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服装的竞争对手分析
第一节 世界服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世界服装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国内十大服装品牌世界服装市场正朝多元化和地区化发展,受到这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影响,香港服装出口商不免面临世界各地供应商日益严峻的竞争威胁。
自从多个发展中国家于80年代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以来,大部分服装买家均采取多元化策略,分散向不同国家采购商品。诸如中国内地、印尼、墨西哥、波兰、罗马尼亚、泰国和土耳其等国家,由于成本结构远比其他地区低廉,在全球服装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而香港所占的份额则在此长彼消的情况下,呈现缩减。
另一方面,地区性的贸易联盟在欧洲和北美洲相继出现,同业竞争更见激烈。举例来说,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输注美国的服装可享有免税优惠,不少美国零售商和进口商均由亚洲转住墨西哥进行采购。香港在美国市场所占的份额由1992年的14.0%降至1968年的8.4%。事实上,据1999年数字显示,墨西哥已经超越中国内地和香港,成为美国最大的服装供应地。
在欧洲市场,捷克、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由于占有地利和获得进口优惠,正逐渐蚕食香港在欧盟所占的市场份额。举例来说,波兰服装输往欧盟没有配额限制,同时亦不用缴纳关税。此外,欧盟于1996年与土耳其成立关税同盟,撤销对该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和进口关税;1992至1998年间,香港及其他主要供应地在欧盟市场的排名不变,但香港所占的份额却于6年内由9.6%降至6.5%;其中以在欧洲大陆的情况尤甚。
世界纺织品工业的规模和业绩可以通过纺织厂消费的纤维、纺纱和织布装机能力以及对新生产设备的投资来衡量。过去20年,世界纺纱和织布能力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增长的大部分都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纺锭和织布机。对中国和印度下游纺织产品出口的强劲需求促进了两国纺纱和织布能力的增长。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纺纱和织布能力,也是新的纺织生产设备最大的买家。2004年,亚洲占世界短纤维纺锭的71%,长纤维纺锭的45%,开口式转杯的27%。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短纤维纺锭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46%,其次是巴基斯坦和印尼,占11%。这些国家巨大的国内原材料供应促进了纺纱部门的发展,因为获得竞争性价格的原材料对整个生产成本有很大影响。在1992年至2004年世界纺纱设备的采购中,亚洲占短纤维纺锭的71%,长纤维
纺锭的53%、开口式转杯的29%。然而,亚洲大部分纺纱装机能力都在10年以上。尽管为了保持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使用了高速自动化设备,但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使用陈旧低效设备也能保持竞争力,尤其是标准产品。此外,纺锭或转杯的数量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际生产水平。纺纱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国家(如美国)可以减少纺锭数量,用高速高效设备(如开口式转杯)取而代之。
在织布领域,亚洲分别占棉、人造纤维和棉混无梭和有梭织机的39%和75%,长丝(人造纤维或丝绸长丝)织机的92%,毛织机的37%。在世界织布设备采购中,亚洲占无梭织机的68%,有梭织机的97%。亚洲已安装织机的大部分为有梭织机,这是比较老的织布技术,占中国和印度织布机的绝大部分。无梭织机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具有运行速度快、单位织物能耗低、占用空间小、劳动要求低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一般用于生产宽幅织物,次品少,成本低。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已安装的无梭织机数量最多,其次是印尼。中国是最大的无梭织机购买国,占世界新的无梭织机购买总量的一半以上。俄罗斯、原苏联、东欧以及美国和欧盟也有较大的织布能力。欧盟和美国的大部分织布机是无梭的。
二、世界市场贸易形式分析
毫无疑问,中国是大赢家。中国有几乎不受限制的人力资源,劳动成本非常低。中国人有迫切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因而拼命工作。2002年和2003年初对欧美的出口迅速成长,而且中国出口商训练有素,工作方式灵活,能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口的汹涌澎湃之势十分惹人注目。中国的成果也刺激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行们。多年以来,这些公司都把配额看成一道关口,认为只有取消配额纺织业才能走向坦途;现在真的要取消了,他们又担心中国会大肆攻城略地,把世界市场抢夺一空,视中国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以后的印度也是可能的赢家,但是印度公司忧心忡忡,许多人殚精竭虑,或策划于秘室,或点火于邻国,指望能提高竞争能力,以求和中国火拚一场。
中国和印度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生产规模大,纤维供应自给自足,劳动力成本低。当然,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这几十年来,中国的纺织工业发展得比印度快得多,尽管印度在环形纺方面投资巨大,但中国已经采用现代化的无梭纺技术取代了旧式梭织机。
对墨西哥而言,虽然它也失去了免配额进入美国市场的便宜,但是墨西哥和美国相邻,有着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它的生产成本也低,还享有关税优惠,此外,它和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美国制造商有生产分享安排,这些优势都是别国不具备的。虽然中国已经取而代之
成了美国的主要供应者——这种地位2005年后还会进一步增强,但是墨西哥保住自己在美国市场上的地盘应该不成问题。在配额完全取消之后,中欧、东欧和地中海地区的供应商,包括土耳其在内,以前拥有的无配额进军欧盟的竞争利器也将不复存在,很可能让他们的市场份额缩水。但是本地区的大出口商占有地缘优势,成本低,还是有便宜的。同时本地区许多出口产品的国家很快就要加入欧盟,和进口国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自然可以从中得益。
在其他地区,以前从来不受配额限制的出口国可能面临一场搏斗。因为别的国家以前受配额的约束,所以近年来这些国家的出口非常繁荣,今后就不一样了。值得一提的是毛里求斯,根据洛美协定,该国出口商品一向可以自由进入欧盟。今后它的出口前景变数增多。因为它不像中欧、东欧、地中海沿岸国家那样靠近欧洲,缺少地理优势。类似的还有孟加拉国,它也远离其主要市场。多年以前,欧盟鉴于它是欠发达国家,给予它免配额的待遇,美国也对它十分照顾。这些优惠待遇,再加上该国的生产成本低,使孟加拉占了不少便宜,近年来它的出口节节上升。可是2005年即将来临,这些优势都将化为云烟,随风消散,今后孟加拉国的出口形势如何还有待观察。孟加拉国是特别脆弱的,因为它的纺织品上游工业特别薄弱,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十分严重,由此引出了后勤保障和成本问题。孟加拉国失去了配额的保护和成本的优势,它的出口市场岌岌可危。泛撒哈拉地区也在阴影笼罩之下。它刚刚根据AGO
A协议获得美国的免税、免配额待遇,出口事业才要起步就赶上2005年,那时配额优惠还有什么用呢?这一地区的前景未卜。香港的情况与众不同,但是2005年后可能也是一个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那里的配额指标较高,其生产规模得以保留。这是香港生产成本低的时候的情况,那时中国大陆还没有崛起。一旦配额取消,香港的这点优势也就泥丸走版,风流云散了。
今后,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对交货时间有严格规定,要求运输安全,因此供货市场是不是靠得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产品寿命变得越来越短,那些拥有卖不出去的存货的商人的风险就增加了。供货市场近,便于供销双方进行沟通,从而可以化解经销商的担心,这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当然,竞争力的高低还表现在方方面面,产品本身的问题就常常被人忽视。产品有待改进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例如穿着的舒适性、是否合身、功能如何、设计上有无改进、品牌是否知名等等都是吸引客户的要素。上述种种非价格因素都是竞争力的体现。不论生产厂的成本是高是低,他们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余地。试看明日之世界,竟是谁家之天下,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