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介绍与总结
一、学院概况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是2013年由原数学系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合并成立的,承担着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教育技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专科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工作,以及全校高等数学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运行工作;负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
共有在校生893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73人、计算机大类本科生463人(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63人、网络工程专业109人、物联网工程专业38人、电气大类75人、计算机大类78人)、计算机大类专科生209人(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02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07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48人。
现有教师6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31人(48%),中级职称的25人(3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67%)。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高等数学等5个教研室。
设有1个实验中心,其中设有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库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布线与测试、系统集成、物联网工程、数字智能创新、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学实验、教育技术学等12个实验室,设备总值594万元。
二、指导思想、专业定位与特培育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邢台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把提升教师队伍和教学建设水平作为核心工作,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执教理念,营造“博学善教、仁爱厉学”的教风和 “勤学务本、庖丁解牛”的学风,打造“我为人师,德高业精”的数学师范教育特和“技术为王,纯德实学”的信息工程教育特,全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建设与发展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打造特专科;立足邢台、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和IT行业。
3.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特长突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公民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4.特培育
“我为人师,德高业精”的数学师范教育特;
“技术为王,纯德实学”的信息工程教育特;
培养基础扎实、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公民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与区域经济对接的学科结构。
二、主要举措与成绩
学院秉承“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贯彻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整体办学指导思想,全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抓思想转变,形成本科教育理念,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路逐步清晰
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入研究《本科合格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开展办什么样的邢台学院、如何办好邢台学院、什么是本科专业、如何办好本科专业、本专科教育区别的大讨论,深刻理解本科教育基本特征。形成了“贯彻学校整体办学指导思想,把提升教师队伍和教学基本建设水平作为核心工作,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执教理念,营造博学善教、仁爱厉学的教风和勤学务本、庖丁解牛的学风,打造我为人师、德高业精的数学师范教育特和技术为王、纯德实学的信息工程教育特,全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特长突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公民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打造特专科;立足邢台、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和IT行业”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教学质量是办学生命线”的质量观。
2.抓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解放思想,统筹联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积极创造条件开办本科
专业:2000年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2年独立开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年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2005年开办网络工程专业,2013年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在各专业建设初期,虚心向老大哥院校学习,走访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吸收他们的成功专业经验,学习他们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完成了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但是在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地域环境与这些老大哥院校有着很大的差异,必须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组织教学骨干力量,先后完成了“21世纪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等教学研究课题,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2008版培养方案建立了统一专业基础平台,分方向培养的教育模式,2010年为适应大类招生的要求,建立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分方向培养的教育模式,2013版培养方案结合国家新专业目录的发布对2008版培养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化,计算机类专业完成了培养普通计算机应用人才向培养IT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过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完成了单纯师范教育向以师范教育为主兼顾数学应用人才培养的过渡。
在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积极贴紧社会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积极探索“精实课程制度”,进行充分、广泛的调研活动,请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进一步明确,专业学科体系日臻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计算机类专业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设置了统一的学科基础平台,完成学科基础平台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分流。同时,为了培养有专业特长的IT企业急需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了嵌入式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专业方向,网络工程专业下设了网络工程设计和Web工程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物联网工程专业下设了RFID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设教师教育模块,下设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方向。形成了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基础+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和培养方案,能较好地支撑“培养基础扎实,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公民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化了师范类课程,计算机类分方向建立了应用型特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特长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建立了课程基础。
3.抓队伍建设,提升从教能力,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就业方向
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教师队伍不断充实,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执教理念,营造“博学善教、仁爱厉学”的教风。开展“讲公开课”、“说课看课”、“精讲一门课程、精通一项技术”等系列活动,开展优秀教学、三育人、师德先进、教坛新秀等评比活动,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坚持以老带新的导师制,注重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训练、课程进修和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网络课程学习13门次,企业实习11人次,企业挂职1人次;开展数学软件培训、青年教师学科基础培训等内部培训活动,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到推动作用。
教师队伍中14人获院级优秀教学奖、5人获院级教学管理奖、1人获邢台市学科名师、1人获邢台市教坛新秀、2人获院级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获院级师德先进。
教研室是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学工作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教研室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目前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教研室,培养了8名专业带头人,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室和专业带头人的职责和任务,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教研室和专业带头人的作用,逐步形成教学梯队。
4、抓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规范形成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我们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构成,探索精实课程制度,优化基础,强化应用,突出专业特长,加强资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标准,根据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和落实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工作,实践教学环节质量不断提高。
我们制定了合格课程、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标准,逐门课程建设和验收。围绕课程抓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教师队伍、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等;抓教学内容建设,包括教材的选定、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课件的开发、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等课程基本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探索“精实课程制度”,突出专业特长,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重点抓基础,旨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专业方向课重点是课程创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突出专业特长的形成;专业选修课从补充、扩展和提高三个方面考虑,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合理使用多媒体,积极开展网络资源建设。根据课程的性质,鼓励具备条件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培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活动,如、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等。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尤其是重要领域的的作用。逐步建设网络资源,如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视频课程的录制等。
完成教学改革项目12项,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建设合格课程89门、重点建设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双语课程1门。
5.加强实验室建设,探索产学融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克服困难、科学规划、积极投入,完成了硬件基础实验室、软件基础实验室、网络与操作系统实验室、数据库系统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布线与测试实验室、系统集成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数字智能创新实验室、教育技术学实验室、计算机图型学与数学实验实验室等12个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仪器设备总价值约594万元。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能很好地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积极创造条件,向师生开放实验室。实验室试行了实验中心和教研室双重管理机制,专业实验室对专业教师全开放;在学生中建立兴趣小组,实验室向兴趣小组开放部分实验资源;对毕业设计的同学开放部分实验资源;为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项目开发的学生开放部分实验资源。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实施了“学生助研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与北京尚观科技、北京千峰互联、北京易第优、北京海迪、中国联通邢台市分公司、邢台市育才中学、陶行知实验学校等企业和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请企业工程师带项目来学校为学生开展实训,选派学生到企业完成项目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课堂观摩见习、教学实践,为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提供了较好的支撑,在共同培养IT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