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一教授的讲课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列举大量中国古典诗词,畅谈了古典诗词与当代人才的人文素养关系,李教授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我们应当珍惜、应当认真地继承,古典诗词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它在不同的领域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得到享受,并且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与实际工作能力。
 5月15下午,宁波市图书馆报告厅内气氛热烈、诗情激荡。百家讲坛特约主讲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敬一教授应邀做客“天一讲堂”,畅谈古典诗词与当代社会生活、人才培养的关系。
  讲座伊始,李敬一教授吟诵了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三十六行诗,一字不差,一气呵成,顿时调动起现场气氛,听众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李教授从“古典诗词与当代社会生活”、“古典诗词与人才的综合素质”两方面,阐述了他关于古典诗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应该学点诗词,背点诗词的观点。
  在李教授看来,现代生活中处处有诗词。新闻标题经常化用古典诗词。例如,世界杯期间,
英国男子为看球而推迟婚期,《参考消息》转载此消息时取标题为“四年春风一度,准拟佳期又误”,其中“准拟佳期又误”就是出自辛弃疾《摸鱼儿》。此外,无论是歌曲、电视剧、书籍、旅游,都与古典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流行歌曲《新鸳鸯蝴蝶梦》、《相见时难别亦难》、《枫桥夜泊》,电视剧《庭院深深》、《月满西楼》、《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等都借用了古典诗词里的诗句。
  谈到诗词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李教授认为,当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四方面。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因而将诗词作为完善人格人品、陶冶情操的手段,整合到当代人才的知识结构当中,提升道德素质与人文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
  讲座过程中,现场气氛一直非常热烈,李敬一教授富有激情的讲演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当李教授深情并茂的吟诵古典诗词时,在场的听众都跟着他抑扬顿挫的语调一同沉醉在曼妙优美的诗句中。
  最后,李教授总结道,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美的文化名片,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学习点诗词,背点诗词,将古典诗词这一中华名
族的瑰宝传承下去。
让诗词舒缓我们的心灵
 
  讲座伊始,李敬一教授吟诵了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三十六行诗,一字不差,一气呵成,顿时调动起现场气氛,听众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李教授从“今天,你背诵经典了吗”、“为什么要学一点古诗词”、“古典诗词离我们有多远”、“学习古诗词与提高当代人才的人文素养有何关系”、“学习古诗词,丰富美丽的人生”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他关于古典诗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应该学点诗词,背点诗词的观点。
 
  谈到诗词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李教授认为,当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四方面。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将诗词作为完善人格人品、陶冶情操的手段,整合到当代人才的知识结构当中,提升道德素质与人文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
 
  讲座过程中,现场气氛一直非常热烈,李敬一教授富有激情的讲演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当李教授深情并茂的吟诵古典诗词时,在场的听众都跟着他抑扬顿挫的语调一同沉醉在曼妙优美的诗句中。
 
  最后,刘继红副院长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全院职工感谢李教授来院作讲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在诗的长河里流淌,诗有益,愿每个人都拥有诗一般丰富、诗一般激情、诗一般美好的职业生涯。
  昨日上午,集团工会讲堂第四十二讲在矿工俱乐部开讲。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应邀作了题为《古典诗词与当代人才的人文素养》的讲座。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玉、工会主席倪政新,部分单位党委书记、副书记,各单位工会主席、工会副主席、宣传科科长、通讯员,报社副科级以上干部、全体采编人员聆听了精彩讲座。
    李敬一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作了《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等专题演讲,并曾应邀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撰写《中华颂》。他著有《中国传播史》、《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等50余部论著,以及《关于传播学研究本土化问题的思考》等200余篇学术论文。
    此次专题讲座着眼于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以及当代人才综合人文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讲座中,李敬一从唐诗、宋词名篇名句切入,从今天你背诵经典了吗、为什么要学一点古典诗词、古典诗词离我们有多远、学习古典诗词与提高当代人才人文素养的关系等方面详细解读,分析古典诗词与社会生活及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关系,古典诗词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
    李敬一说,我们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踪影,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中都有大量古典诗词的存在。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我们应当珍惜,应当继承,更应该将它发扬光大。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得到享受,并且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与实际工作能力。
    李敬一声情并茂的延伸解读,让古典诗词中的名篇名句熠熠生辉,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讲座中间不时响起听众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在座人员都意犹未尽。一位新闻工作者表示,此次讲座引经据典,意境深远,让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今后应该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师节的诗句     68岁的李敬一教授是国内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在央视《百家讲坛》曾作过《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等专题演讲,并曾应邀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撰写《中华颂》。主要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论》、《壮哉唐诗》、《宋代十大词人词画雅鉴》,曾入选“全国高校最有魅力老师”排行榜前5名。
    今天,你背诵经典了吗?在当天的讲座中,李敬一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古人如何通过诗词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李敬一认为,古诗词距离我们现代生活并不遥远,反而是渗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作为中国人,理应学习和珍惜中国诗词这张我们特有的文化名片。而在工作之余读读诗词,也是一种高雅消遣方式。当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四方面。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李敬一建议现场的听众多读一些经典诗词,加强道德文化学习,努力提高个人见识和才华。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掌声如潮,李敬一教授儒雅风趣的谈吐和旁征博引的讲解,使在场听众陶醉在中国古典诗词构筑的美妙意境中。
   
