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问题中国表述——关于20世纪中
国对苏俄认知的研究
2009年第5期
总第159期
俄罗斯研究
RussianStudies
No.5,Oct.2009
Gen.No.159
俄罗斯问题的中国表述
关于2O世纪中国对苏俄认知的研究
林精华
【内容提要】现在是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如何表述俄罗斯问题的时候了.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俄国之于中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迷思,这个迷思全方位地存在于中国社会,影响力至今不绝.我们需要澄清造成这种状况的自身原因.其中,一些
着名知识分子因为时代原因,在无法直接触碰苏俄,不了解苏俄的情形下,却满怀热情地去认同或拒绝经由苏维埃所确认的那个俄国,不经学术研究和学理性判断, 把原本是在国际反资本主义浪潮下获得成功的苏俄革命这一地域性现象,泛化为一
种普世性的规律.1950年代以后,知识界依据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把"解冻"以降
的苏联变革理解为背离社会主义,把苏联解体看成是国际共运的失败.相应的,知识界这种缺乏现代民族国家考量的意见,又成为党政和社会理解苏俄问题的理论根
据,在中国社会广泛流行.这种情况几乎持续到20世纪末.反思这些历史性表述, 对中国在21世纪提升认识俄罗斯问题的水平,建构恰当的中俄关系,既有历史的警
示作用,又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知识分子体苏俄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概念
【中图分类号】K203【文章标识】A【文章编号】1009.721X(2009)05.0111-(25) 进入2l世纪以来,俄国在中国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1990年代确立
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近l0多年来周期性地被强化(无论是2001年7月两国元
+林精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特约研究员,国家开
发银行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外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原则,还是互
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抑或近年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联合军演),也必须顾及到反映在
不同层面的民意及实际问题.造成俄国在中国所建构的世界图景中地位之巨变的状
况,远不只是俄国自身的国际地位下降所导致的(其实,俄国仍然是国际上唯一能和
美国进行军事抗衡的核大国,也是敢于直接对抗北约的军事强国),也远非外交活动
的结果,更未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甚至相反,外交行为或国家意识形态可能正是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这反映了中国俄罗斯问题研究的学术进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观念的明显变化.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重要学术机构以及一批杰出学者所推出的重
要成果,如潘德礼研究员主编《十年巨变,俄罗斯卷》(2004),冯绍雷教授和相兰欣教授主编系列丛书《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俄
罗斯经济转型》,《转型理论与俄罗斯政治改革》(2005)等,以及沈志华教授关于中俄
关系研究等,在相当程度上促使国民,知识界和政府有关部门认识到,俄国在中国所建构的世界图景中的地位,无法和中国在俄国所建构的外交关系中位置相媲美一
在20世纪中国人看来,俄国之于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国家,是一代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迷思,并以为中国之于俄国也是最重要的国家.殊不知,中国之于苏俄是层级很低的双边关系因素.在苏联时代,中国的意义只是在其国际共运框架或苏俄国家安全利益的结构中才显示出来,并非其世界构成中的重要角;在后苏联时代,则可能是第四层级的国际因素(排在美国,欧盟,独联体甚至印度之后).伴随着这种变化的
还有,俄国文学艺术也迅速在中国所建构的世界文学图景中边缘化,且造成如此状况也并非俄国文学艺术水平严重下降,西方水平看涨,而是中国人更愿意在国际视野下看俄国,发现其并非超一流.
可以说,这样认识俄国虽不乏中国民族主义的刺激,但比起2O世纪对俄国的认
知要深刻得多.倘若回到20世纪中国对俄国理解的历史情境,可以说,百年来基本上不是研究实际存在的俄罗斯问题之复杂性,俄国和世界之关系的变化,俄国文学艺术的民族性诉求等,而是把俄国当作中国所需要寻的外来文化思想的资源库, 成为中国知识界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化对象:五四时期被认为是能帮助中国脱离世界
帝国主义压迫的世界正义之国,五四之后被认为是可资借鉴的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
之最佳样板,1930年代以后是能从精神上最正确指导中国抗日的盟国,1949年之后
是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兄弟,1950年代末之后是使中国震惊的蜕化变质的修正主义和
中国悬案
①除这些丛书之外,《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和《俄罗斯研究》等杂志方向也发生相应的转变,对
俄国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和文学艺术等研究也有改变.
