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里的尊严
作者:邓建华
来源:《教师·中》2015年第01
        要:班级教育渗透细微处,一个小小的垃圾桶,也能折射出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尊严。这挫折里透着教师教育方法的缺失与误导、家长引导的短浅与偏见、同伴评价的伤害。这尊严里更透着那些被冠以后进生称呼的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教育着眼于生命的小处,才能成就人生的长度。
        关键词:尊严;误导;误引;教育契机
        “老师,我还是想打扫原来的卫生区。课间,小宇哭丧着脸到我。怎么了,咱班的垃圾不多呀。你看同学们知道你训练累、时间紧,都努力避免制造垃圾。再说,你这大个子又是运动员,这么棒的体质,小小垃圾桶怎么会是问题我原想幽默一把就能把问题很快解决。可是,可是……反正我就是不倒垃圾。我意识到小宇反常的举动里一定有问题存在。
        “能跟老师说说吗?小宇扭捏了半天,终于讲述了其中的隐情:我受不了他们的说法,如
被老师逮到,被劳动改造了吧’‘嘿,组织扩大了,又一位兄弟加入垃圾桶的折法’‘同学,你犯了什么错等。我受不了这样的误解,所以……”从小宇的讲述中,我警醒到问题远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确如小宇所说的,每天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定时定点倒垃圾,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略带自嘲的说笑里已经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嘲讽。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原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现在为何劳动变了味,成了后进生”“犯错学生等的代名词?
        一、恐于教师的误引
        班级里总会有几个学生,或因为先天智力不如别人,或因为家长的无要求,或因为自己对学习的厌恶,在以为重的校园里,他们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劳动才可以给他们用武之地。渐渐地,让某某倒一下垃圾吧,就他能抽出点时间”“某某作业写不完,课文记不住,能干点什么,先把垃圾倒了,细细品味老师们的话语,原为素质发展的劳动教育就这样被冠以因为你不行,所以只能劳动了,学校里没别的活,倒个垃圾总可以的贬义。
        二、羞于家长的误导
        无论如何强调独生子新生代的种种问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始终亘古不变。面对孩子没有竞争力、不喜欢学习的现状,家长只好以身说法:外来务工的家长,捶着疼痛的腰背不失时机地说,看,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像我这样没日没夜也挣不来几个钱,而人家办公室坐着,节假日休着,连垃圾都有专人给倒。家庭条件尚可的,只好借助外来的力量,夜里逛完超市,恰遇路边捡拾垃圾的清洁工,家长就会对孩子说:你看这么晚了他还在干活,不好好学习,将来你也只能这样。偏激的家长在孩子哭喊着不想学、不愿学后,就让其一工地锻炼。
        三、弃于同伴的误解
        我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出生三天至二十天的新生儿与成人相互观看,大人伸舌头,婴儿也模仿着伸舌头;大人张嘴,婴儿也跟着张嘴,这就是模仿的妙处。可是这妙处有时却用在了对孩子的偏见上,学生发现其中奥妙便会学之即用。某某到办公室帮老师倒垃圾去。被点名的孩子扭捏着不去就会招来谴责,怎么着,老师请还不去?快点吧!”“XX倒垃圾去,因为他给咱小组抹黑,倒个垃圾挣点分吧。”“你呀,也就能倒个垃圾,你不去谁去。
”……于是,在同伴的暗示中,孩子们对上进失去了激情;在同学的鄙视中,孩子们失去了获得自尊的权利;在排斥的思想影响下,孩子们难以从同龄人眼中欣赏到自己的闪光点。
        细细回想,原来小小的垃圾桶里竟然藏着这么沉重的尊严。幸好,我们的班级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最庆幸的是小宇的经历能让我及时察觉。但问题总要解决,我坚持着从众中来,到众中去的育人原则,请学生们帮忙出出主意。很快,问题解决了:卫生工作不变,把时间改变一下就可以了。学生们课间的垃圾都集中到垃圾袋里,由小宇放学时提出去,随着路队走到垃圾桶处再扔掉,又节省时间,又能避免误会。学生们还相互约定尽量少制造垃圾。在大家的关怀与帮助下,小宇不仅愉快地接受了卫生任务,还主动买来了垃圾袋。
        教育处处有契机。学生的自我尊严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共同维护,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每个学生才能阳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