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粤云氏家族蒙古印迹探究
作者:王海燕 牟维侃
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10
        [摘要]研究不同族的源流以及本土化过程,有助于深入剖析海南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为南部边疆的和谐稳定提供借鉴。云氏家族在琼粤历经730多年28代传承,从语言、宗教、文化、经济等方面已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他们首先是海南人,其民族情感仅限于家族内部事务及寻根心理中。通过查阅云氏族谱及相关史料,实地考察云氏祖籍地陇西、琼粤聚居地以及云氏宗祠、祖墓,深入了解云氏祖先在元明之际的人生轨迹以及家族口传历史、祖先认同、民族心理、生活习俗等等,对琼粤云氏家族的蒙古印迹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包含旄纛、蒙古包、蒙古云纹、敖包、北土、祥鹿、全羊祭祖等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民族情感。
        [关键词]琼粤;云氏家族;蒙古印迹
        [中图分类号]K291/297 [文献标识码破财免灾]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24-06
        海南是一个移民岛,云氏是渡琼较早、民族差异最大、祖籍最靠北方的家族之一,在迁琼
族中具有典型样板意义。云氏迁琼一世祖与二世祖经历了金、宋、元三个朝代的更替,二世祖云从龙先后作为南宋与元代官员履职海南并获御葬,且在元、明、清史籍以及海南民间均获正面褒扬。琼粤云氏在不同文化圉、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包容共存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忽必烈汗诞辰800周年纪念盛典,海南云氏会馆受邀组团参加。在蒙古草原受到亲兄弟般的热情款待,来自琼粤的云氏族人感动不已。
        繁衍生息于海南及海内外的4万余众云氏后裔,皆为渡琼始祖云海之子孙。白海南云氏家族一世祖云海出生算起,迄今已有大约800年的历史。云氏家族传承约800年,忽必烈诞生800年,一南一北,大海与草原,彼此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尝试从云氏家族走过的历史中,去寻留存在家族历史、认知、史料、遗存以及习俗中的蒙古印迹。
        一、琼粤云氏家族最为显赫的时代
        元代是琼粤云氏家族历史上最为显赫的时代。海南地方志记载的云氏元代官员,涉及云从龙及其子、孙、重孙四代合计八位,其中五位为荫袭:子云铉、云鉴,孙云继祖、云振祖,重孙云汉文,前后贯彻元代首尾,可谓盛极一时。
        (一)史书中的记载
        姚遂《牧庵集·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记载了元代右丞阿里海牙转战荆湖南北时,曾举荐两位宰相、十二位平章、四位右丞、四位左丞、十三位参政以及都元帅、宣慰使、总管、万夫、千夫之长又什伯,云从龙名列十三位参政之一。
        《正德琼台志》记载:云从龙宋咸淳间钤辖,入元为海北海南道宣慰使。至元十六年按琼,抚绥有方,兵民悦服。十七年,调军至崖收黎,累功至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卒,葬于广之白云山。先,葬母苟氏于琼山那衍地,子鉴因家琼之文昌安知乡。今后裔繁衍。旧祀仰止祠,弘治间,提学宋端仪以其仕元黜之。
