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宋词的相关常识;
2.感受诗词意境及其风格特点;
3.正确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赤壁赋》相关常识导入课文。
二、常识·背景
1.介绍苏轼。
学生讲述,教师补充。
2.介绍辛弃疾
学生讲述,教师补充。
3.介绍“词”及“豪放派”。
学生讲述,教师补充。
4.相关背景。
(1)《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就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侘胄正准备北伐。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侘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北固亭是京口名楼,登楼可望见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象,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速度与激情劲爆插曲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注意朗读情感及节奏。
2.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西山农家乐明确:这两首词分别是宋朝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可以说,它们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个人在词创作领域的最高水平,而且代表了宋代豪放派词的最高水平。词作均是词人在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宏伟志向不得施展、情绪极度低沉的情况下写就的。
珠宝设计专业(1)《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词上阙,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下阙,着重写人,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这首词虽然用了许多篇幅去写赤壁的景和周瑜的气概,但主旨并不在于追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而是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词上阙,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词人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阙,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词人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四、研读讨论
1.《念奴娇·赤壁怀古》
(1)如何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确:这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浪涛,既是眼前的景,又是一种暗喻,喻指时光的流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早已有这样的感慨。苏轼登赤壁临长江,自然会由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流光,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复有当年的光彩,真正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有几个呢?但是这样的人还是有的,周瑜就是一个,这几句为下文赞美周瑜做了准备。
一派江水,千古风流,无穷感慨,让人感到词人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远,想得深。
(2)赤壁是不是古战场“赤壁之战”的赤壁?
明确:不是,见课文注释①。同时词中还有“人道是”三个字来特意说明。
(3)上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呈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前一句把视线引向天空,后两句把视线引向脚下,这三句简直是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画。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苏苏何时怀上澹台烬的孩子“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4)词中的“乱石穿空”,有的版本作“乱石崩云”,试品析这两种表述。
明确:“穿”字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但“崩”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和“千堆雪”,烘托当年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
(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概括风景,启下引出周瑜,这两句很有力地收束了上阕。词的开头说“千古风流人物”,着眼于广阔的历史背景。这里说“一时多少豪杰”,缩小范围单就赤壁而言,在这个舞台上有多少豪杰共同演出了雄壮的戏剧,而周瑜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角。
(6)下阕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学生原句)
明确: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能力)──指挥若定、泰然自若。
(7)赤壁之战时小乔嫁给周瑜已有十年,词里说“小乔初嫁了”,不是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吗?
黄鳝门百度云明确:艺术的真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词人有意用小乔这位美人去衬托周瑜这位英雄,使下面那句“雄姿英发”成为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赵丽颖悼念粉丝
(8)如何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
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
(9) “羽扇纶巾”“故国神游”各写的是谁?
明确:“羽扇”是用鸟羽所制的扇,汉末盛行于江东。“纶巾”是用青丝带编织的头巾,汉末名士多服此。“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一气呵成,只写了一个人,就是周瑜。所以“羽扇纶巾”写的是周瑜,“故国神游”写的是词人自己。
(10)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表现的是作者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他一方面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态。这样,在苏轼的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因此,在苏轼词中就具有了感奋和感伤的双重彩。但是,苏轼的感伤是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萌发的,不是一般的伤感。“人生如梦”,却反过来又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正是本词的理趣之所在。词虽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
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豪壮,跟失意文人同主题的作品显然有别。豪壮情调表现有二:一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二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