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5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年10月Vol.23.No.5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Oct.2006
・文学艺术评论・
———许渊冲英译唐诗《枫桥夜泊》赏析
廖 红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 要 “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本文旨在以其英译
唐诗“枫桥夜泊”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表现,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
欣赏翻译作品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关键词 意美;音美;形美;原诗;译诗
作者简介 廖红(1973———),女,四川乐山人,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在中外翻译史上,翻译标准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翻译家们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翻译标准,如中国古代道安的“直译”、鸠摩罗什的“意译”、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近现代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钱钟书的“化境”、茅盾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西方古罗马西塞罗的“‘’演说员式’和‘解说员式’翻译”、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德国马丁・路德的“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法国雅克・阿米欧的“试与原作比美”、美国尤今・A・奈达的“动态对等”等。归纳起来,这些翻译标准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原文和译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译本应该在语言层面上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意思;另一方面,译本应该在风格上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然而,由于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整齐的形式、规则的韵律、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以上提到的“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标准却无法涵盖诗歌翻译,尤其不能涵盖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汉语古诗的翻译。汉语古诗外译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外翻译家们都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英国的阿瑟・韦利、美国的埃兹拉・庞德、中国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等,其
中最为著名的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许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名著的翻译,已经发表的英文、法文译作多达50多部,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翻译见解和理论。他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许渊冲,2003),指出“唐诗英译的目的是对外宣传,即‘中为洋用’;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则是‘洋为中用’。好的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神美、音美、形美的效果”(许渊冲, 1984),提出诗歌翻译的本体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张继本人在盛产诗人和诗歌的唐朝并不出名,流传后世的诗歌不到50首。然而,他的诗歌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的影响颇深。“枫桥夜泊”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首诗歌,千百年来人们吟唱不绝;原诗描绘了一幅残月、栖鸦、霜天、枫桥、渔火、寒山、古刹、钟声和客船浑然于一体的凄凉景象,意境优美、蕴意深刻、发人深省。本文旨在以许渊冲英译的“枫桥夜泊”为研究对象,仔细剖析译诗中“意美、音美、形美”的具体表现,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原诗及其英文译文分别如下: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Zhang Ji
第23卷 廖 红:解读诗歌翻译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第5期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 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f 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一、解读译诗的“意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境”。许渊冲先生从美学的角度提出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但他同时又指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吴岳添,2005)。可见,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而言,“意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和精髓,它更是诗歌译本再现原诗且拥有自身活力的源泉和基石。因此,“意美”是诗歌翻译的基础和根本。仔细对比“枫桥夜泊”的原诗和译诗,可以发现:为了完整、忠实地再现原诗优美、凄凉的意境,译者巧妙地、创造性地利用译入语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充分展现原诗的美感,如译入语中外延内涵丰富的词汇、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段、对等的文化意像等。译诗对原诗意境的再现渗透诗歌全文,从标题到正文处处都体现了原诗的意境之美。全诗的意境分为三个部分,即标题、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三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层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独居异乡的惆怅的思乡之情”。