        《康熙文昌县志》卷6《秩官志·寓公》记载:云从龙,字无心,陇西人。宋咸淳间为管辖,佐管帅马成旺、子抚机,平崖贼陈明甫等,有协赞功。因留守,布德意、宽宥余党,蠲徭税,徕民旅,村峒安服。宋亡入元,为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按琼,抚绥有方,兵民口悦。复收乱黎。升广东按察使,累功至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卒,葬于广之白云山。其子铉,家于文昌,安知都。后裔蕃衍,为邑著姓。抚绥有方,兵民口悦。复收乱黎。升广东按察使,累功至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卒,葬于广之白云山。
        《咸丰文昌县志》卷9《选举志·藉官》:云铉从龙子,万安知军。云振祖铉子,本邑千户。云汉文一继祖子,乾宁军民安抚司佥事。三名并见荫袭
        《咸丰文昌县志》卷9《选举志·仕进》:云嗣祖铉子,潮州仓大使。云成祖铉子,海南北都巡使。
        《咸丰文昌县志》卷9《选举志·荫袭》:云铉从龙子,太学生,万安知军。云鉴铉弟,湖广邕州镇万户。云继祖铉子,海北廉防司掌书记。云振祖铉子,本邑千户。云汉文继祖子,乾宁军民安抚司佥事。
        云从龙系马成旺部属,负责协助马成旺父子平崖贼,有协赞功,论及归元前的地位与功绩,均不及马成旺,但在入元之后却屡屡升迁,终世赠正一品赐、葬白云山并荫及子孙,马成旺反而望尘莫及,部分云氏族人将此归于祖先系蒙古民族,否则不可能如此信任并委以重任。
        (二)明代的避祸与沉寂
        与元代的显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明代的家道中落,族谱遭毁、祖墓失祭、墓田被侵占、
族人失散、云从龙被逐出名宦祠……或许,元代的显赫为此埋下了祸根。明代,尤其是明初为云氏家族相对沉寂的时代。除六世祖外,整个家族沉寂六代之后才有族人参与科举。
        从六世祖子真、子普永乐乙酉年(1405)修谱到十一世祖嘉靖辛酉年(1561)重修,其间相隔156年之久,第三次修谱则是相隔129年后的康熙庚午年(1690)。清代的修谱间隔分别是545844年。
        唐胄修于明正德年间(15051521)的《正德琼台志》收录苟夫人八代孙婿定安人王士衡诗《苟夫人墓》一首:胜代凌凌数尺坟,乡人过者亦知尊。祭田喋喋多何在,冢户看看一尚存。南海族惟吝展墓[文昌子孙来展者,辄不吉],西州甥不避由门。可怜世事殊非古,独对青山望白云。
        苟夫人八代孙婿定安人王士衡生卒时间不详,但应在六世祖云子真之后,相隔不致太久。王士衡对于祭田喋喋多何在,冢户看看一尚存颇为无奈,又对文昌子孙吝于到祖墓拜祭颇有微词,不过也解释了原因:文昌子孙来展者,辄不吉。祖先的显赫在云子真之后的日子里,已变成后代子孙的负面资产,直让王士衡感叹可怜世事殊非古
        琼系六世祖子真旧序曰:不幸谱牒遭海外兵火,世系之传不可远稽,每年及此未尝不叹息也。广系六世祖子普旧序曰:父祖子孙皆蒙恩荫载诸国史郡省志书历历可考,但御赐葬祭诰敕之类因元季兵燹,或存或亡,深为可怜。
        元末明初,琼系六世祖云汉文得以破财免灾,次子云子真尚能读书、被选贡入太学。永乐五年丁亥八月上国子监助教金华朱子建《云氏族谱》卷首·序曰:率其众纳款归附后以寿终于家,至存诚(云子真)力学读书,以长才被选贡入太学。
        而粤系子孙境况则更为艰难,粤系六世祖云子普记述:先君添章公以洪武五年(1372)始给户由还家,斯时历三世皆一子单传,父祖皆中年弃世,故文献无徵,子普幸脱难还乡……”在元亡到明洪武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致不能还家,且还家之后父祖皆中年弃世未作具体解释,但从子普幸脱难还乡一句可见朝代更替之际的落难。为了避祸,粤系子孙远离官场,躲到了顺德的密林之中,村落四周开挖了护卫水道,修建了围墙与瞭望台,随时都处在高度戒备之中,至万历丙子秋(1576)广系十一始祖云上行修谱之时,数世皆幼孤,不登陇者近百年,一品仪卫仅存,人马禁地日被侵占,观子普公之祀便自下泪嘉靖年间蒙嘉靖年间蒙指嘉靖己酉年间(1549)明内史、帝师王赞襄咏云氏先祖墓地的云阡咏
