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必考考点训练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B.父命之(教导,训诲)
C.以顺为正者(正确)
D.一怒而诸侯惧(害怕)
答案:C
“正”的意思是“准则,标准”。
故答案为: 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下边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A
B中曾通增。 C中衡通横; D 中拂通弼。
【点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3、下列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三章》——《孟子正义》——孟子——春秋
B.《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子——战国
C.《周亚夫军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司马迁——西汉
D.《饮酒(其五)》——《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知识的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孟子正义》为焦循所编著。
故答案为:A
【点睛】每部名著的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加强积累整理。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此之谓大丈夫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D.舜发于畎亩之中
答案:A
例句与A项中的“之”都是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项,助词,的;
C项,代词,指正道;
D项,助词,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表现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5、下面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B.折戟/沉沙/铁未销
C.天接云涛/连晓雾D.甲光/向日金/鳞开
答案:D
D.有误。正确划分为:甲光/向日/金鳞开。
故答案为:D。
【点睛】停顿是指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是生理换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一句话是否有停顿,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停顿,表达的意义往往不同。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见清澈的溪水________地跳下山涧,一刻也不歇息,匆匆向山脚奔去。
②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若________自己的错误,实际上就是不想改正错误。
③城建部门和环卫部门,必须________一下,立即解决污水井长期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A.急遽 隐讳 协调B.急剧 隐瞒 协调
C.急遽 隐晦 谐调D.急剧 隐讳 谐调
答案:A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的能力。
①急遽:侧重快速。急剧:急速而剧烈,如气流急剧下降。所以用“急遽”,排除B、D;
②隐讳:有顾忌而隐瞒不说。隐瞒:掩盖真相不叫人知道。隐晦:意思不明显。
③协调:配合适当,步调一致。谐调:和谐协调。这里用“协调”。排除C
故答案为:A
【点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7、根据句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卢梅坡的《雪梅》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
A.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D.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答案:D
注意诗句中的“逊”和“输”,这两个字说明雪梅各有短缺,因此D项与中心统一,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和逻辑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
8、下面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C.《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
D.古时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
答案:D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
9、在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人恒过,然后能改 国恒亡
D.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C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辨析。A项分别解释为:内城;城墙。
B项分别解释为:违背;通“弼”辅弼。
C项解释为:经常常常
D项分别解释为:被任用;发出。
故答案为C
【点睛】辨析文言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句的含义加以辨析。平时要注意课下注释,要加以积累。
10、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郑州哪里好玩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答案:B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故选B。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