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分层次研究生教育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与国际研究生教育模式接轨,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质量,因而分层次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分层次教育;最佳选择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具有国际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多重属性。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情况与新问题不断涌现,并相互交叉,对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的经济社会适应性、自主创新性和长期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强国”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一刀齐”的学术型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格局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多领域协调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涉及学科建设、科技投入、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加上分层次研究生培养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全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开始建立学位制度。20多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绩:已经建立并逐步健全了学科门类;研究制定并逐步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
在教育规模方面,在注意保证质量、注重内涵发展、调整结构、改善布局的思想指导下,调整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实现了研究生培养数量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继续增设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硕士授权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具备了研究生培养能力并设立了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从2000年的6.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2.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约38%。
在教育管理方面,通过调整和修订学科和专业目录,一级研究生培养学科明显增加,二级学科明显压缩,使新的招生目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符合国际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另外,通过逐步下放硕士学位点审批权和下放导师审批权等措施,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研究生培养单位三级管理体制,为推动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学科与专业点布局调整、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深化研究生教育
教学领域的改革、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规范学位审核工作的程序等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在专业学位设置方面,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的指导和规范下,已经形成建筑学、工程、教育、法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农业推广、兽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高校教师等较为完善的专业学位体系,同时,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申报程序更加严格,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多形式、分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能够覆盖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行业和职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直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职研究生考试条件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了分层次、分类别、分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尝试。通过试办研究生院评估、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质量评估、博士与硕士授权点评估、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研究生教材体系建设、有关指导性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等有效形式,对培养单位的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后勤保障条件等进行有效监督和调控,充分调动和激活了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等各方的质量意识、能力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关高校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学制
、课题研究等重要的质量保证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改革试验,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国家为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最为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布局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以及“211工程”与“985工程”的实施,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并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对人才层次、人才素质和人才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对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需求量、期望值和信赖度越来越高,对研究生教育的依赖性将继续增强。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基础教育普及的逐步实现,公民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获取高等学历和学位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使研究生教育成为了一种大众投资消费的形式,并使研究生教育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投资渠道。
在发展的制约因素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特别是政治、经济、法律、高新技术、军事、管理等领域对高级人才的分层次和分类别需求将不断增大。在社会对研究生素质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条件下,教育体系尚有诸多不适应性。随着研究生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平衡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布局,如何处理博士生、学术型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如何科学选择研究生培养模式,如何形成和稳定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如何多形式筹集教育和科研经费,如何控制和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分层次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最佳选择
分层次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科建设的层次化,通过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合理布局来调控高校的类型,体现学科的特。二是培养对象的层次化,主要是从多元化培养目标上衡量培养对象的类型,如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
1.分层次研究生教育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总书记在全国首次人才工作会上要求人才工作要做到四个“适应”,即“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改革研究生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评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不但违背研究生教育规律,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分层次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2.分层次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与国际研究生教育模式接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坚持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分层次培养模式,并通过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加以实现。古典的大学(如牛津和剑桥)以研究型培养模式为主,城市大学(如伦敦大学)和一些新建大学(如约克大学)主要采用复合型培养模式,而一些技术大学主要进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使得研究生教育呈现层次化和多样化。美国对不同大学在学校层次和研究生教育模式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十分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既有世界影响又有独自特的大学系统。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告诉我们:现代研究生教育模式应当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功能定位应当不同,发展道路应当各异,学科专业应
当有别,研究生教育模式应有侧重和特。同时,高校应当通过不同特学科的设立,体现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有机统一,适应国内外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