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北方言在使用上凸显地域特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工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蕴涵在方言当中,方言是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
(一)东北方言的独特文化气质
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它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东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人关后,才逐渐有大量汉人涌人。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它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东北方言的特质。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肆无忌惮地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
同其他地区相比,大漠莽林、大风大雪、大江大河、大山大林、大团的蚊蛇、大的野兽,是“东北板块”的独特积淀。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到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铸造了东北文化的整体特点,其中也包括东北方言所独具的文化气质。东北人强悍的文化气质,折射出东北人强悍的语言气质特征:
1 .粗犷豪放
东北方言的豪迈与东北人性格的豪气冲天如同妹。例如:普通话中的“怎么办”被东北人给说成“咋整”(在东北方言中,“整”是个动词)。与“整”搭配的对象极其广泛,例如:整事、咋整、整明白、整迷糊、整点饭、整点花的、整点吃的、整点喝的。
东北人言谈不善辞令,东北人说话大嗓门,直截了当。如东北方言把干啥叫“干哈(ganha)”,把上哪儿去叫“上哪疙瘩去”。如表示认可就“嗯哪”一声。这些语言都与东北人的性格相吻合。
2 .乐观、自信
东北方言还体现出东北人辛勤劳作、乐观进取、不畏困难、自信的人生观。在东北的俗语中,有大量是寓意积极、劝人上进的俗语,字里行间透着东北人不畏困难的豪迈、战胜困难
的智慧和乐观自信的进取精神。如:
种地—“顺垄沟豆包”、“哪打滑哪住犁”
打猎—“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面对挑战—“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3 .生动、幽默、俏皮
东北方言植根于民间,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常采用日常生活中那些具体的,可以触摸的形象来表达,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使一些习惯用语非常生动形象、夸张惊人、俏皮幽默。
4 .多元融合
东北人的祖先是驰骋在大森林和大草原上的游猎民族。在东北的广大区域内生活着多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东北方言里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显示出自己的特。如:
1) “悠车(儿)”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这种用具也比较流行,有句话叫东北三大怪,其中一说是“养个孩子吊起来”,指的就是悠车儿。它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似船型,用木板制成,有一米长,两端是椭圆形的,像猪腰子一样,因此也称为“腰车”。车的下端有几根木制方楞,在方楞上钉有厚厚的木板,悠车的上端左右各两个铜制的圆环,还有四个铜钩用四根很粗的绳子拴着,绳子是从屋顶吊环里穿下来的,悠车的外端还有好看的图案,高级一点儿的还在绳子上拴两个铜铃。
2). 在现今的东北地区的地理名词中有很多是来自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东北的山山水水都印刻着各少数民族生活的足迹。例如:
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思为弯曲的江。图们—为满语“图们塞勤”的简称,“图们”意为“万”,“塞勤”意为“河”。齐齐哈尔—来源于达斡尔语,意为“落雁”之义。
5 . 在东北方言口语中,东北人喜欢用血缘关系、亲戚关系来称呼人,这是东北农业文化的一个特征。假如你是一个外地人,刚下火车,就会被热情包围住:“大哥大吃点儿饭吧,包子、馅饼、大米粥都是热乎的,刚下火车怪累得。”一席话说得你似乎真的到了亲戚家,只好进去吃,否则不好意思。在东北,不论你是先生、小、老板、太太,还是处长、经理、教
授,都可以称呼为“大叔、大爷、老姑夫、大妹子、咱哥们”等。这些被人认为土得掉渣的东北话,与东北人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有关,是血缘意识、亲情意识在语言层面的反映。
二、东北方言以其独特的魅力走上舞台,走进影视
东北方言是地域文化品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品牌包容地域文化的精华,即地理和历史中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这一个”文化。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品牌。它产生于地域,又是其文化的代表。能够称得上是东北地域文化品牌的,当下公认的是东北的“二人转”和最近上演的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此外,还有每年春晚东北方言小品。
1.东北二人传是东北方言的最集中体现的地方戏曲,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彩的民间艺术,深受东北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在民同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感冒看场二人转,强起捂被发场汗” 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众中的影响之深。东北人民丰富的语言,无疑是“二人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乡村爱情》等等,
在央视和其他电视台热播,引起了观众的好评,也因此成为东北文化的品牌之一。“二人转”和东北风味的电视剧取材于关东地域的生活,东北方言自然成为剧本的叙述语言、描绘语言、表情语言。其文本用东北方言传达出关东独具文化持质的心理、意识、情感、习性。“养活的孩子叫猫给叼去了,白费劲了”(电视剧《刘老根》)、“翠花,上酸菜”、电视剧《东北一家人》等极具东北特的语言,体现了东北农民式的幽默和乐观的文化品质。
