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较之以往各版本的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选的古诗文数量大大增加。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将学习、品味古诗文的方法教给学生,而且要以儿童的视角,以贴近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古诗“对话”,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用文化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古诗教学的归宿。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低年级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
”这为我们备课提供了尺度参考。本文以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为例,浅谈如何落实低年级古诗教学。
一、品声韵之美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古诗文,发之于声,首先是一种声音作品。因此,我们可以先从声音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学习。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直观感受为主,他们可以在声音中感受形象、体会情感、理解诗歌。因此,我们不妨将诵读作为这一阶段学习古诗的主要路径。
如何读好古诗?最基本的应是把握好节奏,读好平仄,读好韵脚。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有限,这些概念并不容易掌握。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发挥示范作用,以范读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学会诵读。
首先是节奏。节奏,是诗歌语意的停顿,也是情感的直接体现。就《登鹳雀楼》而言,我们根据诗歌大意进行划分,很容易就能明确应读成2/3节拍,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选入低年级的诗词大多浅显,节奏停顿也相对明显,因此,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先示范,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在读中学习、体会即可。
其次是平仄。古诗的读音自古就有平仄之分,一般说来,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平仄交错,循环
反复,读来更有韵味。“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尽”和“黄河入海流”中的“入、海”为仄声,读的时候气息应短促、滞涩、紧张,结合诗境来看,其实就是要读出傍晚时分的暮气即将笼罩大地的压抑之感。“欲穷千里目”则是以入声字“欲”开头,又以入声字“目”结尾,一句中,入声字首尾呼应,抑扬顿挫的对比更加鲜明,因此,这句要读出一种强调、突出、转折的意味,表达出压力感和紧迫感。尾句“更上一层楼”中的“更、上、一”均是仄声字,读时音调应高昂且短促,一发声便停止,朗读的语气应带着几分坚定的自信。
再次是韵脚。《登鹳雀楼》押的是“尤(iou )韵”,这个韵由“i 、o 、u ”三个元音组成,声音绵长,口型逐渐合拢,发音显然会有悠长、绵长之感。当我们读到“黄河入海流”和“更上一层楼”时,不妨把“流”和“楼”两个“韵脚”的读音拖长,读出几分厚重豪迈之气。
虽然平仄和押韵等相关知识超出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教师可以选择用声情并茂的范读代替生硬的讲解,通过声音的长短高低变化,通过体态语的配合,通过画面的想象,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诵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味道。
二、品表达之美
古诗在语言表达方面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因此,古诗教学中必然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精心推敲的字句,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感受。虽然低年级的古诗一般用词简洁质朴,写的也都是平常的事物,但也一样值得我们反复玩味。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天真浪漫,想象丰富,对于诗性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想象中发现、感受表达之美。
首先是工对流水的对仗之美。《
登鹳雀楼》是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张爱萍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中心小学/冯慧丽
品读诗词之韵,传承中华文化
——
—以《登鹳雀楼》为例27
教学
一首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采用的是正对:“白日”对“黄河”,不仅是名词对名词,还有颜的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堪称对仗中的典范之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采用的则是流水对,互相照应,充满哲理,读来虽没有刻意对仗的痕迹,却能与前两句融为一体。这些内容不必在教学中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基于这样的特点设计“对对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古诗工整之美。
其次是情景交融的画面之美。“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登鹳雀楼》前两句仅仅十个字便呈现出气势恢宏的场面:落日、黄河、大海,无一不是辽阔的景象。“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相比,前者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画面,后者正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一个相对动态的画面。同时,诗人将看得见的落日和遐想中的大海相融,即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诗的画面变得更加宽广和深远,短短两句便让整首诗有了无限的空间和张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想
象,在简单的语言中真切感受诗境的宏大,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尝试将诗句所描绘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具体化。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再次是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登鹳雀楼》篇幅虽然短小精悍,但依然隐含着起承转合。以“白日依山尽”为“起”,诗人立于鹳雀楼上,极目远眺,一轮红日挨着高山逐渐西沉。以“黄河入海流”作“承”,诗人的视线由仰视变为俯视,他看到奔腾的黄河之水向东流去,最终汇入大海。此时,诗境一“转”,“欲穷千里目”跳出了前两句所写的实景,“转”到了诗人自己身上,尾句“更上一层楼”为“合”,是诗人对前一句的回答,“欲穷千里目”唯有“更上一层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不必点明和解释“起承转合”,只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四句诗巧妙地联系起来,再在想象中体会诗句之间的关联,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
对仗、画面、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表达之美,还有助于他们从不同层面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这样反复品味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落实熟读成诵的课后要求。
三、拓意象之美
古诗词中几乎都蕴含着生动的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依托。要想准确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用典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避免误读的关键方法,也是体会古诗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我们不妨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在某个秋日的黄昏,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在宽广博大的天地间,在浩荡壮美的山河前,诗人沐浴着盛唐的日光,与天地同体,与山河对话。登高望远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氤氲其中。由此再观照这首诗中选取的意象,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闪烁着的审美神韵。比如,“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本意是指最耀眼的太阳,象征青春和生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本意是指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辉煌的落日、壮美的山河、奔腾的黄河、天外的大海,在诗人的笔下组成了一幅时间和空间交织的壮阔画面,既体现盛唐时期特有的审美品位,又折射出盛唐风貌,充盈着自信和开拓进取精神。
意象,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象征。虽然这一阶段我们不需要向学生如此透彻地解读意象,但依然可以借助意象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今的低年级学生对古诗并不陌生,但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和熟读成诵。意象的引入,反而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陌生、新鲜、丰富的领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考虑到意象的特点和学情,我们不妨将意象与讲故事结合起来,尝试把诗人的创作背景与意象内容进行整合、加工,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领会个中含义,甚至可以让他们在听后试着自己也讲一讲这首诗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将“知人论世”和“意象解读”转化为这一阶段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掌握的学习活动,使其自然而然地感受古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古诗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声韵之美,在字里行间的品味中感受古诗语言表达之美,在博大精
深的意象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内涵,使古诗学习有情、有趣、有味,更有韵。
附:《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诵读,读出诗的节奏、平仄、韵律;品味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古诗表达之美;初步了解古诗意象,激发对古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28
一是重新定位:教学审美的中国表达。对于美的研究,中西方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注重对“美”的实体概念进行逻辑论述。而中国传统美学则强调审美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和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咀嚼、品味的美学,充满直觉与体悟的彩,其核心范畴不是“美”而是“韵”。北宋范温有言:“韵者美之极。”明代陆时雍在《诗经总论》中这样描述诗“韵”的审美价值:“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可见,“韵”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精华。“课韵”研究在原有的“追求语文教学的真善美意韵”教学主张的基础上,将出发点与落脚点重新定位在“韵”上,力求将“韵”这一中华传统美学的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与中国特现代美学、教育美学的话语
体系相融合,寻求母语教学审美的中国表达。这也是向“韵”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
二是走向融合:以“韵”统整语文“真善美”。在“追求语文教学真善美意韵”的理论建构中,“真”探索的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与规律,“善”立足语文的文化性展开研究,“美”主要探讨“课境”的创构。由于“韵”范畴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内涵极其丰富,因此,以“课韵”来统整语文教学的“真善美”,使之走向融合,是具有可行性的。在这个融合中,我们强调反映语文教学本质的“真”(语文味)与“善”(语文的文化性),是“韵”美的前提;同时,“韵”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这为我们努力尝试将“课韵”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中,以文化的方式建构“课韵”审美文化,并以此把握语文教学提供了条件。
(上接第23页)
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