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的基本特征
1.时长短
以微博的微博故事为例,用户可以制作一段最长为15秒的短视频(也可以由若干张照片组成)。对一般用户来说,只给15秒的时间来讲故事,所能兼顾的只有时间、地点和人物。然而,微博故事针对的本不是PGC用户,而是UGC用户。2017年4月,快手根据后台系统对六千万使用APP的用户行为进行判断归纳,认为“竖屏、57秒”是短视频的行业标准,也是年轻人沟通的语言。另一方面,今日头条认为短视频的最佳时长为4分钟,则是根据“金秒奖”的获奖作品来决定的,参赛者包括一条、二更、Papitube、看鉴、日食记等在内的国内大量的PGC 短视频内容生产者。而各种题材的短视频的平均时长,也基本在4分钟(247秒)以内。
2.依托移动设备,可竖屏播放 
相较于电视和网络视频,短视频在传播上更依赖移动设备。如抖音、秒拍、美拍等,用户只有通过移动端的APP才能获取内容。一条视频上线之初就开通了,粉丝数量突破三千万后,一条依然在 2016年6月发布了手机客户端应用。与PC端视频相比,短视频还具有一个
明显的特征——可使用竖屏播放。长久以来16:9作为电影电视播放视频的长宽比,在手机播放短视频上发生了改变。视频、微博故事、快手和陌陌都采用了竖屏的播放形式。快手认为“竖屏、57秒”是短视频的行业标准。这一结论来自大量的用户数据的测试表现:当用户的选择集中到“竖屏、57秒”的形态,数据的表现就越好。换句话说,这一结论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得出的测试结果。短视频在竖屏上的播放体验是否比横屏更好?57秒的播放时长多久之后会发生变化?这一点目前无法无从得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确立的短视频的形态还在变化,甚至在确立“竖屏、57秒”这一行业标准时,短视频领域已经发生了超乎预期想象的变化趋势,比如三横屏、互动观看等。
竖屏播放的形式,对于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和适配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竖屏状态下,文字是否清晰;人物、场景和故事的表现与PC端相较,能否实现同样的动态效果和感染力?由于视差的不同,不同屏幕中的物体到达两只眼睛的连线夹角不同,会导致画面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产生差异,造成不同的视神经的刺激,因此也会产生较大的效果差异。
与此同时,竖屏还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线上视频播放衍生出来的习惯让不少人依然认为横屏/全屏是视频播放的最佳模式。然而以使用Snapchat为代表的年轻人一代对此并不买账,
认为以竖屏的模式播放的短视频更符合当下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以美国为例,为了更好地触及年轻体和移动端,《国家地理》和《华盛顿邮报》从2016年开始在APP中尝试竖视频形式。来自数字营销咨询机构Essence的分析表明,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体验总是倾向垂直化,超过九成的移动设备使用者习惯竖屏。因此媒体平台在将短视频适配到手机上的时候,不想让用户脱离既有的体验。除了 Snapchat,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也已开始大力推广竖视频。竖视频的风潮逐渐席卷到新闻、游戏等领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在移动端推广竖视频。这一依据来自市场营销的规律,即适应用户习惯比重塑习惯要更容易成功。以手机淘宝为例,其在电商平台上推出的短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和《夜操场》都采用了竖屏播放的形式。
3.传播依赖社交平台的支撑
与依赖视频网站的长视频不同,短视频在传播上十分依赖平台的支撑。这一特质需要追溯到短视频与社交之间的关系。
(1)工具型应用的转向
短视频在传播上十分依赖社交平台,背后的原因有两个。首先,短视频内容的创造一般通过工具属性的APP来完成,如抖音、快手、秒拍。移动端应用的封闭特性是大势所趋,Web世界利益分配的规则,早就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工具类应用所依赖的平台在传播上相对封闭。换句话说,用户在使用手机应用的时候,已经被导流至拥有类似使用经历和习惯的社区中。这是一个积累流量与培养用户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粉丝经济和商业变现。如国内的短视频平台快手,最早起步于GIF软件,2013年才开始从工具型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社区初期的用户大多是早期GIF软件的拥趸。短视频应用归根结底只是工具型应用,所有社交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高效率地促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工具是手段,服务于建立社区和平台。在国外,也不乏有短视频从工具型应用转为社交平台的例子,典型的就是短视频社交鼻祖 Vine。2012年美国的罗斯·亚索波夫创立的 Vine是全球首个6秒短视频社交应用。Vine的创意在于用户可以使用这一工具拍摄三段2秒长的视频并加以拼接,在编辑时不需要多少技巧就能做出有趣且艺术感十足的小视频。而Vine对于科技行业的影响更大,在于它引发了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创业热。上线不久,Twitter以三千万美元将Vine收购并作为短视频业务在自家的社交平台上推广。Vine开启了短视频社交服务的先河,成为将社交从图文转移到短视频时代的标志。
(2)社交平台的延伸
Vine被收购后不久,国内外上线了一大批短视频应用和科技公司,如BlinkTap Talk、秒拍、秒视等,不胜枚举。尽管不少短视频在制作环节上依赖工具型应用,社交平台仅作为分享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存在。然而事实可能相反,短视频应用其实是社交平台的延伸。除了以工具型应用为转向,还依托短视频社交服务导流用户形成社交平台。一些大型的社交媒体则是推出短视频服务来巩固用户。与其说没有Vine就没有同时期开启短视频社交的应用,不如说是Twitter收购了 Vine 才引领了短视频社交的风潮。Vine之后,Instagram和Snapchat 两大坐拥上亿用户的应用也实时跟进了短视频社交服务的功能。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也不断推出短视频社交服务作为延伸,如新浪微博和都将短视频功能服务置于移动端应用的功能选项中,还有移动社交应用陌陌的短视频分享功能“时刻”,以及手机QQ在聊天窗口中可实现追踪脸部的动态挂件的短视频录制功能。
可见,各大社交媒体和平台推出短视频服务,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用户。用户浏览短视频的动机首先是出于对视频制作者的兴趣,例如亲友或同事等,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短视频与制作者进行互动,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社交化平台的支撑。其二,则是对视频传递的内容感
兴趣,例如自己感兴趣的创意、搞笑类短视频。如何实现对这些内容的有效传播?答案是分享,而这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支撑。
如何用照片做抖音视频
纵观短视频社交服务的发展,有些是作为工具起步,吸引大量的用户最终形成社区化平台发展。有些则是社交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提升平台质量而扩充的工具型服务。
从技术上看,短视频应用的创意和功能固然很重要,但是应用创造出的内容才是推动短视频盈利和商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的发展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支撑。归根结底,短视频的强社交性体现在作为社交工具和服务都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支撑上面。因此,短视频在投放渠道上要根据内容的调性(内容定位下给目标消费者对内容的看法或感觉)来选择平台,契合平台传播渠道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一步积累流量,实现商业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