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24期文化传播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碰撞
刘玉玲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历史发展成熟的标志。每一次文化的革新都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人类 文明的产物。当今社会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技术新文化的到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应势而来,广泛而又深刻地 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立足当前,把握大势,合理运用全媒体手段,助力和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构建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理念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传达中国价值,共享中国 智慧,意义深远。
关键词:传统文化;流行;创新
中图分类号:G 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 2020 ) 24-0137-02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正在悄悄地发 生着变化,当人们意识到这一变化时,全媒体时代己经到来。 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以网络信 息技术为载体、在网络这
个特殊的环境里形成新的交流方式、 价值观念、活动状态的总称。网络文化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 式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必经阶段。网络文 化是独具特的,它的方便快捷影响了今天大众的价值观念 以及生活方式。新兴的网络文化正以它特有的传播方式、价值 观念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束缚,改变着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为了 传承传统文化并接受新鲜的网络文化,让二者有机结合。本文 从传统文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网络文化的现象和意义进行 分析,总结传承与创新才是对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一) 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很难用语言形容,因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 为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族人民 经过漫长历史积累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字、艺术绘画、生活方 式等要素构成。这些文化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智慧 的总结,是人类发展的奠基石,也是当代人们的宝贵财富。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那是因为 有据可查我国的文化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比如,儒家的思 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熟并且广为流传,现代化的今天, 我们依然沿用的古老文化的精髓。我国的传统文化涉及范围 之广,也是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它包含了我国各民族的思 想文化、艺术价值、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方面。(二)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1) 萌芽期。这一阶段是从奴隶社会到石器时代。据史 料记载,我国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文字,人们会用图画 的形式把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那个时期的人们因为生产力低下,阶级思想严重,思 想不够健全,还无法摆脱自然的束缚,认为自然界时神圣不 可侵犯的,因此神教、图腾文化应运而生,人们期望用这样的 方式征服世界。到了石器时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质的飞 跃,人们开始
懂得使用劳动工具来提高生产,为今后的农耕 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2) 成形期。这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老子 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提出,让人们的思想有了 理论的依据,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新局面。其中儒家 思想讲究人人平等,孔子认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而为人,就是天民,众生皆平等。孔子还提出“仁”,他认为,帝王应 以仁爱之心来管理国家,百姓才能享有幸福,同时他还提出 “礼”,也就是规章制度,做事要有理可依。这样才能国泰民 安。所以说这一时期我国传统文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3) 定型期。这一阶段是秦汉时期。秦朝,我国进入了第 一个大一统时期,这时的文化也逐渐统一,形成具有中国特 的传统文化。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确立 更是把儒家思想推向了顶峰。掀起了学习儒家思想的浪潮。 直到现在的很多思想、教育理念、文字等都在应用着。(4) 成熟期。这一时期从唐朝开始到明朝结束。这一时 期的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唐诗宋词被广为传颂。平民生活 受到重视,文人骚客逐渐把文章转移到百姓生活中,出现了
白话小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以往大不相同。构成我国
文学流行新脉络。这标志着文学不再是文人的专属。这一时 期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达到了顶峰,由于西方思想流派的融 入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退。
二、新兴的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现象
随着时代社会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对网 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文化随之而来,网络文化指的是在
互联网环境里形成的特有的语言、思维、艺术等形式的总称。在这些文化现象中大致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网络语言,年轻人热衷于网络游戏,期望在游戏 的世界解脱,放飞自我,尤其是工作学习了一天的我们,如果 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来一场较量,那也是非常愉快的,在游戏 的同时,网络语言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雷霆嘎巴”“小鸟伏
特加”等等,如果你是一个非网民,可能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语
言时,一定是疑问的,但如果你是网民,那你一定知道这是什 么含义,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出现网络语言“0”字时,还是 备受争议的,认为这是年轻人胡乱编造的文字,不能列入语 言的范畴,因为囵”字就像一个表情困惑、为难、不知所措的 表情,因此,这样的文字只能在网络中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网 民认为,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个字,也足以形容我们的部分现 状,所以,对于现在的网络语言,人们也是能够快速接受的。第二,网络热播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身,回 顾20世纪80年代,我们看到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我们会在茶
余饭后谈论有关它的艺术价值、表现手法、剧情结局等单一的 话题,这些都受到传播方式的影响。今天,我们在网上观看电视 剧就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例如最近热播的《隐秘的角落》这部电 视剧,它早
己不是单一的网络小说或者艺术作品,作为网友,我作者简介:刘玉玲,女,汉族,3宁建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艺术管理。137
文化传播H J4.铨 ti第3卷第24期
