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政近况当代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伴随人类起源上万年之久,作为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有数千年。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贤者智者教育之言论如星星般纷繁而璀璨,可见对教育之重视,历来如此;教育之复杂,话题历久而弥新。历史暂不谈,但对当下教育,仅表一己之拙见。愚以为,当今教育存在“四气”,需化解之。
一、社会之戾气
狄更斯《双城记》有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纵观当下,通过一代人的努力,从吃不饱穿不暖到世界经济总量第二,步入小康社会,富强起来,历史少有,举世瞩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因为我们吃饱穿暖,才有精力投入到后代的教育,这是好时代是好事情。经济发展的同时,争名逐利,向钱看齐,浮躁之气弥漫,纸醉金迷盛行,因利益而暴力,因虚名争的你死我活。可怕的是这种“戾气”邪恶之手已伸向校园。恶徒砍学生、校园霸凌、师生拳脚相加、幼小儿童镜头前扭捏作态,种种现象常见头版头条,我们愤怒、我们抱怨、我们无奈、我们心疼。唯独少有反思,谁之过?是社会?可社会是什么组成的呢?是你我他!化解社会之“戾气”,既复杂又简单,复杂在于涉及社会整个系统,简单在于可从你我
自身做起。既然能力所限改变环境很难,那就改变自己。愚见,作为家长,作为教师,作为你我每个人,早晨起来要照照镜子,不是只看脸,是要看“心”。吾日三省吾身,不求三省,一省就弥足珍贵。洗脸刷牙、涂脂抹粉不仅在脸上在表面,更在心里在心灵。我昨天批评学生是不是有点过了;你昨天对老师态度是不是不好;他昨天因为家里小事和亲人大吵一架,应不应该;反思之心,人皆有之,怕就怕在之后自言自语:就那样吧!然后,一大堆利己之言辞涌上来,不但反省无功,甚至有害。道理都懂,知行不一,根源何在呢?重要一点在教育,所以你看,相爱相杀吧,可见教育真是任重而道远。同时,用理性之慧眼,看待周围,认识社会,理性分析,减少盲从,多读书,少刷屏。遇事要冷静,特别是遇到急事难事,更要理性!学习不佳、工作不顺、创业失败、情场失意、婚姻不幸、疾病缠身,各有难处,皆有因果,不必怒气冲天、灰心丧气、仰天长啸,因为除了把自己折磨更惨并没有什么用处。我们所要做的,还是教育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走出阴霾,走出困境。寒来暑往,人生很长,何必纠结一时一事呢。相信你我道理皆懂,为之践行,你我不沾“戾气”,终归越来越少。
二、家长之脾气
不知何时起,学生罚站了,家长站出来,不行!学生挨训了,家长站出来,不行!学生座位靠后了,家长站出来,不行!学生作业多了,不行!作业少了,不行!上课时间早了,影响学生休息,不行!上课时间晚了,耽误家长上班了,不行!学生成绩不好,家长过来,怎么教的,不行!没有上“好”学校,不行!上了好学校进不去好班级,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家长的脾气上升速度超过了高铁速度。自己作为家长,感同深受。在当前,教育作为孩子上升阶层的必备基础和唯一通道,如此高度重视,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自认为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名额少之又少,教育焦虑愈演愈烈,也是形势所逼。但我们可曾记得自己求学经历,自己心里最敬佩的还是手拿戒尺,眼神犀利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亘古不变的道理。学生心智不全,容易犯错,所以需要教育,教师无威严,学生何惧之?当然,严管不在于打骂体罚,但就目前教育现状,不说体罚,批评都要不得了,最终毁的是孩子,痛心的是家长。国家认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列名情形,可以惩戒。愚见,作为家长,有一点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第一人任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性格品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要望子成龙,父母自己要有龙的品质毅力,虽不是全具备,至少也是部分。家长只有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素养,把发脾气的时间和心思,用在陪伴孩子成长,与孩子
共同学习上,才能管教好孩子。再者,教育焦虑源于家长对教育的偏见和对客观条件的过分依赖。诚然,好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但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外化于内的过程,外在优质的环境终究是客观存在,要想化为孩子教育上的优势,还需要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努力给予孩子最好客观教育环境,更需要在身心行动上去言传身教,与孩子共成长,这才是根本,这样才能克服教育焦虑。最后,育人之事,术业有专攻。教育包含德智体美,涉及文理各科,科学性、专业性强。家长不应该以自己的常识去挑战教师教育专业,横加干涉学校教育,若不放手让教师教育,那可带回家自己发挥,后果可要自负。
三、教师之怨气
前几日,“河南姚老师职称”事件,网上沸沸扬扬。不是教师不知道,白天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参与各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行政任务”,晚上回到家也不能闲着,又要备课还要批作业,一年到头忙不停,回头一看,存款还是零。老师想要涨工资,必须要和“职称”挂钩,没有职称就别想出头。可偏偏有人又在“职称”中玩起花样,河南焦作姚老师事件,就是因此而起。一分钱难道英雄汉,老师何曾不是?那种宣扬不顾家庭、不顾自己、工资微薄的
老师奉献偏远地区的报道,我敬佩此人,但并不支持。教师是一种职业,也需要生活,也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只讲奉献,不讲条件。如果不是为了几两碎银,谁愿意胆战心惊去教育培训机构做辅导呢,教师不想这么做,家长也不愿意。教师的“怨气”如何化解?一让教师有尊严,有尊严的教,有充分教育权;有尊严的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二是教师自己要提升。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教育理念要守正创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仅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三是教师队伍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付出收获要相平衡。尊师重教是个人素质体现,国家文明的象征。古有天地君亲师之序列,今有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赞美。尊师重教应该成为国家共识和行动。诚然,虽好说难践行,要制度要落实,但知难不畏难,方为大势所趋,长久之策。
四、教育管理者之小气
“小气”体现在哪?有点小权,用到极致。学生钱,最好赚,已是共识。学校食堂,只管包出去,不管质量如何;学校商店,只管包出去,不管卖什么?择校转学,先看关系如何,不管政策规定?化解“小气”要有“胆气”,就是要有改革的胆气,以问题为导向,哪里是热点难点,哪里就是改革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改革要做好顶层设计,务必高度重视基层调研工作。
教育无小事,无论是高考改革、职称评定、县管校聘、课程改革甚至近期的上学放学时间安排等,一定要深入基层,多到学校去、多拜访教师、多倾听家长意见,而不仅仅听“专家”“代表”的,他们毕竟是少数,关注点不同于一线基层,也有可能仅代表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再者,教育改革要充分放权,放管结合,放的权要监管执行是否到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小权都揽在手,权责要匹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教育领域涉及人如此庞大,有问题、有利益牵扯很正常,没问题才可怕。好在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等等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给孩子们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学有所成,成为栋梁。以上四气,你我携手共化之,相信这个目标终会实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