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邓添天
摘要文章以电影《功夫》中的空间场景为出发点,浅析了现实地点与拍摄地的历史渊源与联系,电影情节与空间设置的具体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与所属的年代、场景之间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呈现形式,从而对电影的主题、内容情节以及导演本人的思想偏好以新的维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功夫》;空间场景;主题;内容情节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49-0134-02
香港电影《功夫》由周星驰所导演,于2004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电影内容讲述了一个拥有武学天分的小混混(周星驰饰)改邪归正的故事。在本篇论文里,笔者将从电影《功夫》中的具体空间场景着手,如唐楼、电车、红绿灯交通亭与棒棒糖店,分析其主题思想、情节设置与影片的时代背景等。
1唐楼的发展
1.1唐楼的历史
这些底层主角们住在香港唐楼里。唐楼这种建筑物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香港出现,是20世纪初至60年代香港市民的重要居所。唐楼的名称是与洋楼相对应而存在的,唐楼一般只有3-8层且发展样式较为多样,有的设有骑楼,有的设有露台等等,而骑楼是唐楼的一种,即建筑物下层以若干根石柱支撑,形成走廊或行人路,顶上就是用来居住的楼层,整栋楼宛如一位骑士“骑”在行人路上,故称为“骑楼”。因此准确地说,骑楼只是唐楼的建筑样式之一。楼底层高要比现代的住宅建筑位高,以至于它往往都是商住混合的,地面的一层通常为商铺,其他楼层是住宅。后来,一方面由于适应天气及城市布局发展。另一方面为满足英国在殖民城市的贸易需求,唐楼与骑楼变得通用起来。
1.2唐楼与包租婆包租公的塑造
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口急速增加,导致房屋短缺。当时不少唐楼都被用作分租。通常分租的唐楼会由其中一位住客“包租”,被称为“包租公”或“包租婆”。唐楼单位再被划分为房间分租,通常最少分为“骑楼房”(亦称头房,面积较大及光线充足)、中间房、尾房;很多时更会在厨房或厕所上设置“阁仔(阁楼)”出租。亦有将单位细分为“床位”。大业主另辟新居,则把“唐楼”管理包给自己信赖的人。承包人被称作“二房东”“包租公”或“包租婆”。”电影里的“包租婆”与“包租公”反映的就是这一典型现象。
1)居住空间的地位与作用。包租婆和包租公住在最上层的中央区域,每次一打开窗门时,便会有受到全场瞩目的效果。处于中央区域更能有方便传播信息的作用。同时,它在空间位置上一个主宰全局的地
位,呼应了包租婆和包租公的作用,他们是向业主每月缴交固定租金,同时亦交付负责支付水电,所以可以对其他人进行索取的一个角。在影片中包租公也可以向一楼的商户随意占取便宜,比如吃早饭不买单、偷亲阿香、偷看洗澡等一些略带无良的小动作。而包租婆可以以租客拖欠房租就直接停水的权利,比如她说:“我们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设置新的规章制度即霸道条款等。
2)形象与性格的塑造。当包租婆刚出场时,顶着一头卷发,甚至卷发工具还卡在头发上。穿着一套睡衣、人字拖,嘴里含着一根燃着的烟,说话时还能保持烟不掉落。而包租公也是梳着大油头,穿着全套睡衣,拖鞋等穿着。这两者的打扮可以说奠定了香港经典电影荧幕的包租婆包租公的形象,也成为后来电影中一直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1.3唐楼的日常生活
镜头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示出猪龙城寨拥挤的生活常态。就猪龙城寨来说,从场景出现到全部人物登场完毕不过几分钟,生活空间中拥挤的洗漱的环境、极具烟火气息的美食以及各各样的租客们:卖苦力扛沙包的大侠苦力强、要求裙子开叉更高的匏牙珍、小男人式好的包租公等。每一幕的人物、台词和场景都精心设计却又自然发生,几次镜头之间的转换,猪龙城寨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物特点全部一目了然。观众在感到好奇和有趣之间,也满足了类似的窥探另一种生活的欲望。导演让不同人物说着自己的家乡话,在电影中有普通话、
作者简介:邓添天,四川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为世界传译与中国文化.《科技传播》134
OU
粤语、英文及各具特的家乡方言等,这样的细节除了能带来听觉上的喜剧效果外,也突出了视觉上的鱼龙混杂之感。
1)空间带来的情感双面性。唐楼商住混用的特点,导致这里的租客生活、工作极大可能都留在这一个地方,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破败但是完整的世外桃源一般。在香港的城市书写中,唐楼或许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建筑。它不仅实用价值很高,而且因为人的密集和活动导致其增添上新的符号价值意义。在电影《功夫》中提到,各处都被黑帮控制与占领,只有一些贫民区无人问津。而这个毫不起眼的贫民区却成为一个守卫城市的最后堡垒。