们探讨的话题也从过去呆板逐渐转变成贴近生活的家庭、成长、教育等人们关心的话题,也包括专业的影视艺术的讨论。这样的 讨论不再只是与身边人的谈论,而是可以在、论坛、抖音、快手等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讨论就像是一粒石子 被投进水里,会产生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参与讨论的人可以各抒 己见、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大众都参与的讨论也 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鲜的血液,更多的影视作品都设置了开放 性的结尾,让人们充分想象,最终形成一个满意的答卷。
第三,在线直播,现在上到白发老人,下到刚刚会说话的 孩童都能说出几个直播平台,可见网络已经植入到我们生活 的方方面面。“网红”我们更是不陌生,有的还能说出几个名字。在直播中,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文章学习自己从未涉及的知识。2020年临近春节,网络达人开始分享做菜视频,天南海北的美 味佳肴通过屏幕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向往,于是纷纷学起了做 菜,人人都可以在家做厨师。同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各地经济增 长缓慢,各级领导再次把目光投准互联网,做起了网络直播带 货的*‘新网红”,为本地的经济添砖加瓦。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也加入“网红”的队伍,2020年上半年,学校不能按时开学,老师 就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线上教学,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雷霆嘎巴是什么意思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前面说到了三种主要的网络文化现象,也可以看出网 络文化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让很多不可能的事件变得可 能。因此,网络文化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共享,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不再受条件 的限制,互联网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 平台,网络文化不会因为种族而区别对待,也不会因为语言 不通而无法交流,更不会因为年龄而出现代沟。在网络中,学 生可以到不会解的应用题、工作的人可以到所需的案例 材料、知识分子可以进行学术讨论。网络文化不分国界,不分 地区为所有网民提供信息共享。
雅俗兼容,网络中的信息,不像书本上的枯燥乏味,网络中,人人都可以接受,如果你是高雅人士,在网络中,可以 寻志同道合的人,欣赏艺术的盛宴。如果你是平民百姓,在 网络中,依然可以寻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各种文化层次 的人都可以在网络到适合自己的信息。例如人们欣赏影视 作品时,有的追求时尚、特技效果,有的追求文艺、清新,还有 的追求生活、真实。无论你是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都可以 在闲暇之余放松心情,享受快乐。
草根文化,年轻人更乐于观看综艺节目,各大网站也是 绞尽脑汁制作。选秀比赛,真人秀表演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 球,草根文化一词,实际上是我们音译过来的英语单词,它是 指同主流、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另类阶层,通常指的是来源与 社会底层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观众的喜爱,各大网站媒体 就开始把
定位趋同于普通百姓,拍摄贴近生活的电影电视 居I J、录制百姓可以参与的选秀节目等等。
三、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传承,让传统文化留下来
网络文化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以及西方文化 的汇入,传统文化就显得不受重视,使得有些年轻人开始逐 渐忘记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 字至今仍在使用,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发现传统的 文化还是有它精彩的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文化中可以称为精华的传统不能丢,因此,我们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且让 我们的后辈也牢记这些传统。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 一致好评,收视率也节节高升,从第一季的高校学生到后来 的快递小哥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也掀起了古诗词背诵的热 潮。还记得小时候因为背不下来古诗而罚站的厌恶古诗,到 现在觉得能快速背出古诗而觉得无限光彩。“00后”的武亦姝 之所以那么受大家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浮躁 的社会,她身上真的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女的气质,她P
谦逊和优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蕴含到骨子里的。当她在
里气定神闲的背诵中华诗词的时候,大家都能感受到她是真 的读懂了古诗,体现出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
自华!《中国成 语大会》也是如期举办了四季之多。这样的节目叩开了传统 文化大门,让传统文化的景更加鲜明而丰富地展示出来。
(二)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也不是依靠几个综艺节目就能传承的,它还 需要人的不断创新,用新的形式新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接 受并且喜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2015年开始由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师生创办“章黄国学”,他们将传统文化以贴近现实生 活的方式讲述出来,通过幽默故事和趣味漫画、动画,让读者 进入古代生活场景。例如漫画《孔子曰》就广受好评。这样的 表现手法不仅小孩爱看,就连每日奔波的中年人看了,也会 回想起曾经学习论语时的场景。还有《百家讲坛》这种大型的 对传统文化解说的节目,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016年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 物》,出乎意料地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用新颖的视角走进古老 的故宫。片中的故宫并不是深宫墙里沉闷、严肃的故宫,还有 一爱说爱笑的年轻人。该片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 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该领域的稀 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在这部纪录片 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故宫在接受这些年轻 人的同时,也引进了许多现代技术。谷歌眼镜、3D打印技术等, 都己经成为故宫的装备。当我们再次游览故宫时,不是死气沉 沉的摆设,而是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情景再现,而是有声有画
面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文化也更容易被接受,不是吗?
近年来,各大网站充分发挥新技术的长处,利用访谈、网上专题、品牌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启了人们重新认识 传统文化的崭新篇章。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的传播方式, 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亮”起来。
四、结语
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是要让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因为传统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具体展现,是历代 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在传承中求 创新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要求。进一步为我们开辟了如何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可能路径。参考文献:
[1] 朱红伟,王丽圆,裴蕾.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研究[J].科技传
播.2019.
[2] 杨思宇.新媒体时代偶像明星粉丝的网络社文化研究[D].吉林
大学,2019.
[3] 孙贤雷.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回顾和
展望[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4] 杨蓉.近十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分析述评[J].新西部(中旬
刊0.2019.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