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要塞.(sài)镌.刻(juān)锐不可当.(dāng)
B.遁.形(dùn)凌.空(líng)振聋发聩.(kuì)
C.轻盈.(yín)彰.显(zhāng)屏息敛.声(liǎn)
D.翘.首(qiáo)篡.改(cuàn)殚.精竭虑(dā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馈退。
B.在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尾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舰迹。
C.浩翰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D.德国的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突破警方的层层封锁,犯罪分子殚精竭虑
....,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B.北京世园会共展示1200种植物,许多是只听过名字没见过“真身”的植物,让人眼花缭乱
....。
C.鲁迅先生的文笔简洁而又有力度,气势连贯,振聋发聩
....,使人读起来如醍醐灌顶,心潮澎湃。
D.社会中没有文凭、白手起家
....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体更是引人注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孟晚舟女士归国是今年新闻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近日成都市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B.绝.多生怪柏绝:极
C.负势竞上.上:上面
D.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春冬之.时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B.又数刀毙之.
C.何陋之.有
D.实是欲界之.仙都
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虽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B.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C.虽然乘机奔跑,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D.即使乘机奔跑,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与朱元思书》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同时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B.《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用骈文写成的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文章以四句为主,多用对偶句,注重形式美;《三峡》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错落有致。
C.两篇文章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D.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凄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积累与运用(共6分)
9.默写古诗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者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2分)
①?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②馨香盈怀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请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或者王维《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在答题卡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4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绝唱
严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
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④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不到一片绿叶也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或者金黄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绝美的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⑥它是满地枯梗败叶,但它却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何况,它还有散落满地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⑦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⑧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0.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为什么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3分)
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那些曾是翠绿或者金黄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12.请简要分析文章②③段的作用。(4分)
五、作文(60分)
长征取得成功的背后是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渡江战役成功的背后是百万雄狮所向披靡的坚不可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华夏儿女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一切繁复的现象背后总有本质。
请以《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Ⅱ卷
B卷(共5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诗歌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后两句中“渐”与“更”用得精彩,请赏析二词的妙处?(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孟晚舟嫁了8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5题。
西湖游记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