112—
社会帝国主义,1980年代之后是不值得中国再去仿效的国家,1990年代是中国在意
识形态领域要预防重演的对象和中国发展民间贸易的特殊伙伴.这些认知的变化, 实际上和那个本来的俄国相去甚远,很多情况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问题是,很长时间被西方所忽视或者提防的俄国,何以会这样牵动着中国的神
经?
原来,俄国在20世纪的中国如此有魅力,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肇始于一批公共知
识分子非专业性的表述(20世纪上半叶),接着是制度性表达的产物(20世纪中叶尤其
如此1,以至于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
革除苏俄消极方面的影响.具体说来,俄国之于中国的魅力始自李大钊,陈独秀,
鲁迅和周作人,茅盾,瞿秋白,田汉,张闻天,胡愈之,曹靖华等一批批杰出人士.
他们根据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和苏俄对自我的表述推演出对俄罗斯问题的表述,成
就了那个时代中国对俄国的整体认识,判断.哪怕他们的判断今天看来是很不专业的,常常是远离苏俄事实的个人见解,诸多见解也是不吻合中俄关系的书生意气, 实践起来会带来必然恶果的,却因为他们是中国最具声望的人物和囿于当时的历史
情势,而不敌国际格局之变,中国社会发展所需.
按俄国着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HnKo~ahBep,aaeB,1874—1948)《俄国命运(对战争和民族性的心理分析)》(1918),《俄国共产主义的起源和思想》(1938)和《俄罗斯理
念》(1946)等所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倡导集体主义,反对私有制和理性主义,对
抗西方的所谓俄国共产主义,其实远非德国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实践之结果,而是公元十世纪以来东正教信仰被合法化后,和斯拉夫本土信念相融合所形成的传统.
而l8世纪开启的现代化运动以降,这种传统因为遭遇西方的冲击,因而孕育出"俄罗斯问题"(俄国如何面对西方和走什么路),"俄国知识分子"(强烈关注俄罗斯问题
并在世界现代化史上较早地以地方诉求反思西方现代性的普遍价值),"俄国革命"(激
进革命或制度内的变革)等,包括普希金,恰达耶夫,赫尔岑,屠格涅夫,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基列耶夫斯基,萨马林等等
在内的大批知识分子,无不受益于这样的传统.即使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白银时代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学者等,其实亦然.而布尔什维克和列宁所进行的十月革命,
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有效地把"俄国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在西化变革过
程中引发很多社会矛盾的情势下,动用俄国共产主义传统资源,阶段性地解决了俄罗斯问题.这些人及其表述,连同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奠基人和首任总统马萨里一
113—
克(T0m醛Masaryk,1850—1935)及其《俄国与欧洲》(RusslandundEuropa,1913)(1919
年被译成英文《俄罗斯精神》),法国着名作家纪德(Andr~Gide,1869.1951)的《陀思
妥耶夫斯基》(1923)和《访苏归来》(1936),以赛亚?柏林(1909~1997)的《俄国思想家》等对俄罗斯问题的深刻表述,共同表明俄国经验不能泛化成普遍真理,其中的东正教信仰和民族性诉求之融合是很难在俄国以外的族中被复制的.可以说, 这样的认识已经成为国际斯拉夫学界的共识,远非西方中心论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演
绎.
然而,在中国的一些公共知识分子视野中,苏俄经验是一个被普遍化了的真理
性对象.李大钊较早讨论俄国问题的文献《介绍哲人托尔斯泰(LevTolstoy)))(1916), 把博爱主义者与"革命者"的托尔斯泰融为一体∞.就在他强化托尔斯泰的革命诉求
之际,俄国白银时代知识分子也在热烈地讨论托尔斯泰.其中宗教哲学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托翁乃俄国最富有审美感者,最具乌托邦思想的文人.但李大钊并不在意俄国本土对托尔斯泰的认知,其《俄国革命与文学家》(1918)把俄国知识分子和文学史革命化,认为"19世纪鉴,社会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