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樟仪 付秋鸿
来源:《杭州》 2013年第2期
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位于桐庐合村乡境内,成立于2005年,现有社员175人,固定资产850万元,工商注册资金210万元。近几年来,合作社带动农民结合开发番薯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化建设,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高山番薯产业已成为合村乡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在“带动”中获得认可
合村乡地处山区,有土地16.9万亩,种植番薯历史悠久。然而,由于一直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番薯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针对这一情况,2005年,桐庐益乡源农产品有限公司整合产业资源,成立了桐庐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设施齐备,建有厂房、加工设备、包装车间、储存和保鲜冷库等;管理制度完善,实行财务独立核算、专人管理、定期公开,接受社员监督;服务到位,免费为农户统一提供薯种、有机肥、农资、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促进农民大力发展番薯产业。目前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产品产销的有效对接,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种
植番薯710户、3700亩,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得到了广大众的认可。
在创新中解决困难
为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收入,合作社每年自筹资金,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一是开展组织培训。聘请县农技推广中心吴东根老师先后举办培训7期共810人次,重点针对选种、整地、插扦、密植、培育、施肥、薯藤还地等七方面生产经营环节开展培训。二是推广新品种。积极动员农户改种“浙薯132”,统一为农户引进现代棚地膜双层薄膜暖床,让种植户及时掌握育苗新技术,促进薯种早催芽、早插扦。三是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农户到大溪、牛水坞、金星三个区域12户示范基地,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以点带面。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户带动,使全乡农户及周边乡镇的番薯产量提高了45%以上。
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合作社积极在研发新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品牌建设,并拓宽销售渠道,成功将“土货”变成“新宠”。一是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合作,引进人才、新技术,推进装备改造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市场大力研发新产品提质增效。同时推进保鲜冷库建设,拉长了产业链,既错开了销售旺季,又给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二是注册了“高凉亭”商标统一销售。同时,积极推介生态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和参加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农产品品牌博览会展示品牌;大力开展与上海、宁波、杭州、桐庐“农超市对接”。2011年,高凉亭烤薯干销售510吨。
在“增收”中收获成长
桐庐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大力发展番薯产业,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一是促进社员增收。二是促进产业发展。不仅如此,2005年以来,通过番薯产业发展,还带动全乡发展了生产规模大、带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6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农家乐及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桐庐益乡源农产品公司被评为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桐庐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连续四年荣获县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产品品牌博览会金奖等;合作社社长毛亚君当选为桐庐县政协委员。
(作者单位:杭州市桐庐县合村乡人民政府)农村致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