原诗标题短小但内涵丰富,仅“枫桥夜泊”四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寂静的夜晚,一叶孤独的小舟停泊在枫桥”。译者利用译入语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再现原标题的意境,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单词“mooring”的使用。在英语文化中,“mooring”有两个作用,一是动词,表示“泊船”或“停船”;一是名词,表示“荒野”或“旷野”。就词汇意义而言,这个单词的使用既与原诗的“泊”字相对应,指“停泊靠岸的小舟”,又暗示原诗寂寥、幽静的空旷背景。另外,就词语用法而言,“mooring”采用动词的“ing”形式,借
助“ing”词组特有的动词和名词的双重特性,既描绘了静态的物体———“停泊的小舟”,又烘托了动态的感情———“舟上旅客的思乡之情”。译者利用单词的双重含义和词汇的双重特性激起译诗读者的联想,从而将静伏的、潜在的意境通过读者的主观思维再现于译诗之中,创造性地再现原诗的意境。
原诗的第一、二句是对标题意境的扩大和深化,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进一步描绘出枫桥的凄凉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江、古桥渔火、客舟游子”,从而衬托出诗人“独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在译诗中,译者巧妙地利用译入语的优势创造性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用描述对比的手法描绘诗人的所见(“月落、江枫和渔火”)、所闻(“乌啼”)和所感(“霜满天”),动中有静,静中含动,使原诗独立的意像连贯成整体意境,再现原诗的意
“cry”为谓语动词、
“streaking”为伴随状语,描绘出“月落之时,乌鹊一路鸣叫,划过布满寒霜境。第一句以“crows”为主语、
的夜空”的画面。其中,单词“cry”和“streaming”既衬托了“月夜的寂静”又展现了“凄凉冷清的寒夜”暗藏的起伏和波动———“诗人难以入眠的辗转反侧”。第二句以“fishing boats”做主语、
“lie”做谓语动词,“dimly lit”和“sadly”为修饰语分别修饰主语和谓语,采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出“枫桥之下,一叶或明或暗的孤舟独自漂泊”。单词“dimly”和“sadly”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惆怅、孤独的思乡之情。第
二,采用增译或减译的方法使原诗抽象的意像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意境的感染力。原诗有四个抽象的意像———“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对惆眠”。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为了让英文读者深切地领会这四个意像的含义,译者通过增译或减译的方法使其具体化和形象化。“霜满天”译为“the f rosty sky”,省略了“满”,但足以表达“霜气弥漫、寒气逼人的冷秋”;“江枫”译为“maples”,省略了“江”,但却增加了“beneath”,将其具体化为“寒江上的枫桥”;“渔火”省略了“火”,但增加了“dimly lit”,使其具体化为“孤舟上或明或暗的灯光”;“对愁眠”则全部省略,而是通过“dimly”和“sadly”的对比衬托“枫桥”和“渔舟”各自的孤独。这种具体化、形象化的描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比原诗更能激起读者对意境的联想和共鸣,从而在读者的接受中再现原诗意境。
原诗的第三、四句是全诗意境的灵魂和升华,由远而近、由浅入深地描绘了“姑苏城外的寒山钟声打破午夜的宁静,回荡在渔舟上的游子心中”的景象,暗示“负载着菩提禅悦的夜半钟声化解、平息了羁旅游子的烦愁苦恼”,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特。在第三句的翻译中,译者以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接受为导向,采用意像对等替换的方法再现原诗意境,即用译入语中对等的文化意像替换原语的文化意像。首先是用“city”替换“姑苏”。在中国文化中,“姑苏”是一个地名,象征着热闹、繁荣;在欧美文化中,“city”意味着“繁荣、发达的人口聚居地”。其次是“Cold Hill”替换“寒山”。“寒山”是一个极富中国文化底蕴的单词,代表着唐代诗人寒山子“独居荒林深山的生活环境”和“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由于“寒山”文化在英美的传播和接受,“Cold Hill”早已成为象征“原始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的专有名词,
因此译者采用英文大写的方式保留其英文意像的特征和含义,从而代替中国文化的“寒山”。在第四句中,译者运用“创造性叛逆”的方法对原诗文化意像进行创造性翻译,从而创造性地再现原诗的意境。首先是对“钟声”的创造性翻译。汉语的“钟声”内涵丰富,既指“连绵不绝”又指“悠扬回荡”;译文的“bells”创造性地利用复数的形式表达“钟声”的“连绵”和“回荡”。其次是对“到”的创造性翻译。汉语属于意合语言,“到”字虽然简单,但却是全诗画龙点睛之处,既明指“钟声打破了
第23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5期
寂静、幽冷的寒江”又暗指“钟声在作客异乡的游子心中的震动”;译诗的“break”可谓是创造性翻译的经典,其外延和内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原诗“到”隐含的意境。最后是对“客船”的创造性翻译。原诗的“客船”具有双重含义———“渔舟”和“舟中游客”;译诗中,为了点明主题,译者根据原诗的内含意义将“客船”翻译为两个部分,一是指“船上游子”,即“the ship-borne roamer”,另一是指“午夜”,即“midnight”,同时又增加“dream”和“still”作为补充,以完整、具体地再现原诗的意境。
二、解读译诗的“音美”
“不同之语言有不同之音律”(吕叔湘,1988),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和语调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则是重音语言。这导致英译的汉语古诗很难保持原诗的“音美”。然而,许渊冲先生提出:“如果三者(意美、音美、形美)不可兼得,首先可以不求形似,也可以不求音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
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刘季春,1995)。由此可见,在诗歌英译中,“音美”是仅次于“意美”的另一重要因素;译者虽然不能在英语语言中到与汉语诗歌逐一对应的音律规则,但可以利用英语的语言规则再现原诗的“音美”。在“枫桥夜泊”的英译中,译者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努力从韵律和节奏上再现原诗的“音美”。