2)空间的众特点。在电影中,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藏龙卧虎之辈,除了有前面提到的武学大家以外,还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众。比如说在周星驰饰演的小混混来茬时,所遇见的有各种似乎千奇百怪的人。虽然影片这样是为了营造反差的搞笑氛围,但对于众演员的设置,就不至于把这里的其他租客模糊成一个移动的体,寥寥几笔略夸张但有所勾勒其形态、性格各异,以及当外来者入侵时,大家抱团的状态。
2电车场景的运用
《功夫》有两场戏都在电车上发生,阳光下的小混混左手插兜,右手提着旧外套搭在肩上,一幅不伦不类的小痞子样与西装革履,穿着皮鞋,手夹公文包,戴着眼镜的白领族在干净洁白的电车上,各自或许怀揣着梦想,尽情释放天性,似乎是还原了一个单纯的香港。但不难发现,无论是电影中的斧头帮还是这个白领一族,他们虽然身份和外表完全不同,性格上的无理、行为上的粗俗与残暴的共通点,使他们处于优势地位。男主角的反应则如克里斯蒂娜•克莱恩在“功夫跨国制作与全球化华语电影”中所写道“周星驰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一个恶作剧的失败者,他在上层阶级的羞辱下受辱,但却用尖刻的语言挽回了自己的自尊。这位明星形象强烈地吸引了香港等级社会秩序下端的人,陶醉在他们与权威对话的幻想之中。
如果说斧头帮是通过一次次杀戮及血腥的镜头画面来表达明显的反派角。而这个西服青年,还有那些漠不关心的乘客,所有坐在电车上的人随着电车去到应该去的地方,他们按部就班且麻木不仁的表现方式借助电车这个永恒不变运动轨迹的特性体现出:他们身居稳定的中层或更高的位置只顾自己的名利,却视而不见社会的混乱与底层人民的疾苦,只是将这一切毫无感情地按计划中继续进行着,在混乱的香港社会能继续着中产阶级的生活,证明他本质上存在与反派角的相似点,也是同流合污之徒。3红绿灯岗喜的斎览
-类似交通亭M封闭型红绿灯岗亭在电影中是周
周星驰影片星驰所饰小混混的避难所,它在影片里作用是以躲
避敌人、自我疗伤地方。笔者认为这个封闭型的遮
蔽物给他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他能够在昏暗的
空间里发泄情绪,无论是语言上的逞强还是动作上
的释放。比如他被四眼仔西服青年欺负时,它都是
一个起避风港作用的地方。除此之外,这个红绿灯
亭所处的位置是十字路口,它也用来比喻人生的选
择题,《功夫》也运用这一点来强调徘徊与无助感。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也正是对应着电影所强调
的善恶主题,如包租婆说:“年轻人,行差踏错,在
所难免。”这也是也映证了周星驰内心挣扎的过程。
4棒棒糖店之初心
电影结尾时,男主角并不是如包租婆包租公所
愿成为一个武学大家,而是在一个棒棒糖店里当学徒。他却选择归于平凡,在棒棒糖店工作,走上正轨。
巨大的彩棒棒糖,仿佛是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
将电影最后的画面定格后发现画面中有各种学生手
拿糖路过,有穿着普通却整齐的衣服包租公与包租
婆相携手,一脸甜蜜地走在棒棒糖店门口。还有,
飽牙珍与牙医也互相谈笑着在画面中走过。除此之外,可以看见画面右上角还有一对男女,男生一幅
小痞子样,伸出胳膊抵住墙,女生梳着双辫则一脸
害羞地靠在墙上。这一切美好都发生在棒棒糖店的
门口,有着白驹过隙、苦尽甘来、回归初心的含义。
以空间场景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功夫》这部电
影人物、背景以及主题思想等。或许是一个较新且
可以展开的维度。虽然电影中的场景多是以搭建为主,但是导演以此布景为拍摄场地,所以这些是能
支撑起电影的重要因素。所以,笔者以此为出发点,
结合一些资料与前辈学者的研究,浅谈了个人的一
些想法与观点。
參考文献
[1] 凌逾,薛亚聪.挤感城市空间:香港城市文化[J].暨南学
报,2016(12).
[2]张伟雄.双城映对:香港■城市与香港■电影初对谈[J].香港: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6.
[3]Christina Klein,Kung Fu Hustle:Trans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global Chinese-language film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2014).
[4]S.V.Srinivas,Kung Fu Hustle:a note on the
local,(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2006).
《科技传播》
13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