3.而近十多年来,由于每年春晚小品中都有众多东北籍演员的出表演,比如黄宏,赵本山,范伟等,使东北方言的生动活泼幽默得以在全国闻名,小品作品中的诸多方言台词也成为了下一年的流行语,这足以展示东北方言的感染力。比如,“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来个粘豆包”(《红高粱模特队》);“这叫鞋拔子脸哪?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昨天、今天、明天》) ,“产房传喜讯——人家生(升)了”(《拜年》);“耗子给猫当——你挣钱不要命了!”、“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 (《拜年》)
在这些小品作品中,东北话也极尽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同时非常讲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用来抒发说话人的情感,增加语义强度、力度,达到令听者心生形象生动,醒目而强烈
的深刻印象。例如,:“海湾那旮吃不了兜着走:威胁对方以后可能遭受重大惩处哒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主动和我接近,没事儿和我唠嗑,不是给我割草就是给我朗诵诗歌,还总机会向我暗送秋波呢!”(《昨天、今天、明天》;“签字售书那天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大呀!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呀!” 、“他搞他的民间艺术,我整我的出版物。生活上俺们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帮助,咋跟你形容呢”(《小崔说事》)
东北方言在东北文化品牌中的使用,有喜剧性的效果,所以东北方言现在已成为娱乐主流中的主打语言。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和符号,在语言中,代码和信息互相依存。文化只能存在于语言中,任何文化的特性只能在自己的语言中展示出来,方言土语本身就是最直观的地域文化信息,是语态化符号化的地域文化存在。要研究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特性出发。
大江大河的演员三、在熟语俗语歇后语的使用中再添活力
东北方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普通话很接近,甚至听起来比北京话还标准些,但是作为一种方言,它的许多词汇是独有的,是世世代代东北人生活经历积累的结果;它朴实生动,活泼风趣,充满着浓浓的黑土风情。在东北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浓厚地域彩的歇后语,熟语,谚语,演绎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
1.东北方言在对白中常常会制造出一种妙趣横生的语境,尤其是谚语和歇后语的运用,常常会赋予语言表述出一种神奇的力量。“老云接架,不是阴就是下”,“朵朵瓦片疙瘩云,高温无雨晒死人”,“清官骑瘦马,有钱不扎咕”,“巧舌头转不出腮帮子”,“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没有弯弯肚子,别吃镰刀头”,“劈木头劈小头儿,问事儿问老头儿”,这些谚语不但饱含着老辈人的生活经验,也体现了北方人民的传统观念。而一些紧密结合生活的歇后语,也是三言两语就能活灵活现出一个交流主题。“三九天穿单挂子——抖起来了”,“土豆儿煮酸菜——挺硬”,“土地佬吃烟灰——就有这口蕾”,“黄鼠狼下豆鼠子——一辈不如一辈”,“门槛子拴兔子——里外乱蹦”,“萝卜缨子蘸凉水——咋呼起来了”,“巴拉儿狗吃碗碴子——满肚子瓷(词)儿”,“耗子尾巴上长痂子—— 脓(能)水儿不大”,“瓜子里嗑出臭虫来——啥人都有”,往往是一句话就能活跃气氛或克敌制胜。
2.东北方言的魅力表现在其表达风格的夸张及夸张带来的幽默。例如:“脚打后脑勺儿”、“两脚不沾地儿”形容人忙。其实人再忙也不会跑起来两脚不沾地甚至因甩开大步而脚打到后脑部位,可见这是一种极性夸张。“八杆子打不着”是说彼此关系不甚密切。形象直观的表现关系的疏离。“拽着猫尾巴上炕”是说人极度劳累,小猫的力量都要借,极言疲劳无力。“初一打的十五还颤悠呢”形容人胖脂肪多。想想得有多少脂肪才能够颤颤悠悠地持续半个月呢?此外,
东北方言中有很多熟语,表意都十分形象生动。“褶子了”表示事情办糟了;“扭头别(bie)膀(bang)”是说意见不合见面不说话;或不听话,故意顶撞。“横踢马槽”是说不讲理胡搅蛮缠。“抓心挠肝”,是说内心烦躁或痛苦。“溜光水滑儿”,是说仪表堂堂。“给个棒锤就当针(真)”,比喻心眼儿过于实在,不能判断真假话。“包子有肉不在摺儿上”意为有财富、实力而不显露。“吃不了兜着走”是威胁对方以后可能遭受重大惩处。
四、从东北方言中看民俗文化
1. 东北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非常看重是非曲直,做事讲究“正理”,不能讲“歪理” ,做人又有人样儿,不能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比如当个人利益受到侵犯却无力反抗时人们常说“你咋这么不讲理呢?” “咋地吧!就这样!”。“他那个人四六不上线,清点儿搭理他,别把你带沟儿去!”而中国人在男女关系上的思想保守性也在东北话中得以体现,人们往往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让听者自己揣摩体会其中深意。如,“那你看,他俩是咋回事?能是啥关系?” “啥关系?那关系呗!”
2.“面子”作为中国社会较为突出的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社会规约性。在语用学研究中,布朗和莱文森(Brown & Levinson)借用了高夫曼(Goffman)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理论”,用
来解释话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他们把这个理论分为了“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以表示希望赞许肯定和不想因迁就别人的话语而丢失面子的心态。然而,从整体上反观东北方言,它的批评类言语行为大多比较激烈直白,很少有委婉含蓄的提醒来保留面子。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这些批评类话语也会因说话双方的社会角差异,听话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具体的含糊调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