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空气污染道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摘要:道路是保证运输顺利通行的前提,目前道路建设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当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便利了民众,服务了社会,同时在道路运输过程中也出现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成了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道路运输;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引言
环境污染是一个经常被议论的话题,也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道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视,因为环境污染治理难、见效慢、周期性长、投入大等都是当前治理环境问题时所面临的问题。
一道路运输过程中常见的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
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在多数人口居住密集地区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交通所造
成的空气污染危容若人类的健康、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目前许多难解决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比如:酸化污染、对森林、海洋表面和气候变化的损害,都与各种气体排放物紧密相关。同时空气污染加剧了有害物质问相互作用场程度(协同作用)。在北欧,交通运输业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占空气污染的首位。而且公路交通是主要释放源,其所排放的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和一氛化碳超过50%以上。如果说东欧的能源生产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凶手”的话,那么在北欧、西欧则是公路交通业。近几年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的公路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人们正在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比如控制城市机动车辆的保有数量、降低尾气排放量以及强制淘汰车辆报废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交通运输业里,其它两个重要的空气污染释放源是航空运愉业和发动机驱动的机器。铁路和海洋运粉业则排放较少。这种情况在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里是相同的,据统计在欧州经济共同体国家里,汽车排放的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均超过50%。
(二)嗓音污染
目前噪音已处于健康问题的首位。各种各样人为的噪音正侵入现代都市,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同时它也是当今生活在人口密集地区的人们对环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噪音的主要
危害是影响人们睡眠、休息。据美国一杂志统计,由于噪音使人的健康受损、劳动率降低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有50亿美元左右。曾被称为世界噪音之冠的东京市,在20世纪60年代,该市市民每天要消耗600万片或其它镇静剂。现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噪音的控制已取得显著效果。铁路和航空、公路交通一样产生噪音干扰。航空主要是干扰那些生活居住或工作在机场附近的人们。在人口居住稠密地区以及运输繁忙的线路附近,主要问题是来自轮轨间和公路上的噪音,对此,我们可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建造噪音防护屏障隔离声音等。
(三)交通事故
运输化学品和其它危险物的事故也常常导致环境问题。与此相反,人员伤亡事故虽然没有直接地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死亡、痛苦以及住院、陪侍等成本费用,对社会和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和负担。全面地描述、分析交通运输业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时必须包括交通事故的影响。
(四)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本程序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办公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主要由区内各企业、居民区、建筑施工队及服务性行业产生;办公垃圾由管委会及各企业办公活动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由区内各企业产生,分为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由区内在建项目产生。
(五)水污染
运输过程中,对于水源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而当前中国水污染形势严峻,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
二 道路运输的环境污染的预防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定的积极措施,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具体包括:
(1)重视城市燃料的替代,采用不排烟尘的城市燃气取代煤,使城市烟尘排放明显减低。从2001-2006年,城市燃气普及率从59.7%上升到79.1%,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2)增建了数量较多的污水处理厂,加大了对污水的处理力度。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1年的36.4%上升到55.6%。(3)城市垃圾回收与分捡体系在建设中。各地都重视对居民区生活垃圾的收集,甚至建立起回收与循环利用体系。(4)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政府采取引导的方式促使企业向园区搬迁、集中,达到产业集聚和污染集中治理的目的。(5)对环保的投入也大幅增长。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许多城市日益重视对环保的投入,包括对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城市市容卫生等方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上升。2002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789亿元,到2006年上升到接近1315亿元。(6)从政策和法规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保护的新机制正在形成之中。许多城市都推进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建设项目动工前,都能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加强了环评力度,环境影响评价与约束的分量持续加重。(7)采取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无论是在国家产业政策,还是在污染控制政策上,都重视了环境准入标准的建立,增强环境保护标准的约束力度。(8)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逐步提高。在许多工程建设过程中,市民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直至否决一些有严重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程。
正是基于城市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努力,不少城市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2000年,我国设区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只有36.5%,原计划到2005年这一比例提高到50%,但最后达到54%。2006年11月,世界银行在对中国120个城市进行调查后指出:那些工业发达、对投资商具有吸引力的沿海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也做得较好。在工业废物的处理方面,一些沿海城市的处理率高达95%以上。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城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以2006年我国各省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例,总体上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海南等省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相对较高,而吉林、黑龙江、湖南等省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相对偏低;另一些省区如新疆、云南、山西、甘肃、安徽、湖北的城市,表现为污水处理率较高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偏低,而天津、广东、广西、贵州和青海的城市,则表现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高而污水处理率偏低。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而当前社会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
的环境问题,诸如交通阻塞、污水随意排放、固体废弃物乱扔乱放等问题都是环境问题的诸多表现,道路运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不可否认,但是由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各类环境污染防治,保护生存环境良好发展是社会有序发展的一个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民良. 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与可持续性发展[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4-20
[2] 黄菁. 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 张军.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