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V JOURNAL 2021.1
《路边野餐》全片以一个关于野人的消息为铺垫,再由两个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来:
一个是超脱红尘的老医生拜托陈升去探望自己年轻时候的情人
“林爱人”;另一个故事是陈升去镇远接回远在花和尚家的侄子卫卫。关于陈升的故事可将荡麦看作是一个节点。到达荡麦之
前的陈升,是一个身处红尘、
心负业障的中年男人。他浑身阴郁,仿佛是深秋的凯里,
阴雨连绵。荡麦之后的陈升,业障消除,获得新生。正如影片开头
《金刚经》中佛对须菩提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的超然与释怀。
一、凯里:身负业障,
难以解脱在入狱前,陈升是一名烂仔,
在舞厅认识了妻子张夕,他们在凯里的一处瀑布旁的房子里面生活。张夕身
体不好,陈升没有稳定的收入,
无法给妻子看病,因此花和尚借钱给陈升作为妻子看病的费用。后来花和尚的
儿子混社会被仇家活埋,并且切了手指。
陈升觉得,人死了不能完整入土,对花和尚及其已死的儿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侮辱,因此联合自己在社会上的江湖兄弟去
许英讨要说法,恰逢严打,
陈升锒铛入狱。服刑前,陈升与妻子张夕协议离婚。在陈升服役期间,
妻子张夕虽已离婚,但还是坚持给陈升写信。张夕病入膏肓,她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够去看大海。陈升服刑期间,妻子跟母亲
相继离世。出狱后,陈升利用花和尚给的钱以及其母亲委托江湖兄弟替他盘下来的诊所、留给他的房子,跟一位痛失爱子的老医生(光莲)一起经营诊所。
陈升恪守母亲的嘱咐,照顾自己的侄儿卫卫。陈升跟同母异父的兄弟老歪因为母亲分配的房产问题,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陈升希望弟弟将侄儿让给自己来抚
养,但是弟弟却跟陈升赌气,
说自己把卫卫卖了。陈升在老歪面前立下誓言,只要到卫卫,
便将母亲留给自己房产给老歪(即将拆迁的老房子)
。老歪告诉陈升,儿子卫卫并没有被卖掉,而是被花和尚接去凯里玩耍了。陈
升决定去凯里一探究竟,
顺便接回侄子卫卫。某一天,老医生年轻时候的情人
“林爱人”的儿子打电话来,说林爱人病重,临死前想再看看老医生,
此时的老医生已经年华不复。昔日的爱人如今罹患重病,
但是又不想前往镇远与其团聚,老医生徒增心忧。他想起来
自己年轻时与爱人的约定,拿了一件花衬衣、
一张林爱人年轻的照片,嘱托陈升替自己前去探望。陈升带着老医生的嘱托,踏上了前往镇远寻卫卫的旅途。
全片的因从凯里开始,母亲托梦,
苗人芦笙,心魔难除。侄子卫卫离开凯里,无法遵守对母亲的承诺,
致使陈升决定立即动身,开启了自身的救赎之路。陈升的救赎
是身与心的双重救赎,于身,
是要祛除混黑道时犯下的业障;于心,是要平了心中对妻子、
对母亲的遗憾。二、荡麦:如梦似幻,
似幻还真在到达镇远与凯里的中转地荡麦的时候,火车起,
陈升开始进入自己的回忆,直至荡麦,
时空虚无,不可调和。陈升完全进入了一个自己建构的世界,
或者说,毕赣给我们建构了一个完全梦境化、时空叙事杂乱交错、
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毕赣在一次问答会上说,
曾经有一个苗族朋友告诉他苗族的语言中荡麦的意思是神秘,
毕赣信以为真了,后来才发现荡麦根本不是神秘的意思。
毕赣极富才情,
用41分钟的长镜头,给我们交代了一个虚幻的故事。长镜头理论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
烈·巴赞提出。实际上就是镜头保持长时间拍摄、不对时空进行切割、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
此处,导演巧妙地运用力求写实的镜头来展现虚构的故事,
还原一些事件,比如买酒取衣服的酒鬼就是影片开头的瘸子
(酒鬼),开车回家的途中因为酗酒撞死了老医生的儿子。
非线性的叙事手法,让陈升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来回穿梭,让陈升看到了未来的卫卫,徘徊游离在烂仔的边缘。卫卫性格懦弱,有一辆时常打不起火的电瓶车跟一个视如珍宝的望远镜,在马路上被陈升救下来时,他将望远镜给了陈升。
在裁缝店,陈升去修补了自己衬衣的扣子,将老医生的花衬衣穿上了。在理发店,陈升遇见了自己的妻子张夕,张夕给他洗了个头,陈升假借朋友的经历婉转地说出了自己的故事。此刻的陈升,得到洗礼,将心中的业障做了倾诉。这也暗合了陈升的小弟在陈升出狱时给他说的
回去了要洗澡,似乎是洗了澡之后,
陈年的罪孽便被洗干净,从而获得新生。影片中没有体现陈升是否在出狱之后
洗澡,所以,陈升的救赎与新生,
应该是从此刻,从荡麦,从理发店开始,从妻子张夕的倾听与施洗开始。
如影片开头的“佛告须菩提,
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佛在天上,
在众生看不到的地方,静静地看众生苦,众生乐,
众生善,众生恶,众生生,众生灭。在卫卫送他去渡口的时候,
卫卫教给他一个对付野人的办法,渡口将至,陈升开口问少年的名字,
少年略显惊讶,缓缓吐出卫卫两个字。
在渡口,陈升被木棍束缚着,但是他自顾地解开束缚。影片至此,
陈升心中魔障得以解开,完成了自我身体的释放与灵魂的救赎,
像梦一样
。中年烂仔的自我救赎
——
—解读影片《路边野餐》阴刘忠琴
摘要院在影片《路边野餐》中,导演用三个如梦似幻、真假交错的时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散文诗般的故事。通过陈
升,我们领略了西南凯里的烟雨朦胧,也看到一个边缘化的“野人”———陈升的自我斗争与救赎。本文以发生在凯里、
荡麦、镇远这三个地点的故事为线索,对影片进行解读,分析陈升得以转变的原因及结果。关键词:《路边野餐》;自恼;自渡;自在102
槃
三、镇远:涅重生,自由自在
