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引导教学研究
作者:袁细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8
        【摘要】想象能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语文学习不能离开想象力而存在,特别是古诗文的学习中想象能力的发展,想象能力作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前提,能在古诗词想象力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想象力 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58-0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能力是要重于知识的,由于知识学习是有限度的,但是想象能力可以概括出世界上的所有一切,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文是一种语言类的艺术形式,且与想象能力有着直接联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古诗词阅读中通过文字对其背后想象的画面进行渗透十分必要,可以在文字渗透中再现情景,使得学生能置身于作品中。若没有想象能力,古诗词阅读就变成一堆干巴巴的文字,不但没有了意境和韵味,也没有了氛围,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异常枯燥。
        一、通过朗读让学生进行画面描绘
        在语文教学当中,读是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读所具有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对字的读音进行准确的读,对句子的断句进行准确的读,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听和读的过程,对文字当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想象。例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先学生播放一段录音,在录音当中不仅有古诗内容的优秀朗读,同时还有与其相配的背景音乐。当水浪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想起之时,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从而对古诗当中所描写的画面展开良好的想象,并对作者寄予文字当中的思想进行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在听读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录音的朗读方式进行模仿,通过仿读,让学生加深感悟,并对古诗当中的月光、海水、春潮等等画面进行深化。将思妇、行舟人这些人物的形象以及所思所想也通过描绘画面而进行体会。这种授课方式的成功之初便在于能够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更好的想象,在大脑当中有效地将春江花月夜的画面描绘出来。并让学生有效感悟人生,感悟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能够在其他文章或者古诗文的学习当中,更快地到感觉,体会深意。文本的朗读在古诗教学当中非常的重要,朗读的过程便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只有首先具有了深刻的印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想象,并进行画面的描绘,从而进行体会和感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
够让学生更好地对古诗内容进行了解,对其中的意境进行体会,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想象力,加强思维能力。
        二、理解领悟,满足想象的前提
        现阶段,古诗词教学若仅能停留在朗读阶段是不够的,古诗文毕竟是古人留下来的作品,现代小学生进行学习感觉困难十分正常,特别是陌生的字词等,都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所以,古诗词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每个字句都有着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才能对古诗词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能为接下来的想象扫除障碍。例如,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古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这首诗歌中,整个内容十分简洁,主要讲述江南的景,鱼儿在莲叶上嬉戏,其中有个关键词能帮助学生对诗句进行理解——“田田,学生在知字阶段就认识,所以对这个词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词汇存储量有限,所以很难精准的对这个词进行理解,这也就很难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想象。
        由此可见,古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田田,主要是形容荷叶相连遮盖,层层叠加在一起,十分繁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对此词汇有着精准的理解,
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三、拓展延伸,扩展想象的区间
        对诗歌进行理解与领会,需要一个个场景的累计。例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学生对全诗中的场景进行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部分内容学生通过想象是可以描绘出来的。月落寒山寺这些都是学生能描绘出来的具体场景,但是这些场景的出现需要与全诗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进而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感,并体会出其中的意蕴。教学过程中为能帮助学生获得类似的场景体验,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让学生从其他场景上体验诗词中的场景。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完枫桥夜泊以后,可以推进学生学习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让学生对比两首诗的意蕴和词句,体会两首诗中能体现出来的共同情感基调,两首诗中作者都写出了在外漂泊之感,更都体现出了这一意向,两者的相互印证,使得诗歌的学习获得极大的帮助,也能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拓展。
        四、深化教学体验,提高想象品质
        诗歌是古代人们寄予情感的主要载体,所有脍炙人口的诗歌都具有真挚的感情,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人生的体验。在古诗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诗歌当中所寄予的情感,通过情感的领悟而对诗歌本身的文字有更好地理解。利用这种方式,有效提高自己的想象品质。
        例如在王维的《鹿柴》当中所描写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首描写景物的诗中,对鹿柴傍晚时分的景进行了描写。诗中利用动来衬托出静,利用局部来衬托全局,整体风格没有丝毫的做作,将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得非常到位。在落笔时便将空山搬了出来,利用这种人迹绝至的景物描写,很好地将静寂的感觉描写了出来。之后以但闻进行转折,引出人语响。空谷传音,愈见其空;在人语过后,更加增添了空寂。最后又对夕阳余晖进行了描写,更加的让人感觉到了幽静之感。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想象,思考在空旷的山间,前后没有人,这种幽静的场景是否在生活中似曾相识,有的学生会思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在学习,或者休假的时候来到农村的亲戚家,夜晚的时候,就是这种安静,没有城市的霓虹灯反而有种静谧之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场景想象,能让其自身的想象能力得到发展,进而能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也能让学生的想象思维逐步深化。
枫桥夜泊古诗翻译
        但是这种理解方式仅仅是对古诗的表面文字进行的理解和翻译,而王维的诗句当中都有一些禅意,总是能够让人们更好地通过他的诗对人生进行感悟,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所具有的和谐,从而联想到人们自身。要让小学生对此进行理解和体验,对境界进行感悟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的同时进行体悟,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品质。
        五、巧妙利用意境空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文学作品教学都很讲求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通常使用修辞或者其他的写作方式,巧妙的设置教学留白。例如,在教授柳宗元《江雪》的时候,由于诗作中没能出现作者的影子,而是学生通过文本能感受到作者的千山万径独孤尽,浑忘世间独垂钓的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的名词性意境为学生留有空白,使得学生能在品位的过程中自然能利用想象来弥补这部分的空白,并将几个意境由词语联系在一起,创造出良好的想象空间。古诗文语言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在审读以后能体会其中的意境空白,进而对古诗词阅读有着极大的兴趣,并通过想象与联想的方式,让诗词的意境空白得以填补,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得以提升。
        想象力不是学生天生就具有的素质,是需要后天开拓出来的,所以想象能力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植于想象能力的发展,在古诗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为学生的想象能力插上翅膀,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悉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参考文献:
        [1]陈丽娜.论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J].文教资料. 201402):15-16.
        [2]汤雪华.小学古诗教学中以诗解诗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3):12-13.
        作者简介:
        袁细(1971.2.4-),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本科,职称: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