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面气象观测规定下轻雾和霾的观测方法探析□王杏冉田子丁晓亮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进步和人口剧增,使得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据报道,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出现雾霾的天气次数日益增加。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通过分辨轻雾与霾的特
点,以及其在新规定下的观测方法,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轻雾和霾;气象观测;气象服务
【作者简介】王杏(1992.4 ),女,安徽亳州人;安徽省太和县气象局助工;研究方向:县级综合气象业务
冉田子,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丁晓亮,安徽省太和县气象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霾的天气日渐增多,使得原来少见的天气成为一种常态。环境的恶劣,空气质量的下降,使得城市中污染物积累,风速下降,阻碍了空气的水平流动,产生逆温层。逆温层使得污染物进一步累积停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更时时刻刻
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霾的出现一般带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尽管在轻雾和霾之间有着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一些特定情况站台从来没有记录过,而且概念模糊不清,在现实生活中,把雾当成霾把霾当成雾的现象,已经不在少数。雾和霾的区分以及观测方法指示意义长期以来存在争议,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研究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轻雾与霾的定义与特征
雾是由悬浮在低层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致使水平有效能见度小于1km。根据《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定义,轻雾是是由小水滴形成,颜为乳白,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形成原因其一是由夜间辐射降温形成,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其二是由于气温不高且湿度较大的天气造成,常见于阴雨天气。轻雾相对湿度较大,一般与当地区域环境有关,所以常见于早晚,一般在70% 100%之间。因其由水滴或冰晶组成,故其粒度较大,肉眼可见,多呈现乳白或青白。这是由于阳光散射,与波长无关,在此种状况下,一般外景的颜决定了雾的颜,因阳光为白,故其显现为浅白。而且雾一般呈现出上稀下浓,因为夜间辐射增强,使得近地空气凝结。根据宏观判断轻雾是低温饱和气块形成的产物,在云雾中必定会出现凝结或凝华的现象,所以由于释放热量,使得云内的微弱气流必然呈现上升状态,不会是下沉气流。
霾是由大量极其细微的干尘粒组成均匀的浮游于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浑浊的现象。对于
雾霾和雾的区别
霾的判定也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其可见度都是小于10km。在《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中规定,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沉、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觉障碍,凡是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小于95%的就可记为霾。霾的形成原因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在水平方向上大气污染物不容易稀释扩散造成静风现象。二是在垂直方向上容易出现逆温层,使得污染物停滞在低空和近地区难以向高空扩散。三是由于悬浮颗粒物的大量增加。霾出现的时间不固定,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出现,且霾是大范围的。较轻雾相比,霾是干性的,主要由烟尘杂质、硝酸、硫酸粒子等组成,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很大关系。主要原因就是城市污染严重,空气来不及扩散,风速不强,在近地区积累,而湿度小,日光强烈,极易产生霾。霾的颜与轻雾略微不同,一般呈黄或橙灰。在远处看时,它会使光亮物体发出微弱的黄或红,黑暗的物体带微蓝。出现霾时,一般上下颜差别不大,没有分层,较均匀。
二、新规定下水平能见度的观测及判别标准
目前,对于轻雾和霾的观测的主要气象因素就是水平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人工能见度的观测就是指观测员从四周视野中一半以上范围可以观测到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安装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已经正式进入了台站,以自动检测10min平均能见度为准。采用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其能见度一般均小于让人工观测能见度,所以将轻雾和霾和能见度标准将为7.5km。
在轻雾和霾和形成原因和其他要素来看,其相对湿度是由较大区别的,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不是唯一。根据新规定,以在台站内设定的低阈值(通常相对湿度设定为60%RH)和高阈值(通常相对湿度设定为80%RH),当相对湿度大于高阈值时,直接判定为轻雾或雾:当相对湿度小于低阈值时,直接判定为霾。在相对湿度处于二者之间时,则根据天气条件、测站位置、出现时间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统计资料显示,一般轻雾多出现在2 10月;霾多出现在10月以后。主要原因是在2 10月,空气湿度较大,轻雾容易出现;而在10月以后,风向以西北为主,空气湿度小,易于出现霾。然而在环境质量下降时雾与霾可能会同时出现,或者交替出现。根据经验,一般大型城市较小型城镇更容易出现霾,主要是大型城市高楼林立,机动车数量多,绿化面积却不如小型城镇大,所以尾气排放量、废气产量较大,出现逆温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