在荡麦完成自我的救赎与寻之后,陈升走水路来到了镇远,到了花和尚,想把卫卫接回凯里。陈升花和尚接卫卫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确认自己的弟弟老歪是不是真的把卫卫卖了,第二是想亲眼看到卫卫跟花和尚在一起,证实老歪给自己的说辞,没有卖掉卫卫,只是花和尚把卫卫接走了。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影片中根本没有什么花和尚,也没有陈升混社会认的大哥,花和尚就是陈升父,陈升就是花和尚的儿子。
在镇远,陈父简短的几句话:“我现在有心肌缺血,你以前在外面流了多少,我现在就缺多少”,“听到老歪要卖卫卫,我赶紧接过来,我怕你心里也像我当初那么难受”。这番话道出了陈升的陈年往事,道出了陈升幼时的遭遇,也道出了听到老歪要将卫卫卖掉,陈升心急如焚,立即动身前往镇远的原因。
父亲向陈升表达了自己对卫卫这个孙子的喜爱与不舍,听到父亲的这一席话,陈升将身上从裁缝店拿来的扣子扔到表盘中,告诉父亲,自己周一过来接卫卫回凯里。随后却躲在暗处拿着青年卫卫的望远镜观
察少年卫卫,此处的小细节处理得极为巧妙,在路上玩耍的卫卫仿佛知道陈升在看自己一样,转身看向陈升的方向,这或许就是血缘的指引下亲人之间的某种扯不断的羁绊。
在林爱人家,得知林爱人已经去世,将照片交给了林爱人的儿子之后,陈升终于到了自己从凯里心里念叨、一路苦寻的吹芦笙的苗人。巧合的是,这些会吹芦笙的老人都是林爱人的徒弟。在芦笙的声音中,陈升完成了心灵的净化与洗涤,同时也平了对母亲的遗憾与萦绕心头的苗人芦笙队伍的梦魇。
四、结语
影片是经典的环形叙事结构,陈升心中的一切业障从凯里开始,经过荡麦与镇远,得到解脱与释怀,最终陈升又复归到凯里。以佛家经典《金刚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作为开头,也作为提示观众观影的方向。此外,以老医生作为陈升洗净业障的引渡者,引导陈升前往镇远,看清自己,洗净业障,净化灵魂,获得自在。佛讲究自在,但一个人要如何达到自在呢?即“识破相状,放弃执守”,这就需要人去识破万物相状,放弃一切执守。也就是说,渡人者非佛也,实为人也,人人自渡,众生皆自在。所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感受当下。
参考文献:
1.余秋雨.《金刚经》简论[J].美文(上半月),2019(06):3-9.
2.[法]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6-17.
3.原文泰.电影批评:类型、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4.贺哲野,万丽.浪漫荒诞的悲剧人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艺术形象分析[J].电影评介,2016 (06):49-52.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
一、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
李安 妻子20世纪以来,精神分析学渗透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并对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精神分析学与女性主义开始产生密切联系。从精神分析学视角可以将女性意识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精神分析学中的本我
本我是精神分析学人格结构中的起始部分,是一切生物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数据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生理、性本能和原始情感的刺激和快感中得到满足的状态就是本我。女性意识的本我完全处
在精神层面的无意识状态中,具体表现在女性习惯性地以快乐为原则来处理事务,无须理会外在行为规范或者思想道德,整个女性状态处于无意识之中,且不易被察觉。在生活中各种行为受到欲望的支配,基本无理性的思考,故而很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感情用事,为了实现本我欲望不顾一切地选择打破社会规则、挣脱伦理道德的约束。
处于本我状态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会呈现出个性直率、我行我素的特征,在李安电影中也不乏此状态的女性形象。如《卧虎藏龙》中有着个性鲜明、放浪形骸的玉娇龙,也有着心毒手辣、冷酷无情的碧眼狐狸;《冰风暴》中对性充满无限好奇的女儿温迪;《理智与情感》中性情用事、打破常规的玛丽安。这类女性为银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
自我,即每个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生存状态、社会角的认知与评价结果。结合精神学说和女性主义理论的总结,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出女性能敏锐地
察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李安电影的女性意识
阴张娜
摘要:导演李安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下,凭借出的影像语言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温情、凝练的镜头下构建出一组组身份各异、温和向善、多元文化包容的魅力女性形象。电影是直观反映人类生存境遇、伦理道德、社会规则的艺术形式。在精神分析学看来,电影是人类自身行为的“反射镜”。采用精神分析学透视李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能够为李安电影的交叉研究提供别样的视角。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李安;电影;女性意识
103
视听202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