中对云氏祖先予以的高度评价,上百年间饱受欺凌、一直无法出人头地,却意外发现嘉靖帝师曾经肯定先祖,难免唏嘘动情。
        云上行《寄族弟子明》写道:五云纪后庆源长,台辅声猷世欲芳。三眷比裴吾北土,十州分粤子南方。音书迢递应难寄,鸿雁飞翔只共行。且喜遭逢天路近,请看槐已吐新黄。
        此诗应写于1561年云上行修谱之时或者更早。嘉靖二十九年(1550),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成为明代继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的再一次重挫。此后20余年,俺答汗连年南下袭扰。在此背景下云上行诗中的北土南方有特定的含义。北土狭义上指被明代废弃的大都北部,北土城的称谓从明代延续至今,并成为北京地铁站之一,广义上指源自北方的元代,三眷比裴吾北土指三代祖先的声猷与元代相始末,吾北土道出对元代的特殊情感。十州分粤子南方中的十州代指元代设置的10个行省,而明代行政区划是两个直隶、十三个布政司。音书迢递应难寄,鸿雁飞翔只共行。且喜遭逢天路近,请看槐已吐新黄则是对明与蒙古对峙现状的描述。当时的明王朝处于蒙古与倭寇的夹击之中,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之后便一心修玄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乱权,吏治败坏,边事废弛,海瑞冒死抗疏。在大明王朝一
片混乱之下,如非蒙古后裔,一边历数元代台辅声猷世欲芳、怀念吾北土,一边且喜遭逢天路近,请看槐已吐新黄的心情、意境就无法解释。
        笔者走访顺德云氏祖祠时,不止一位云氏族人说到从小被长辈告诫:不能对别人说我们是蒙古人!
        (三)族谱中的显与隐
        《云氏族谱》初修于明永乐乙酉年(1405),明清重修过七次,谱牒中对家族在元代显赫地位的自豪与眷恋溢于言表。《云氏族谱》记载了二世祖云从龙南宋时作为进士拒绝出任邕州判,而对地方志中有关宋咸淳间为管辖,佐管帅马成旺、子抚机,平崖贼陈明甫等,有协赞功一事只字未提。
        《云氏族谱·参知维山公传》:至元三十一年成宗禅位,次年乙未改元覃恩天下,钦授宣命赠总管公如职,母苟氏赠太夫人、继母苟氏封太夫人、妣雷氏赠夫人、仵氏封夫人,次子铉荫国学生一门咸荷宠耀。”“岁在丙申二月初七日终世,钦授宣命赠正一品遗礼、官谕祭,进封次男铉万安知军、季男鉴授邕州镇守万户……铉之长子继祖荫海北道廉访司掌书记,
次子振祖荫海南镇守千户……继祖之子汉文袭千户、升海南镇守万户历、升乾宁军民安抚司佥事。
        《云氏族谱·参知维山公传》关于云从龙仕元系阿里海厓所荐,基本事实与姚遂《牧庵集·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一致:迨元至元十五年,诏徵天下孝廉文武卓异之士,平章阿理海崖以公应诏,台省诸当道交章荐之,士大夫知名者咸劝以仕,公皆辞谢。十六年已卯,复被诏,即降金牌虎符授宣武军将湖广邕州安抚使,以公原授地也严,令有司催促恐出不测,总管公与母苟氏夫人同其执友强之,乃起。
        据《云氏族谱·参知维山公传》记载:筑室于郡之维山,与郡人方山京友善讲习,景定辛酉皆举孝廉,明年壬戌同登进士。初授湖广邕州安抚判,念二亲垂老以无次子侍奉,疏陈理庙准归维山,修复旧居奉二亲,辟地其中,菽水之余肆力籍,惟与一二同志讲贯而已,不愿为爵禄羁也。
        陇西是蒙古灭金最后一城,云从龙出生在陇西归附蒙古前后。《云氏族谱》通过对云从龙与方山京交往的描述以及与之同年考中进士的记载,向后人表明云海夫妇携子从陇西迁徙到了南宋的核心地带。家谱有关云从龙在南宋生活学习的记载,与地方志中其成为马成旺部
属并协助入琼平黎形成互证,否则只是囿于前后隶属于金与蒙古的陇西,就很难与后来的由仕宋而仕元联结起来。《参知维山公传》记载了云从龙在南宋时获进士却拒绝出仕的情景,拒绝的由头是念二亲垂老以无次子侍奉,深层次原因则是不愿为爵禄羁也