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民间俗乐繁荣,人们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表达爱恨情仇及心中的喜怒哀乐,产生以北方民间音乐为主的相和歌,以其为代表的
相称,使主体部分的艺术效果更加饱满;清唱的歌
“乱”——二者在曲中意义相近,但“乱”在大曲中
比较少见,多用于楚歌,在《离骚》等曲中都有“乱”的部分,在
谈论相和歌的乐曲结构时常提及“趋”。其常用于一曲的末尾,是
情感最丰沛之处,歌曲的快速与较快的舞步相迎合。
《饮马长城窟行》、
等相和歌的辞内容大都由长篇幅的故事组成,句式长短不一,每节
之间关系紧密。不同的内容表现出不同主人公的万千思绪,代表现
实中大众百姓的心声,有讲述封建社会中爱情故事的,也有讽刺统
治者迂腐的,揭露出汉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此外,《古今乐录》上还记录《黄老弹》一曲无辞,用吹管、
弹弦等乐器演奏,被称作“但曲”,这也说明了大曲中不止含有带
有歌辞的作品,也存有无辞的“但曲”,形式多样。
相和歌中使用的三种基本调式为平、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平、清、瑟三调都是周代《房中曲》的传承,
其中所谓“房中乐”源于周代宫廷用乐的一种,由后宫佳丽侍奉君
主时,用丝竹类乐器伴奏着演唱,情调优雅,多从民间诗歌中选择
适合统治者喜好的加以改编制作。这与三调同出于民间,所用乐器
与用途也相近似,前人说的三调出于房中,大约就是因为二者性质
相似。平、清、瑟三调分别以宫、商、角为主,在《中国古代音乐
杨荫浏先生通俗化地运用乐理知识解释这三调,
清调与sol调式相称,
迄今为止,我们常将“楚、汉”二字连称,可以见得楚声与汉
音关系密切,而“房中乐皆楚声”,表明楚声地位重要,可能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