就韵律而言,译者运用英语语言的两种韵律———尾韵和头韵再现原诗的“音美”。原诗韵律规则,全诗以“an”韵为主,分别是“天”、
“眠”和“船”,分布在第一、二和四句,即“aaxa”。译诗中,译者采用单词尾韵押韵的方式,即“sky”和“lie”押韵,“Hill”和“still”押韵,使全诗保持“aabb”的韵律规则,从而创造性地再现原诗“aaxa”的韵律。另外,译者巧妙地运用英语头
“break”和“borne”。
韵使译诗具有更多的音乐特性,呈现出美感,如第一句的“cry”和“crows”,第四句的“Bells”、
就节奏而言,原诗节奏感强,有一定的"停顿"或"间隔"规律,第一句和第二句相对应,分别是"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句和第四句相对应,分别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和"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译诗中,译者巧妙地利用译入语词汇搭配的意关系保留了原诗的节奏美,第一、二句是"At mo
onset/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 rosty sky"和"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sadly lie";第三、四句是"Beyond the city walls/f rom the Cold Hill"和"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总之,从读者的接受角度而言,译诗在韵律和节奏上表现的美感可以与原诗的"音美"相媲美。
三、解读译诗的"形美"
“形”主要是针对诗歌的体裁而言,唐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进行创作,在形式上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因此译诗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然而,许渊冲先生仍然认为:“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刘季春1995)。事实上,许先生在诗歌翻译中一直努力保持诗歌特有的“形美”,“枫桥夜泊”译诗所承载的“形美”充分地证明了他的翻译观点。译诗的“形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宏观的整体美和微观的层次美。
从全诗的宏观结构而言,译诗虽然不能达到与原诗绝对对等的“七言律诗”的格律美,但是译者却借助译入语的各种手段努力保持诗歌的整体美。首先是借助“标点符号”保持诗歌的整齐、对仗之美,如第一、三句。第一句借助“逗号”将全句一分为二,使各自词汇大体对等,动词“cry”和“streaking”对应、名词“the crows”和“the frosty sky”对应。第三句同样借助“逗号”使单词从词性到词义都达到整齐、对仗的效果,介
词“Beyond”和“f rom”相对应,表示地点的词组“the city walls”和“the Temple of Cold Hill”相对应。其次是借助“字符”使诗歌具有视觉上的整齐美。第二、四句分别使用“字符”,即“’neath”和“roamer’s”,使较长的句子拥有视觉上的间隔,以产生视觉上的整齐美。最后是借助“前后呼应”的修辞手段使全诗保持连贯的整体美。在标题翻译中,译者将“枫桥”译成“Maple Bridge”,为第二句“江枫”译为“maples”埋下伏笔,也为“beneath”一词使用省略字符“’neath”做好铺垫;同时,标题中的“夜”译为“at Night”,与第四句的“dream”和“midnight”遥相呼应。这种“前后呼应”的翻译方法创造性地将全诗融为一体,呈现出连贯的整体美。
从全诗的微观结构而言,译诗借用译入语的“倒装语序”和“状语前置语序”保留了原诗的层次美。第一句采用“倒装语序”,以状语“At moonset”提前,句子全部倒装,展现了原诗从所见“At moonset”、所闻“cry the crows”到所感“streaking the frosty sky”的层次美。第三、四句采用“状语前置语序”,即“Beyongd the city walls”和“f rom Temple of Cold Hill”放在句首,使两句合成一句,保留诗译结构上的关联和流畅,从而表达“钟声”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层层深入的层次美……从姑苏城外、寒山寺、钟、船到游子。
总而言之,许渊冲先生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切入唐诗“枫桥夜泊”的翻译方法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开辟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具体表现为:译者“以诗译诗”,充分利用和发挥译入语的各种优势进行创造性翻译,从而使译诗达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统一。“三美”在诗歌翻译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且缺一不可;其中,“意美”最为重要,它是
诗歌翻译的灵魂和精髓,包含了原诗的内容和风格,展现了原诗的意境;“音美”和“形美”次之,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所拥有的特点和特,保留了诗歌特有的韵律、节奏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季春.
枫桥夜泊古诗翻译扬起创造的风帆
———许渊冲学术思想研究[EB/OL ],1995.http ://www.yfta/view.asp ?xxid =552
[2]吕叔湘,许渊冲.中诗英译比录[M ].香港:三联书店,1998.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吴岳添.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EB/OL ].2005年.
http :///data/detail.jsp ?articleID =4156
[5]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6]许渊冲.“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译林[J ].1998,(3).
[7]许渊冲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EB/OL ].2003.
http ://biz.sinobook/comment/newsdetail.cf m ?iCntno =1581
[8]许渊冲.唐宋诗词三百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许渊冲.中国古诗词六百首[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
第23卷 廖 红:解读诗歌翻译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第5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