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检测、评定、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本文分析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特征,阐述了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推进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考务管理 信息化 高校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效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周密、现代化的考务管理方法,可以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准及学校的办学水平。考务工作包括考试报名、编印试题、编排考场、考试组织、评分、成绩管理与查询、总结等各阶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考务工作各阶段的有效衔接,推进考务工作的信息化、电子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1 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特征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繁杂而细微的工作。目前,高校考务工作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1 考试项目多且规范性要求高。目前各高校一般由教务处负责全校的考试工作,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国家级考试: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专转本”考试等;学院考试:如校内期末(中)考试、开学补考、毕业生清理考试等。然而,无论是哪一项考试,从考点的申请,考生资格的审查,图片的采集、汇总考生报名信息及数据的上报,考试报名费的收取及上缴,考试的实施,成绩公布及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要求执行,各项工作要规范有序。
1.2 周期性强且重要性不可替代。各高校都会按期组织校内考试和国家考试,例如学期初补考、毕业生清理考试、期末考、国家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其所具有的检测、评定、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
1.3 工作量大且内容琐碎繁杂。考务工作是是考试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它包括考场设置、考号编排、考前培训、考场巡视、试卷管理、评分、公布成绩等。具体来说,包括组织编印试题、报名、笔试、口试、评分、总结等各个阶段的组织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细节繁多,琐碎
繁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考务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务管理的要求。要实现考务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严谨化管理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考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2 推进高校考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一直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考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教考、教评未分离。高校教师参与所担任课程的出题、阅卷、核卷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考试环节中的人为因素大大增加,这不利于反应教学的真正效果。其次,题库建设不健全。由于选用教材及任课教师的双重变动性,和考试试卷抽取的随机性,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而不利于课程的长期建设。再次,监考质量不高。部分高校试卷管理不严,泄题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监考人员对学生舞弊视而不见;六级考试多长时间有的监考人员在监考的时候看杂志、闲聊、玩手机等,从而助长了考生的舞弊之风。最后,作弊形式多而隐蔽。从考场抄袭、文字夹带、等传统方式逐渐发展为制造、手机短信、针孔摄像机、隐形耳机、作弊笔、作弊手表、作弊眼镜等高科技作弊方式。
考务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以上问题,各高校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克服传统考务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不足。而实践证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考务管理效率的必然途径。
2.1 考务管理信息化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务改革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考务教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传播、反馈、存储和共享已成为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选择权、决定权和参与权的提升,也强烈要求教务工作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
2.2 考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需要。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通过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高考务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而且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的负担,从而显著地提考务管理水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