25
·
三峡库区消落带观赏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张文玲
【内容摘要】本文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展开实地调查,记录观赏性好物候期稳定适宜种植在消落带地区的观赏植物,以期进一步筛选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景观恢复中。
【关键词】消落带;实地调查;观赏植物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带水生观赏植物材料筛选研究”(编号:KJQN201803504)成果。
【作者简介】张文玲(1984.11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花卉与观赏植物
一、引言
消落带是河流、湖泊、水库周边等因周期性水位涨落而被淹没和出露成陆地的区域,又称涨落带或涨落区[1 3]。按照消落带的形成原因可分为水库消落带和自然消落带。水库消落带是由人为调控水库水位涨落形成,而自然消落带是由季节性降水引起水位涨落形成。消落带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具有拦截陆岸水土流失带来的大量泥沙,分解、吸收营养物质,防止水库水体污染,丰富库岸旅游景观等重要作用,是一种新生的生物地理带[4]。
根据三峡工程方案,为使三峡库区持续保持一定的有效库容,三峡水库将采取蓄清排污的运行方式,也就是在每年的汛期(6 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将库区水位降至145m,并在汛期开闸放水排沙。在汛期之后则关闭闸门,将水库水位升至175m,拦蓄清水以发挥效益。在三峡水库建成之后,库区两岸形成了永久性的水位季节涨落地带,即三峡库区消落带。三峡库区水位6 9月为145m,1 4月为155m,10 12月为175m,所以,在水涨水落之间,至少半年的时间这30m的库岸是直接暴露的。由于周期性被水浸泡,整个库区消落带每年被带入长江里的泥沙有1亿多吨,以至于消落带植被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落带生态功能的发挥。所以,筛选适宜消落带生存的观赏植物,是消落带植被建设的关键问题。
二、调查背景
调查地地处于万州红砂碛滨水生态公园,临近长江,位于万州长江二桥下滨江区域,占地面积约56 600m2,绿地面
为了更好地记录雾与霾的天气指标,各个部门已经开始更新设备,可以对能见度相对湿度自动判断,但是觉得其它天气因素也是异常重要,若只从这两种指标观测不免出现误差。
三、地面气象观测轻雾和霾的建议
(一)注意拍发霾的预警信息。近年霾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随之增加霾的重要天气报拍发。对于观测员更应该时刻注意霾的重要天气报,并确认是否达标,随时拍发。在本文撰写期间,人工霾的观测已经取消,但是霾的监测并没有取消,除了加强监控软件数据外,还应该随时发布霾的预警信息。
(二)增加观测站的数量。我国共有2千多个气象台都会有关于雾霾天气的检测,但是大部分却不开展此项业务,更有一些地区甚至没有观测台站。建议多新建观测站,或者在原有的区域站新增雾霾监测设备,且设备最好均包括对雾与霾的成分监测,以便于随时记录大气成分指标,确定天气状况。另外,当雾与霾同时出现时,由于不容易区分鉴别,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我觉得将其视为特殊天气状态。据观测,雾与霾还会有相互转化的情况,它涉及了主要成分及湿度的变化。这些情况均需要大量的观测站台,完善大气成分观测工作的细节,充分利用观测数据,做出可行报告,为众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三)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动。虽然在气象定义上,雾跟霾“扯不断、理还乱”,但是霾毕竟是环境污染造成的,霾的出现已经是涉及到空气质量的问题,环保部门这几年也加强部署了PM2.5、pm10等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气象部门应该积极地跟环保部门保持良好的联动合作关系,为居民的生活出行给出积极地、有利的指导建议。
四、结语
雾霾天气的出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水平能见度是判别轻雾与霾的重要气象因素,而相对湿度是辨别彼此的重要依据。除了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外,其他天气因素也是判别的重要依据,不可忽略。轻雾与霾的观测标准时常成为观测员与审核员讨论的话题,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与思考,对雾与霾的形成以及观测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新的统一。尽管随着人们对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在一些观测记录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我们对雾霾天气的观测仍然存在不足,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很多记录与判定方法还需我们一起去进一步确定。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林磊,任义方等.新地面气象观测规定下轻雾和霾的观测[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8,35(2):25 27
[2]黄爱玲.浅谈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雾、轻雾和霾的观测和编报[J].中国科技投资,2017,1:5 6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