清淡饮食等。
但是,人们是否真的自强不吸就可以应对雾霾天气了呢?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是全面认识雾霾天气,积极应对,方能由自强不“吸”转为自强不息。
雾霾天气下,人们当要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第一步:十面“霾”伏谁之过
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三是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四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物排放在低空不断积累。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雾滴与细颗粒物两者相互作用,迅速推进污染形成。
自强不息第二步:雾霾敲响经济转型警钟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排放。持续的雾霾已向我国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专家建议,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重点污染企业执行更为严格的节能准入标准。
自强不息第三步:“拨霾见日”还须脚踏实地
第一,须反思国内发展和生活方式。空气严重污染,谁能置身事外?雾锁连城,我们同呼吸,更应该共责任。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从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建立及时透明的环境预警机制。就个人而言,则应反思自身发展与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化为每一位公民的共识。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第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待加速。实施12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草案稿2010年1月由环保部报国务院法制办后,两三年间一直处于“排期”状态,至今未由国务院报送全国人大。专家希望灰霾天气大范围地重复出现能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否则灰霾天还会一波一波地来”。
第三,国内油品质量升级亟待加速。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为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敲响了警钟。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全国范围采用统一标准只能是较低的标准。建议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承受程度出发,分地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
第三篇:浅议雾霾天气
卢赛丽汉语言1101班
浅议雾霾天气
最近“雾霾”这个词频频露面,这让很多原先不认识雾霾的“霾”字的人对其深熟于心,近来中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也频发雾霾高级别预警,华北大部地区是雾霾的重灾区,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中国的南部海南三亚都难逃雾霾的厄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哈尔滨公交车因严重雾霾而跑丢,旅游者来华旅游压根看不到美丽的景,到处倒是灰蒙蒙的一片······长久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在11月4号北京出现蓝天,这却让习惯了灰蒙蒙天气的民众觉得看到了奇迹,但专家又立刻说这只是短暂的放晴,雾霾天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状态。雾霾年年有,今年尤为多,到这时,外国政府和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日本驻华使馆呼吁在华公民戴口罩,并面向在华日本人举办说明会,防止大气污染危害健康。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中国的雾霾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该污染正持续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