  近日,北京十二中“名家讲堂”“中华私塾”经典教育课程第一讲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百家讲坛主讲、武汉大学新闻系主任、著名国学专家李敬一教授以《经典诗词,美丽人生》为题,着重阐释古典诗词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正式启动了北京十二中人文日新名家讲堂的序幕。
  作为一场纯文化类讲座,会场吸引了大量自愿报名参加的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700余人。讲座还未开始,报告厅早已座无虚席,学校及时开通了第四会议室网络直播讲座实况,开创了十二中周末课堂的最新记录。连续三个小时的讲座,讲课者一气呵成,几乎所有的听众,直到讲课结束,连呼时间过得太快,没有一人提前退场。
  李敬一教授是我国著名国学专家, 2003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近年来在上海、北京
电视台主讲《李敬一〈水浒〉新读》、《壮哉唐诗》系列专题。李敬一教授的讲座,畅谈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讲述学习诗词对提高当代人才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极意义。讲座把国学的知识讲授方法与对普通观众的传播方法有机结合,把对诗歌意境的品鉴与文化、历史的环境相结合,讲座内容极其丰富。同时把对诗歌的理解与诗人的人生相结合,有故事、有情节,讲座趣味横生。整场讲课充满激情,每当他念起同学们熟知的诗词或将古诗翻译过来的近体诗时,全场一起高声诵读,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最后爆起雷鸣般的掌声。
  北京十二中“名家讲堂”“中华私塾”经典教育课程是学校与中华书局阳光润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设,引入中华书局专家资源库一流名家,在学校长期开设中华私塾经典教育课程。以人文日新经典课程系列讲座为主体的名家讲堂活动的开展,旨在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广视野、有深度的系列学术讲座,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科技素养,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引领学校高雅文化,为培养会通中西、学贯文理、志在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奠基。
  据悉,12中将为在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开展的名家讲座,主题包括“人文日新”、“科技创新”
、“智慧学习”、“智慧家长”、“智慧教师”等,以专家讲座、现场访问、社团研讨、社会实践、成果分享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与自然类讲座课程,与中华书局合作聘请人文类专家、与中科院合作聘请科技专家、与相关文化单位合作聘请社会学者、官员、教育专家,每周六上午或全天,在报告厅主会场举办名家讲堂活动,每学期安排15至20讲,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听讲座时间计入相应课时并赋予相应学分。2009至2010学年度“人文日新”专题课程将安排李敬一教授“唐诗”系列,中央音乐学院赵世民的“世民《老子》”系列,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的“中国宰相学”,北京师范大学沈立的“儿童经典教育”系列,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系列,长春大学金海峰的“从四大名著看中国文化”系列,南开大学孙立教授的“以史为鉴——读《史记》”系列以及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的“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系列。讲座专家均为当今中国一流的国学文化名家,必将为十二中师生奉献一场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诗以“言志”、词以“抒情”,古典诗词人人都能随口诵出一两首,但能体会古人深意的可能不多。正如习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说道,“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他“很不赞成”课本删去古典诗词的做法,觉得“很悲哀”。古典诗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与当代人的生活仍息息相关,绝不能随意
删除丢掉。而且,在现如今我们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需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于党,关键在于人,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学到知识、得到享受,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是成为党需要的好干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