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23-28集读后感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前八十回中相当重要且经典的一回。在此回中,世人往往多流连于宝黛读西厢,意蕴非凡,以为妙绝。然而我却以为,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固然在意境之处不能比肩宝黛读西厢,但作为林黛玉心境的转折之处,在全书中很是关键。当然,《红楼梦》不单单胜在情节环环紧扣,伏脉千里。细腻的描写手法,也总是令人心折不已。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曹公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因而,在下文里,我就想从情节和描写这两个方面对此处进行赏析。
  从全书的关节来看,此处上衔读西厢,下接葬花,可谓是一个过渡。如果说在宝黛读西厢,二人以“戏语”互定爱慕之心的时候,林黛玉尚对命运,对宝黛爱情抱有幻想的话,哭诉葬花词之时便是她清醒之时。在风刀霜剑之下,岂有平安喜乐;春去春归,又岂能长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样的悲叹,其实已跟爱情无关,而是黛玉对自身命运的感悟,是自作的诗谶。这样的情怀,也是宝玉无法用爱情来慰藉或是弥补的,是一种壮烈的大绝望。从哭唱葬花词后的每一日,都映照诗中所写,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而黛玉的'心境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转折之处便在听牡丹亭这里。
 
第24回是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面目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的心机、性格,为人之情、处事之道。并看到这些人各自的交往方式,以及彼此之间复杂微妙的层次关系。
  具体点儿说,贾芸的精于世故和善于言辞;倪二的外表蛮横和内心仗义;小红的头脑机灵和口齿伶俐;秋纹、碧痕的过度敏感和自我保护;卜世仁夫妇的悭吝无情和虚伪刻薄...都通过那些貌似极为平常的生活琐事,得到了生动传神的呈现。
  上回中提到,因为一个“项目经理”的安排问题(管理小和尚道士),贾琏夫妇曾有一番角力。贾琏原本答应了“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贾芸。却不想,凤事先已经答应了“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的请求,打算把这个职位给贾芹,并已经开始“运作”——在王夫人那里已经做了铺垫,只需要贾琏跟贾政汇报的时候再如此这般推荐一下。贾芸和贾芹虽然也都是贾氏大家族的远房子孙,但其生活状况都有些窘迫,所以,急于借助“潜规则”尽快改变现状。在凤的软硬兼施下,最终贾琏只得妥协。读者从这个环节中可以间接了解到贾府的某些“基层人事安排”的产生机制和审批程序。
  贾芹因此如愿以偿,立即支领了二三百两银子,雇了两辆车,骑了个大叫驴,上任去了。也让无缘于此的人艳羡不已。
  贾芸虽然在这次失去机会,但这个人的能力却不可小觑。他的长处是“情商”很高,突出表现为很“会说话”。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他跟凤的讨好过程中貌似真诚的言语表达,以及与倪二的及时沟通化解冲突、创造机会的过程中,都能看到他的善于随机应变,投其所好的“会说话”的特长。此外,在与宝玉、贾琏、以及与茗烟等众小厮们的哪怕是几句简短的对话,也可见他能够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总之,在这一回,贾芸的各种沟通能力表现的十分充分。
  贾芸在贾琏这里打听到了让他暂时失望的结果,但随后就审时度势,判断出贾琏夫妇之间此时“阴盛阳衰”的实际情况,于是及时调整对策,想出了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说,贾芸的沟通能力虽然很强,但也并不是“所向无敌”,“攻无不克”。这不,也有受挫折的时候。
  贾芸打定主意要走凤的门路,于是,就先去他的亲舅舅卜世仁(不是人),打算求他赊几两冰片和麝香,并承诺日后按数送银子来。
  卜世仁是开香料铺的。香料铺者,香料专卖店也。而且,能做这样“本儿大利丰”生意的,通常经济条件也都不差。贾芸想赊一些香料,按说他这个亲舅舅应该是个捷径。然而没想到,不但碰了一鼻子灰,还弄得心里很没趣,白白增加了很多烦恼。
  贾芸见他舅舅不但不赊账,还对他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甩那些不咸不淡、不着边际的片儿汤话,就起身告辞。本来一走了之,也就是了。然而,后边出现的这一小段剧情却堪称经典,很有观赏价值——
  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吧”。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夫妻两个说话,那贾芸早就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
  作者在这里不露声地对这样无情无义又虚情假意的势力小人给予了冷峻的讽刺。不但用生动的细节,而且从人物名字的谐音(不是人)也可以反映出来一点儿作者对这类人的憎恶态度。
  贾芸没有赊到冰片,倒是切身体会到了“冰冷”的感觉。那心里登时“拔凉拔凉的”。
  赌气离开母舅家的贾芸,心里实在烦恼。低头想着心事,不想一头撞在一个醉汉身上。贾芸忙要躲,这醉汉一把抓住他,抡拳就要打,贾芸对面一看,原来不是别人,却是邻居,被称为“醉金刚”的倪二。
  倪二是个泼皮,专做放的营生。“泼皮”是在《水浒传》中常见的一类形象,是市井流氓无赖的泛指。在《红楼梦》中这大概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在第三回中也有贾母笑说凤是“泼皮破落户”,但那是打趣开玩笑。
  倪二虽然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一个泼皮。没想到却有着一颗仗义的心。当听贾芸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以后,倪二竟慷慨地把刚收来的十五两多的银子毫不犹豫地借给贾芸,而且不要借据,不收利息!这不由得让读者与卜世仁形成鲜明的对比。
  贾芸有了银子,第二天一早就洗了脸,到大香料铺买了冰片麝香。然而也许直到现在,很多读者心里都不免疑问,他买这些东西究竟想干啥用?
