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简介】河南可以种什么药材好?名贵中药材种植基地都有哪些?河南中草药种植基地栽培药材还有红花、天花粉、白芍、板蓝根、紫菀、玄参、白术、天南星、禹白附、薄荷、荆芥、瓜蒌、白芥子、补骨脂、北沙参、白扁豆、薏苡仁、千金子等。
【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介绍】山茱萸为西峡县地道药材,种植历史上百年,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的美誉。近年来,山茱萸基地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山茱萸总面积
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产量1800吨,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1/2,河南山茱萸年总产量的2/3,山茱萸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西峡山茱萸药材生产基地是全省最早唯一获得GAP认证和无公害基地认证的药材基地。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市领导多次赴山茱萸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全国20多家媒体给予宣传报道。1999年、2001年西峡产山茱萸被评为世博会优质产品,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2003年,西峡22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通过GAP认证,既是全国第一个山茱萸GAP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河南首家GAP中药材基地。
基地名称:济源市冬凌草种植基地中草药名称
冬凌草“绒面四棱,开粉紫花”,因“每至霜降,叶茎上挂满薄如蝉翼的冰凌,遇阳光不化,遭风沙不落”而得名。冬凌草主要生长在河南济源太行山、王屋山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研究证明:济源冬凌草种独特,品质地道,其甲素含量比其他地方同类产品高50%。
济源市委、市政府对冬凌草产业的开发十分重视。市委书记段喜中多次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冬凌草产业发展放到济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去对待,把冬凌草系列产品打造成为济源的一张对外开放的崭新名片。2004年,济源市“冬凌草有机栽培标准化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济源冬凌草的产量和质量、规范冬凌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促进济源冬凌草种植规范化与药材交易以及中成药生产等方面具有的特殊优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地名称:方城县裕丹参种植基地
方城原称裕州,所产丹参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疗效久负盛名,金、元时代医药界就称方城丹参为“裕丹参”,至明清时期名誉鼎盛。在民间流传着“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佳誉,裕丹参在历史上声名远播。经现代医学检测,裕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高达0.68%,是药典规定0.2%的3倍多。
因此,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道药材,造福人类,方城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裕丹参产业的实施意见》,对野生裕丹参进行保护性开发。现在丹参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封山育参20万亩,建立模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带动药农规范化生产。
基地名称:禹州禹南星、杭白菊生产基地
禹州历史上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现在又有国家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素有“药都”之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加工炮制技术精良,有“药不经禹州不香,药经禹州倍生香”的美誉。禹州中药资源丰富,道地药材种类多,农民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禹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中药材生产主导产业的地位,明确了建设3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目标任务。经过认真规划,强力实施,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25个。基地建设带动了加工制药企业的发展和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繁荣,全市加工制药企业星罗棋布,产值达2亿多元;经营商户500多家,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
基地名称: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基地
封丘县栽培金银花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封丘古属魏地,西晋《博物志》有“魏地人家场圃所种,藤生,凌冬不凋”之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忍冬在处有之,封丘较佳”的字句。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药公司确定封丘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90年代,封丘成为金陵药业、哈药二厂等国内知名大型制药企业的药源基地。2003年3月,封丘金银花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从此使封丘金银花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知识产权级的保护。2003年和2006年,封丘金银花两次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之首,2005年被批准为河南省标准化示范区,2006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金银花生产基地。
封丘已成为全国金银花生产第一县,形成了“五个之最”:一是人工大田种植面积最大;二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三是管理技术最好;四是品质最优;五是效益最佳。目前封丘金银花除销往国内主要中药材市场和制药企业以外,还销售到东南亚地区,是全国唯一的金银花出口产品。到目前为止,封丘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年产干花1000多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也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基地名称:卢氏连翘种植基地
卢氏连翘多年来一直作为道地药材为医宗、药家所钟爱。卢氏连翘与其他地区品种相比较,连翘苷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P。在连翘苷含量和醇浸出物含量上,卢氏连翘均优于其他产地的连翘。连翘为卢氏县中药材名产,为道地大宗药材,国内行销20多个省市和港、澳特区,外贸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卢氏连翘每年产量占全国连翘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为统一规范卢氏连翘的生产技术,该县成立了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建起了专业市场,并在大力开展野生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并建立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卢氏连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卢氏连翘的可控生产。同时,该县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卢氏连翘示范基地建设和野生连翘清坡的专项资金。一项产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加工业的带动。如今,卢氏县的连翘加工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当地连翘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目前,卢氏连翘产业化发展模式已经初显雏形,为当地农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捷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批准对“卢氏连翘”实施原产地域保护。
基地名称:南召辛夷种植基地。南召辛夷甲天下。南召是辛夷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县内中低山区均有分布。根据史料记载,南召县元末明初就产辛夷万余公斤,至今仍保留500年以上的辛夷天然植物落。1995版《国家药典》把南召辛夷列为正品,河南省生物科学研究所《河南辛夷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书把南召的小店、云阳、皇后的辛夷定为佳品。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0万亩310万株,其中处于盛果期的3万亩100万株,年产干药2000吨,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占全省产量的80%,全国产量的40%,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现在,南召辛夷
种植基本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格局。由于辛夷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2000年3月,南召县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辛夷之乡”。同年10月,又被国家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绿道地中药材种植辛夷基地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