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
1、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2、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成为生态系统  简言之,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3、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环境组分由辐射、气体、水体和土体构成。生物组分可按功能分为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
4、 农业生态系统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目标,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示意图见p13)
(1)系统组分: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为主,生物组分中人是系统中最重要的调控力量,在自给农业中人还是系统产物的重要消费者。
(2)系统输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既有自然的输入,如降雨、日照、生物固氮等,还有社会的输入,如人力、机械、花费、农药、信息、资金等。
(3)系统输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目标明确,有大量的农产品输出,然而还保留一些非目标性的自然输出。
(4)系统功能: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加大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系统更加开放。
(5)系统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方式,而且由农民直接实施人工调控,还受社会工业、交通、科教、经济、法律、政治的间接调控。
5、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1 )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
2 )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互补)
6、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任何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限制因子。
即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
1 )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
2 )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种,其分布也广。仅对个别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可能受其它生态因子的制约,其分布不一定广。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最严格。例如,在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严格,在其它发育阶段对光周期没有严格要求。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5 )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
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7、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称为 生活型 life form
8、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生态因子类型的不同,可以把植物生态型划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生物生态型3种。
9、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0、种(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某一定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11、种的内分布型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丛型三种类型。
12、生命表(life table)(寿命表或死亡率表):用来综合评定种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够活多少年,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列情况。
13、生命表的类型: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
14、存活曲线可以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
1A型(凸型)人类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2B  B1型(阶梯型),如全变态昆虫; B2型(对角线型),如水螅等; B3型,如许多爬行类、鸟类和啮齿类。
3C型(凹型)大多数鱼类、两栖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寄生虫。
大多数动物居AB型之间。
15、种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
当种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时,随着种密度的上升,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也将增加,必然会影响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降低种的实际增长率,一直到停止增长,甚至使种数量下降。
种在有限环境中连续增长的一种最简单形式是逻辑斯谛增长,其增长曲线为“S”型。
逻辑斯谛增长的数学模型
  dN / dt = rN1N / K) 
其中 N:种密度
t:时间
  r:瞬时增长率
  K:环境容纳量
S型增长曲线
S 型曲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即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
曲线的变化是逐渐
的、平滑的,而不是
骤然的。
16、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17:竞争(competition
生物种的竞争通常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类型:
资源利用性竞争是指两种生物之间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作用,没有直接干涉。
相互干涉性竞争是指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直接干涉而表现出来的竞争。
18、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上(更确切地说是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
19、种间竞争的结果:一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到抑制甚至被消灭:而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分离。
20、 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化学物质(allelochemical)从而对邻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化感物质释放的4种途径:挥发、根分泌、雨水淋溶和残体分解。
21、 捕食、寄生、偏害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这几种种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掌握对应例子。(p33、34)
苹果、黄瓜、菜豆、玉米、水稻等100多种植物中得到证实。
22、 按生物的栖息地和进化对策,将其划分为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大类。
在气候稳定,很少有难以预测的天灾的环境中,生物密度很高,竞争激烈,物种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因此,称为K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K对策,采用这类适应对策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
在气候不稳定,难以预测的天灾多的环境中,生物密度很低,基本没有竞争,种经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殖率的,称为r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r对策,采用这类适应对策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
K对策生物通常命寿长,种数量稳定,竞争能力强;
生物个体大但生殖力弱,亲代对子代提供很好的照顾和保护。
死亡主要是由与种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
对生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利用生境中的各种资源,种数量通常稳定在环境负荷量的水平附近。
K对策种由于寿命长、成熟晚,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散布方式,所以在新生境中定居的能力较弱。
r对策生物通常寿命短,发育快,一般不足一年,生殖率高,但后代存活率低。
r对策种善于利用小的和暂时的生境,种的死亡率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而与种密度无关。
r对策种来说,环境资源常常是无限的,它们善于在缺乏竞争的场合下,开拓和利用资源。
r对策种有较强的迁移和散布能力,很容易在新的生境中定居。
K对策者:脊椎动物和大型乔木等
r对策者: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及藻类等
K对策者和r对策者是进化的两个不同的极端类型,其间有各种过渡类型,有的接近于r对策,有的更接近于K对策。
在进化过程中,r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而K对策者则是以提高竞争能力获胜,也就是说r对策者在生存竞争中是以取胜,而K对策者则是以取胜。
23、种调节包括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24、生物落:指在一定低端货圣经中各种生物种所构成的集合。
25、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
26、按落演替的起始条件可分为
      ①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如在裸露的岩石上、在河流的三角洲或者在冰川上所开始的演替。火山喷发所破坏地区上的演替,是研究原生演替最理想的地区。
② 次生演替(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secondary succession):在原有生物落被破坏后的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开始的演替。在这种情况下,演替过程不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原来落中的一些生物和有机质仍被保留下来,附近的有机体也很容易侵入。因此,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更为迅速。
27、 生态系统为一个功能单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上
28、能流的途径有食物链和食物网。
29、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他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1/10左右。
30、 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包括贮存库和交换库
31、 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
32、 周转率与周转期--衡量物质流动效率的指标
周转率(turnover rates) :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流通率(F)与库存(S)的比例。
              R=F/S
周转期(turnover time)︰:周转率的倒数,表示该库的全部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
              T=S/F
3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路线和周期不同,可分为:地质大循环(闭合式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开放式循环)。
34、 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物循环。
35、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顺序关系。
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多物种配置)、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36、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