  下面谜底揭开——
  贾芸带着这些香料奔荣国府而来。打听到凤将要出门,忙恭恭敬敬抢上前去请安。凤
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说“只是身上不大好,到时常记挂着婶子。”凤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来,你就不说她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
  只这么几句好听的话,就迅速攻下一城,诀窍在哪里?答案是:投其所好——果然,凤听了,满脸是笑,不由得止住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们娘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哪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个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送了我这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盒举起来。
  凤听了这一篇话,心里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又说道:“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起你,说你说话也明白,心里有见识”...
  伙伴们不妨想想,这点儿礼给凤,如果没有这样好听的话,和编出这样的感人故事,未
必能够送的出去,何况取得预期的效果?
  后面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虽然凤出于面子的考虑,还得弄点儿必要的曲折。但对凤来说,“多大个事儿啊”。贾芸很快就弄到了专管园子里种花种树的“项目”。贾芸拿到批条,领了二百两银子,按数还了倪二,又拿出五十两去买树...
  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总有疑惑,为什么,我工作很努力,却得不到领导的欢心?想送礼吧,又怕领导看不上。读了这一回,再想想,是不是可以有这样几点启发:一是得知道“沟通”,二是得懂得领导的心理,三是得掌握“沟通”的技巧。
  有个天资聪颖的小丫头叫小红,口齿伶俐,思维清晰,在这一回初露端倪。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这“玉”字犯了黛玉、宝玉,就把这个字隐起来,改叫小红。机缘巧合的,当她遇到同样的聪明的贾芸,似乎是有了“来电”的感觉,也就顾不得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随后,这位“痴情女”又鬼使神差地遗失了手帕,仿佛埋下了相思的种子,似乎也成了一条红线...
  宝玉因为身边的人偶然都不在,要喝茶,不到人。这样就给了路过的小红一次好机会,并给宝玉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然而也给自己引来点儿麻烦。
  两个大丫头秋纹和碧痕去催水回来,意外发现小丫头小红竟然在宝玉屋里,而且屋里竟没有别人!小红本来是下等的丫头,没有资格到里边的,怎么一不留神竟然让她凑到前边来了?这还了得!
  二人赶紧到小红,问她都跟宝玉说了什么,然后把她狠狠地骂了一顿。秋纹和碧痕在宝玉的大丫鬟里的地位是稍弱的,因而对维护现有的地位有着格外的敏感。所以,当她们发现小红竟然有越过她们的趋势,岂能容忍?秋纹和碧痕的能力都乏善可陈,所以极不自信。因而也就警惕性极高。所采取的方针就是对于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坚决给予打压。
由此可见,在这社会的底层,也不是光有倪二这样的重义,更有秋纹等对地位的严加守护。从小红的际遇,看到下人之间的等级观念,也是何等的森严。
第25回主要描写了赵姨娘贾环母子与凤儿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根源在这一回中也有交待——赵姨娘对马道婆说:“……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他两个”即指凤儿和宝玉),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可见,赵姨娘之所以忌恨凤儿和宝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贾家的财产,同时她恨凤把家中财产转移给了娘家(这在这一回中,赵姨娘说过这类的话)。为此,赵姨娘想方设法要害死他俩。先是贾环
恶意烫伤宝玉的脸,后赵姨娘暗中让马道婆作法,使凤儿和宝玉中邪,令他们不省人事。在这里,贾环烫伤宝玉的脸,是很直接的,是明的,这很符合小孩的不计后果的单纯的报复行为。而赵姨娘是来暗的,她不敢明目张胆地算计别人,以她的地位和处境,她也不敢,只能玩阴招儿。至于说马道婆的巫术,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手法而已,不必信其真有,它不过是作者给赵姨娘使用阴招儿的一个道具而已。
    讽刺的是,给宝玉作法中邪的马道婆,竟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在这一回中作者也有交待。“寄名”是为了得到神的保佑(注:不是这个“佑”,是示字旁的,但是电脑打不出来),以免除灾难,而正是这个干娘,让宝玉这个义子非但没有免除灾难,反而使其陷入灾难之中。这不仅揭露了马道婆的虚伪、自私与贪婪,更显露其人性的冷漠与残酷。在金钱的驱使下,什么义子,什么出家人应有的善良,统统被作者冷静而毫不客气地晾晒在读者面前,令人心寒。亦或作者有意通过这一事件描写,揭露道家的虚伪与冷酷,亦未可知。
然而,在读者心寒的同时,作者又给读者以希望,他同时展现了另一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当宝玉被贾环恶意烫伤了脸后,宝玉道:“…….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可怜其善良悲悯的情怀!
作者在这一回中,不仅把双方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双方的矛盾,展现出人性之中的善恶美丑。通过这一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赵姨娘、马道婆之流痛切的恨,同时表达出对宝玉深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